这个传令兵是幸运的,但其他的野炮却是非常的不幸,虽然日本人已经开始自发的撤退,但时间还是太慢了。
所以这一次的战果,并没有上一发那么大,但也有四门变成了零件。
20榴弹炮的威力,终于让日本人明白,这么正大光明的炮击,绝对是在找死。
可惜陆一师一直没有暴露三门榴弹炮,虽然日本人知道有火炮的存在,但他们片面的认为,炮台在死亡之前,就已经破坏了。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第一波上岸的鸱吻小队,几乎是以零伤亡的代表,直接将整个炮台都接受了。
现在这些日本人明白了,原来的观音崎炮台,不仅仅没有被破坏,而且还被对面的陆一师给利用起来。
现在的乃木希典心里好疼,一个大队一共都三十六门野炮,如果再这么打下去,估计自己的这个混成旅,会直接降格为步兵旅。
至于现在下达撤离命令,乃木希典并不是傻子,等自己的传令兵到达,估计还只是能剩下点零件吧。
所以他现在能做的,也就是向天照大神祈祷,希望自己手下的炮兵大队,在知道面对是的20榴弹炮的时候,可以自行撤离。
乃木的祈祷的确起了作用,在第一发榴弹砸下去的时候,炮兵大队的大队长,就已经感觉到威胁的临近,所以就开始报撤离工作。
只是火炮的撤离,并不是那么的快,所以才直接被打中了两发20榴弹。
至于那两门150榴弹炮,虽然威力也差不到哪里去,但相比于重榴弹炮,还是差了一个数量级。虽然造成了差不多的损失,但震撼却没有大口径重炮来得强,所以才没有过于关心。
在付出半个大队的伤亡后,大队长带着一脸的冷意,还有被弹片砸断的半条胳膊,心里真的是想哭出来。
一个大队一共有三十六门里炮,在刚刚不到十分钟的炮击中,居然损失超过一半,二十门野炮都变成了零件。
现在还能剩下十六门野炮,那还是他一开始就分散布置的结果,如果按第一师团要求的那样,将野炮集中在一起,估计现在连一门野炮都抢不出来。
不过虽然损失过半,但野炮大队并不是没有收获,想比于重榴弹炮几分钟一发的射速,野炮可以达到一分钟好几发。
利用这么快的射速,野炮大队直接将陆一师的前沿阵地,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虽然因为人员都躲在防炮洞里,并没有太多的人员伤亡,但工事却是受损不少。
所以在表面上看来,野炮大队的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之前那些被标注的重火力点,已经被炮弹给洗礼了一遍。
“后送伤员。”日本人的炮击,其实还是造成了一些伤亡,只是相对于日本人想要达到了效果,那就显得十分的微不足道。
将伤员跟尸体后送之后,一团的团长,就带着自己的团部,撤退第二道防线。而这道防线的作用,原本只是为了防御,现在嘛,却志了出发的阵地。
因为之前有考虑到反击,所以第二道防线在建立之初,就已经设置了出击通道,所以现在的一团长正在这里等待着。
“日本人进攻了!”前沿的观察员传来敌人进攻的消息,然后之前还躲在防炮洞里的士兵,立马跑出防炮洞,进入已经被破坏的阵地。
而之前被隐藏起来的重火力,也随着日本人的进攻而展开,并且快速的对照参数表,迅速的调整炮口。
“迫击炮,反击!”程文礼就在前沿的指挥部里,自然也看到了日本人的冲锋。
之前因为是火炮之间的对决,迫击炮在射程上差了一截,所以并没有参与其中。但是现在日本人冲锋了,这么好的软目标,去哪里找。
“高爆弹,强装药,六发急速射!”师属迫击炮阵地上,已经装好发射药的迫击炮弹,在装填手松开的一瞬间,就沿炮管急速下滑。
在到达底部的时候,火帽受到撞针的撞击,引燃了弹体尾部的发射药。
然后发射药喷发出来的燃气,又再一次引燃了附加的药包,在强装药的作用下,重量在35公斤的炮弹,就被强大的气压给射出了炮管。
飞出炮管的炮弹,在空中划过一条近似于完美的曲线,经过15秒的飞行之后,便一头扎在了冲锋的日本人群中。
陆一师的师属迫击炮营,一共有24门0迫击炮,在一次齐射的时候,其发射的炮弹,足以覆盖一个标准的足球场。
因为迫击炮的弹道性质,所以在第一发刚被发射出炮口的时候,装填手已经将第二发炮弹送入了炮膛。
又因为是急速射,所以在没有进攻修正的情况下,六发迫击炮,就经0迫击炮的最大射速,以每分钟24发的速度发射着。
也就是说,当最后一发炮弹飞出炮口的时候,最开始发射的那一发炮弹,才刚刚落入人群。
在空中的密集炮弹,并没有给日本人多少反应的时间,在第一轮炮弹落下之后,日本人就要面临一个选择,那就是就地掩护,还是继续往前冲。
其实日本人用不着选,因为这几秒钟的时间,日本人根本就反应不过来。
六轮一共144发的0迫击炮弹,直接落下冲锋原人群之中,不仅仅将人群清空了一大片,还将第一联队的大部队军官,一起送去见了他们的天照大神。
虽然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但日本人的这一次进攻,并不有停止。
在三好重臣的命令下,第一师团经过了之前的试探性进攻,已经有所适应陆一师的火力。
日本人对于死这件事情,相比于为nn献身,还是nn比较重要。
其实三好重臣下令强攻,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的天色,已经接受了傍晚。如果现在无法突破陆一师的第一道防线,那么入夜之后,陆一师肯定会加强防备。
即便是冒险采用夜袭,自己也不一定能推进多少,在黑夜里,日本人并没有多少优势。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重建的第一师团,虽然训练方面十分的刻苦,但一直困扰夜战的夜盲症,并没有得到任何的解决。
所以现在留给日本人的时间,也就只有日落前的几个小时,如果日本人拿不下前沿阵地,就只能退回出发点。
那么之前付出炮兵大队的半损的牺牲,将变得没有任何的意义,明天要进攻的话,将要付出更大的牺牲。
日本人顶着压力在强行冲锋,负责防守的一团,也同样顶着日本人的压力。陆一师的本质,其实就是轻装步兵师,在重火力这一块,实在是比不上日本人。
再加上日本人是本土作战,所以补给与休整这一块,日本人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至少日本人可以轮流安排部队进攻,而负责防守的陆一师,只有三个团的兵力。
再加上晚些时候还在主动出击,要留出足够多的部队,所以现在负责前沿防守的兵力,也就只有一个团。
还好在第一师团进攻之前,二团将一团换了下来,而且还抽调了三团的部分重火力,才勉强压制住了日本人的冲锋。
其实真要说到压制,还真的是非常的勉强,因为是轻装师的缘故,所以补给这方面,比一般的陆军要少一些。
而且因为重火力较少,现在作为火力支撑点的,都是班里面的自动bn,当成是轻n在使用。而这种强行使用的后果,就是在三个弹鼓过后,枪管就会过热。
在面对日本人玩人海冲锋的时候,这种快速过热的枪管,并不能压制日本人多久。所以在自动bn差不多都过热的情况下,日本人终于冲进攻了陆一师的前沿阵地,与二团的人纠缠在了一起。
当日本人终于冲进攻阵地的时候,三好重臣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很担心,担心黄埔的n可以无限的射击。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算一个师团填进去,也没有任何的效果。
还好黄埔的n,并不会像加特林n那样无限射击,至少现在看来,他还是有占领第一道防线的可能性。
可是在三好重臣看不到的第一道防线,却是成为了日本伯绞肉机,这台绞肉机,将冲进来的日本人,连续不断的变成了尸体。
在黄埔的作战条例里面,虽然有提到过,将敌人消灭在进攻道路上的说法。但在实际的作战中,所有人都不会觉得,自己的火力,能将敌人完全的消灭在前沿。
哪怕是装备了再多的n,也会有出现故障,无法及时消灭敌人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近战就不可避免了,至少在人海战术的应用下,近战是绝对会发生了。
不过近战,并不是代表着就是近身肉搏,只是战斗发生在近距离上而已。对于陆战队来说,近战是跟中远程交战一样重要的训练课目,甚至在训练中,各个部队还特意加强了近战的训练。
有了华夏几千年的武术功底,再加上张睿传下来的实用性军体拳,还有陆战队人手一把的工兵铲,以及那两根铁条,就成为了肉搏战的最好保证。
但这些并不是全部,或者说这样的肉搏,只会发在打完了所有子弹的情况下。
在一般敌人冲进前沿阵地的时候,负责前沿阵地的部队,就会在第二道防线的掩护之下,与敌人展开堑壕战。不过这一种的作战方式,陆一师并没有实践过,因为之前黄埔都是在攻。
当日本人冲进攻第一道防线的时候,原本他们认为可以用刺刀杀死对手的时候,他们却发现之前还有人的阵地,现在已经空空如也。
而之前那些对着他们开枪的敌人,此时已经在他们惊讶的眼神里,重新架起了n。
不过日本人也不再犹豫,既然突破了一道防线,那就能再突破一条防线,所以冒着比之前再加猛烈的火力,他们义无反顾的跳进了堑壕里面。开始沿着弯曲的堑壕,向着更深的阵地进攻。
可是当他们才转过一个拐角的时候,一挺突然开火的轻n,就将冲在前面的三五个日本人,打成了筛子。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又有好几枚的sn,就已经落在了他们之间。
几声并不是很猛烈的b过后,这一个最先突入阵地的日本班,就这么变成了尸体。不过这一切,并不是只发生在这里,完整的堑壕体系,将每一个拐角处,都充满了危险。
只知道猛冲猛打的日本人,虽然靠着热血,不断的冲击着二团的防线,但实际上能取得的战果,也仅仅是第一道防线。
大量的日本人,在n与sn的攻击下,只能饮恨于弯弯曲曲的堑壕。
而更可怕的,是三好重臣根本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知道自己的部队,已经突破了第一道防线,那么就要再加一次的投入更多的兵力。
接连不断的炮击,还有一次比一次激烈的枪声,都让他认为陆一师是在为了保护阵地,不断的投入后备兵力。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日本人的进攻却没有停下来,因为日本人的前锋,已经开始接近第二道防线。
这并不是二团故意放日本人进来,而是日本狂攻了一个下午,二团实在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不得不后撤一些防线。
而二团这样的行为,更是让三好重臣感觉自己的战术是正确的,虽然现在只是拿下了第一道防线,但不管怎么说,也已经打破了陆一师的防线。
只要今天晚上能守住现在的位置,明天随着第二师团的到来,完全可以将黄埔赶下海去。
至少黄埔海军的重炮,三好重臣之前还是有一些担心的,特别是在第一师团才开始进攻的时候。
但是现在嘛,跟陆一师打成了近战,以海军的精度,很可能这一炮下去,炸死自己人比敌人还要多。
而且三好重臣其实还想要黄埔的海军开炮,将自己人一起炸死,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减少陆一师的兵力。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