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耀这种几乎要把天聊死的话,真的很伤人的心,松本太一甚至有拔刀的冲动。但想想现在自己的处境,李功耀的话并没有任何的出错。相当初美国人的黑船事件,日本也是同样没有选择,同样几乎于没有条件的接受了美国人通商条件。
可是!松本太一明白,理解,但不代表着他就能接受这份条件。如果他签了这份条约,那么自己就连的资格都没有。再说了,自己还真没有签条约的权力,伊腾博文都还没有说话,轮不到自己来签约。自己过来这里,只是先谈谈条件而已,其他的,跟他关系不大。
“当然了,如果日本不接受这份条约,我还有另外一份条约。”姚安仁笑笑的说着。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处于姚安仁身边的其他人,都感觉到从他身体里散发出来的冷意。“这一份新的条约,不要让日本付出任何的东西,甚至我方还会帮助你们重建海军。”
姚安仁的话一出,赵阳平就有些急了,但看到李功耀与沈一平都安坐在位,所以他还是将心里的不明给按了下去。倒是李功耀反应比较快,在姚安仁才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姚安仁说的是什么意思了。
“松本君,如果从你方的角度来看,这份新的条约的确非常的合适。我们不仅仅要帮助你方重建海军,甚至还要提高陆军的实力,退回所能的占领土地。”李功耀也同样带着一张和善的笑脸,一脸真诚的向松本说着,似乎你不答应就是对不起我的模样。
看到姚安仁与李功耀的反应,松本刚要接触到新条约的手,瞬间停了下来。因为这两个人的表现,实在有些太诡异了,似乎在刚刚说的话里面,提到的只是你方我方,难道不是贵国与我国吗?虽然松本太一的中文说得不是太好,但听力却没有什么问题,这绝对不是误听。
松本的手停了一下,但还是拿到了这份新的条约,他仔细的看着。原本变黑的脸色终于好转了一些,但脸上的凝重却是越来越重,因为这份条约上面的条件,根本就称不上是条件。如果不看之前的交战结果,只看这份条约的话,甚至有人会认为日本是胜利者。
可是当松本翻到第二面的时候,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第一页里面的帮助日本恢复海军与加强陆军条件会存在。因为这份条约的最后一条,就是让日本成为黄埔的蕃属国,失去独立的外交权,将所有军队的指挥权,都交到黄埔的手里。
松本没有站起来,也没有生气,因为他已经明白了,黄埔这一次是绝对不会谢过日本。不管是哪一份条约,基本上都会将日本人逼入绝地,而更可怕的是日本根本没拒绝的权力。虽然英法已经介入调和,但英法在远东的实力,根本无法与黄埔相比。
“如果贵方接受第二份条约,那么我们将重建日本的海军,最少达到一支舰队,包括两艘铁甲舰,四艘巡洋舰,若干炮艇的编制。陆军将全面换装黄埔的标准步兵师装备,使其至少达到陆战一师的标准”姚安仁的话没完了,不管是从军事,还是从政治,经济方面,黄埔几乎是无所保留的帮助日本。如果仅仅是利益来看的话,日本的确是赚到了,甚至比战前的实力还要强大。
松本安静的听着,至于姚安仁说了什么,其实他一点都没有记住,因为他已经快要晕了。他见过不少无耻的人,甚至比自己还要无耻的人,但他却没有见过像姚安仁这样无耻的人。说是两艘铁甲舰,其实就是原本的扶桑号与天城号,而且这还不是无偿的,须要日本人花钱去买。好吧,如果只是这样的话,松本太一还是能理解的,毕竟白送是不可能的。但归黄埔指挥,这不是就代表着日本的钱,替黄埔养军舰嘛。将俘虏对方的军舰,又重新卖给对方,然后又拿到对方的指挥权,又要对方出钱养军舰,呵呵,你当谁都是傻子呀!
这样的要求,松本太一能答应吗,能有选择吗?当然有,不是还有第一份条约嘛。李功耀是容易把天聊死的人,但姚安仁不是这样的人,所以这第一份条约,还有可以谈的空间。但有了第二份条约的底,松本也知道这第一份条约的空间,其实并没有那么的多。
“看来松本君是不会接受第二份条约了!”姚安仁费了这么多的口水,当看到松本那几乎没有色彩的脸色,就知道自己的话是白说了。不过他也没有抱太多的希望,想让一个独立甚至能跟满清对着干的国家,成为黄埔的蕃属国,机会并不是很大嘛。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直接谈谈第一份条约吧!”姚安仁收新了第二份,然后随意的往后面的副官一丢,表示这份条约已经没有用处屯。“松本君,既然你选择了第一份,那我就只能抛弃我们之间的友谊了,你是知道的,国与国之间是没有温情可言的。”
松本张张嘴想说什么,但他却有些说不出来,在这种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花言巧语都是没有用的。日本用了五年的时间,两次战争,证明了黄埔并不是满清那么好说话。别说是言语的欺骗,就是求饶的可能性都没有,日本能做的就是承受再承受。
“相信这几条你都看过了,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所以还是有谈的空间。”姚安仁敲敲桌面,示意副官给自己倒茶,说了这么多的话,嗓子差不多都干了。“第一条,我们可以退回在东京所占的地方,但日本必须拿出等值的物品进行交换。”
松本点点头,这并没有任何的不对,甚至只要黄埔退出皇宫,拿黄金买下来都可以。但是他现在无法点头,因为最后做主的并不是他,伊腾博文还没法有死,这个锅还要伊腾来背。现在正好有个背锅的人,自己就不要无脑的向前冲,自己可不想那么快的死去。
“第二条,俘虏的军舰,日本可以以一定的折价进行购买,如果贵方无法进行维修,黄埔可以有偿的进行维修。”
“第三条”姚安仁说了一大堆,虽然表达有一些差别,但大体的意思却是差不多。虽然这些条约让日本很难接受,但也在日本人的可承受范围之内。至于张睿与克莱之前所说的条约,张睿自己都没有当真,只是为了现在的谈判而已。
“我只给你的时间不多,如果今天落日之前,我没有收到回复,那么我方就主为日本没有停战的诚意!”姚安仁说完了事情之后,就摆出一副送客的模样。现在虽然不是午饭的时候,但黄埔可不管你们的午饭,而且你们的上面,也应该很着急了吧。
被送出二重桥的松本太一,有些模糊的看着东方的太阳,虽然不是朝阳了,但那鲜艳的阳光,还是那他有些温暖。可是身体上的温暖,却是赶不走心里的寒意,甚至他有些时间错乱,感觉这太阳不是朝阳,而是落日余晖,是日本的落日余晖。
“别呀,这份条约可要好好的收着,指不定还能用得上呢!”李功耀看到姚安仁的副官,要将蕃属国的条约销毁时,连忙出声阻止。
“这玩意留来做什么,就算日本人真的签了这一份条约,你觉得日本人会真心实意的成为蕃属国?”姚安仁一脸讽刺的说着。
“这你就不懂了,我们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这灭国的战功嘛。你们要的是实际的利益,对于我们军人来说,这种荣誉的象征更加的有意义。虽然为什么每一个攻入日本皇宫的士兵,都会带着一小记念品不,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他们曾经攻入了皇宫。”李功耀抢回条约,好心的收好,这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份象征,象征着他将日本人打败了,而且还提出了一份几乎灭国的条约。
“你好,你们的事情你们处理,我现在去组织人员撤离!”小李看着谈判结束了,接下来也没有自己的事情了,所以他还要去完成张睿的任何。张睿给小李的密令,可不是只是拆这一个。樱花动力在日本成立了这么久,对于日本一些有能力的人,自然也是有了一份清晰的档案。再加上三会会,情报局的配合,基本上日本的科技人才,都被黄埔给掌握了情报。
要将日本人真的给灭掉,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日本人失去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在这种一位天才,就可以带领一个学科进步的时代,人才的重性不言而愉。只要将日本人材挖空,那么日本还能发展什么重工业。
这并不是张睿自己想出来的办法,面是在后世的时候,美国为了控制日本的军功而使用的套路。大家一起研发某种装备,那么美国人就摸清了日本人的底子,利用资金与控股权,将日本的人才不断的抽离,日本的军功潜力就这样被抽空了。
美国的这一招,放在现在这个时代,威力会更加的大。因为在后世,就长是人才被抽空了,资料还是在那里的,只要加大力度培训,部会出现一批人才的。在现在这个时代,资料什么的都是在人才的脑袋里面,没有了领头人,后面的基本不知道怎么走。
为什么黄埔会发展得如此之快,在铁甲舰与装备巡洋舰的设计与生产上,甚至比英国人还要强。还不是因为张睿带头,虽然张睿的智商并不怎么高,但张睿的经验与见识,却是让黄埔的军工发展,有一条很清晰的路线。
除了人才的搜刮之外,日本的普通人也在小李的bn范围之内,因为黄埔须要大量的人力。虽然张睿可以带领军工前行,但粮食的问题却一直徘徊在黄埔的上空,在单位产量不足的情况下,扩大种植面积,就成为了当前解决粮食问题的唯一办法。
可是这里就有一个矛盾了,因为工业化建设要人,基础的铁路公路建设也同样要人,粮食生产也同样要人。黄埔的确是占领了江南地区,人口也非常之多,但是要用人地方了同样非常之多。因为人口的原因,黄埔这几次的内部会议,管理粮食的章少元,还有负责铁路与公路建设的詹天佑,几乎每一次都吵着从对方的手里挖人。至于一边默默喝着茶的张帆,侧是早已经通过少奶奶,从南洋抽了一批有知识的人,补充进了军工企业。要不然的话,现在的两雄争霸,估计要成为三国顶立。
缺人的并不是只有这三个部位,而是黄埔所有的部位都缺人,即缺有能力的管理者,也缺少只懂得干活的苦力。
黄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拿下整个江南地区,然后又一次性的大量铺开基础建设,这里面要花的钱那就先不提,就单单须要的人力,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这一次的对日本作战,如果不是张睿向小李发了密令,估计其他人都会找上小李,让他抢一些人回国。
小李的动作很快,在快反一师的配合下,在日本人还没有反应的时候,第一艘载人1000人的运输船,就已经在回琉球的路上。
姚安仁之所以提出如此难以接受的条约,其中之一的目的,就是给小李拖延时间。在日本人反应过来之前,尽可能多的向琉球输送日本人。只要日本人的注意力在条约的身上,那么只要两天的时间,小李就可以将占领区的日本人运空。
不过小李的动作再快,东京的日本人也是有限的,毕竟都已经说过要登陆东京,所以很多东京的日本人就已经逃回了乡下。
当松本太一顶着脑门上的唾液,走到很是荒凉的黄埔占领区,他才发现哪里有些不对。虽然这里曾经是占领的地方,但大部队没有撤出的日本人,还是被留在了房子里面。虽然战争之中的平民,会无意识的躲在房子里,但这样空空没有任何人的街道,根本就不正常好不。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