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578 海军要上房揭瓦(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们这是什么情况,按理来说,你们两个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呀!”张睿看着终于缓过气来,一脸气愤的张謇。

“还不是海军部给闹的,听说什么日本已经大败,那两艘扶桑级,说不定改改还能成为主力舰来用用!”张謇表示自己心好累,明明这只跟海军部有关,为什么要扯上自己这个商业部门的人来。而且扯上自己的,还是黄埔三元老之一的张帆,自己还真没有理由逃。

“我不是说过了吗,那两艘铁甲舰,将让日本自己赎买,我们根本看不上这样的军舰呀!”张睿表示自己很奇怪,明明那两艘铁甲舰,就是船对敌的产物,黄埔早就不用了,就算是改改也没有多少的效果。哪怕是降格为重巡洋舰,航速也根本不达标嘛。

再说了,因为这降格使用要发火的也应该是海军的人,为什么军舰设计部的张帆居然先发火了,这完全不合道理嘛。这降格使用的话,张帆好像跟这事情没有一点关系嘛,这参和进来,再怎么也讲不清道理嘛。

“这个的确是这样,海军其实也看不起那两艘铁甲舰,他们看上的是黄埔号!”张謇有些无语的说,“他们看上的是黄埔号重巡洋舰。”

张睿脑袋有些蒙,什么叫住黄埔号重巡洋舰,黄埔号不是战列舰吗?为什么张謇要说是重巡洋舰,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那个,其实是我不小心说漏了嘴,所以我们的军舰分级,被海军的一些人给知道了。”张帆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这个也不能怪我呀。”

好吧,张睿还能说什么,军舰的分级,在张睿前几次的会议之中,已经向核心的人员透露了一点。但这透露的一点只是为了安定人心,如果真要实施起来,张睿表示给自己再多的钱都不可能。在蒸汽轮机没有量产之前,锅炉没有达到临界之前,排水量上万吨的重巡洋舰,还是想都别想。看似重巡洋舰比战列舰的排水量要动力保护差不多,就可以生产出来。

但这只是在说笑而已,历史上的重巡洋舰,那是在海军假日里生捏出来的军舰,按照英国现在的分类,其实应该叫做二等战列舰。好吧,二等战列舰,也算是战列舰吧,所航速这东西,估计也没有多高。所以在有限的排水量下,尽可能的提高防护与动力,那就有些难办了。所以看似乎简单的重巡洋舰,其实在真正量产的时候,却是要面临着这样那样的n。

还好现在的黄埔,在张睿几乎于作弊的方式之下,弄出了弱化版的表面硬化装甲,才让排水量得到了控制,也就是有了泰山号重巡洋舰。但泰山号在张睿的眼里,并不算是真正的重巡洋舰,甚至连重巡洋舰的边的都没有摸到,那就更别说上一级的战列巡洋舰了。

所以在张睿的心里,下一级的重巡洋舰,肯定是先设计了再说。至于是哪一种舰体为模版,还真让海军的人给猜到了,就是这补益肝肾表现得非常不错的黄埔号。可是张睿心里也同样明白,在动力系统没有完成升级之前,重巡洋版的黄埔号,只能减少防护。

虽然计划是这样,但始终还只是计划,现在被海军的其他人知道了,这个话就不能这么说了。其实海军部将长弓号与泰山号进行降格使用,张睿也明白海军部心里的想法,谁让海军现在的压力非常之大呢。

先是无防护的轻巡洋舰,被分配给了江防队,这让海军损失了不少的战斗力。然后除了黄埔自建的12艘海帆级外,其他船厂的海帆级,最多只能拉出来撑着场面而已。随着夏威夷的并入,海军要控制的海域,将会让整个海军都处于十分忙碌的状态。

再加上之前与英国人的关系不怎么样,而且现在也一直处于战争的边缘,要是一个不小心,在哪里起了冲突,估计英国人真的要跳起来决斗了。想想英国人遍布全球的基地与军舰,真要打起来,谁胜谁负还真不一定。但是,保不确英国人哪条神经不对,要跟黄埔死磕,那么对黄埔经济的影响,那将是会非常的巨大。

就算英国人不死磕,派出他们的抢劫舰队,估计黄埔的海运,就算不断,估计也活不了多久。别以为现在成为世界霸主的英国人,不会玩这种战术,相当初英国人找的私掠许可证,可是摆在大家眼前的事实呀。

如果英国人真的玩这一招的话,那么黄埔现在有退的海军,根本无法支持如此庞大的海域。跟二战的德国一样,英国空有强大的舰队实力,却总是被德国的一两艘军舰牵制了大部分的军舰,根本就抽不出身来,更别说将敌人一打尽。

如果说英国人的舰队实力,真的只能像法国一样,打商船的话,黄埔最多不过是加强护航舰队的建设。可是英国人的强项,可不是打商船,而是有着庞大的水面主力舰队。几乎相当于两强标准的英国人,铁甲舰的数量几乎与第二名加第三名的总数差不多。这还不算是事情,毕竟里面的一些铁甲舰,还有很多像铁公爵这样的旁列炮房铁甲舰,几乎没有多少的战斗力。

可是现在的英国人,似乎也明白自己的军舰有些弱,所以在完成了自身理论的探索之后,一口气开建了6艘君权级战列舰。再多说一句,在君权级开建之时,英国人又将主力艘的称呼,从之前的铁甲舰,改成了很久之前的战列舰。

因为因为君权级的提前出身,导致性能达不到历史上的水平,而且没有柯林伍德级的技术积累,导致某此设计上的失误。但不得不承认,英国人的造舰实力,还是相当靠谱的,虽然只是相比于欧洲的各国来说。但不管怎么说,英国人一次开建六艘几乎是跨时代的战列舰,张睿还是能嗅到里的危机。为什么在君权级之前,主力舰会被称之为铁甲舰,那是因为防护的装甲为铁甲,性能实在不怎么样。

等到君权极的全钢制战列舰一出,再配合其343口径的主炮,就算是不屈号,也只能表示自己很弱。在军舰到达战列舰这个等级之后,其船体的实力,就已经可以被称之为小强了。为什么叫小强,那是因为他们再怎么打,也不是那么容易死去的。

在铁甲舰时代,重巡洋舰可以利用自身火炮的射速,使用bp弹洗甲板。可是君权级之后,巡洋舰哪里还有近身的可能性,战列舰完全是压着巡洋舰在打。而且还有一点,即便英国人已经恢复了战列舰的称呼,那么说明现在的君权级,已经有了初步的火控系统。

至于火控系统的好坏,那真不是一个问题,只要英国人肯往里面投钱,升级版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黄埔的海军要应对英国人的君权级危机,只能提升自己的实力。以现在黄埔的实力,唯一能与英国人打个平手的,估计也就是一艘黄埔号。

虽然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两支舰队的建设任务,但随着英国人的强势开建君权级,海军部也感受到了危机。在海军部内部的分析之后,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他们须要一种可以追得上巡洋舰,而且还要与英国的君权级对刚的军舰。思来想去之后,黄埔号成为了他们唯一可以期待的目标了。再加上他们又听到张睿对于军舰的分类,然后他们就很自然的将重巡洋版的黄埔号,归类到重巡洋舰一个等级里面。

然后海军部要向张帆提出要求,将黄埔号降格为重巡洋舰,重新设计一级战列舰。这样一来,重巡洋舰版的黄埔号,安全可以达到跟随护航的要求。可是这样的要求被送到张帆手里的时候,他几乎要直接指着那个人,骂其对于造船是一窍不通。

而刚好的,张謇又正好赶来,跟张帆打听两艘扶桑级的改造情况,听说智利来了兴趣。好吧,张謇就这么被张帆给掉了过来,还好距离不是在远,所以张謇还能留下一条小命。

总的来说,海军的要求并没有什么不对,甚至说已经考虑到海洋战争形态的转变。从单一的舰队决战,再到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如果真打起了消耗战,黄埔现在的这一支海军,至少在意志上可以保证胜利了。至于实力上的话,还是先等等吧,一艘黄埔号没多少用呀。

“不对!”张睿刚想点头,认可海军对于新式军舰的要求,但转念一想。这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张帆一向对于新军舰,都是很积极的,但是这一次,为什么要跟海军喝反调。而且还是在海军战胜日本之后,按道理来说,应该建新的军舰才对呀。

“沈一平!”张睿突然明白了,看来军舰分级的事情,并不是张帆不小心说出去的,而是沈一平故意为之。他记得在沈一平出航前,君权号下水海试的消息,就已经传了回来。按英国人的说话,一艘君权级的战力,相当到两艘不屈号。

而在黄埔的认知里面,黄埔号与不屈的战力是对等了,至少在同条件的交战之中,黄埔号占不到什么便宜。而英国人说一艘君权级相当于两艘不屈号,那是不是就说明其战力是黄埔号的两倍。虽然沈一平也知道这有夸大的嫌疑,甚至不屈号本来战力就不高,但有些时候嘛,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会闹的孩子才有糖吃。这个道理沈一平自然是懂,所以将这个消息先放一放,然后传给张帆

“说吧,新的战列舰的排水量多少?”张睿明白了,这是沈一平在给张帆布局,顺带还善战把自己给埋了进去。

“那个,标准排水量为13000吨,保持主炮火力不变,多余的重量用于加强动力系统。”张帆随口就说了出来。的确,其实新战列舰的设计工作,在与日本开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现在流程已经到了内部的细节问题,如果不是战争的原故,估计都可以上船台了。

“不错,不过你也要知道,之前的海军扩编计划,是以黄埔号为主力舰,现在贸然更改计划,我们的备料会出现什么问题的。”造新的军舰,张睿并不反对,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建造一艘大型的军舰,绝对是一件好事情。建造一艘军舰,需要很多下游厂家,完全可以拉动一整条的工业线。钱在这种圈子里转一圈,其最后的数量,绝对会比最开始投入的多很多。

“其实这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虽然说是新战列舰,但实际也是黄埔号的改进型号。而且现在黄埔号的备料,也完全可以转向生产重巡版,至于多出来的装甲,可以用于新战列舰。”张帆送上自己的计划,上面对于每个工程的计划,都写得明明白白,一点都不模糊。

“在这里等着我呢,感情上一次扩编计划的时候,你的笑容有些奇怪!”张睿明白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张帆跟沈一平布的局。他们怕自己不再投入海军,所以利用英国人造君权级的机会,让黄埔海军跟着升级。哪怕后面的新军舰有所延迟,至少改进后的黄埔号,还有与君权级一战的能力。这样的想法不错,但似乎张帆与沈一平都想错了,因为对于海军的发展,张睿比任何人都上心。

至于为什么张帆会有如此的担心,完全张睿觉得现面的黄埔号,已经足够使用了。现在造再多的黄埔号,最后也是浪费,蒸汽机的震动,对于精度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虽然也有很多办法减少这样的影响,但其成本实在是太高,所以效用比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张睿宁愿再等等,只建造四艘黄埔号,用于基本的防御。等到蒸汽轮机量产之后,才会考虑新战列的建造工作。

张睿的不重视,让沈一平与张帆都产生的误会,所以这才有了海军上房揭瓦的行为。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