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四艘海帆级,护卫着10艘运输船,向着渤海湾而去。而在这其中的一艘运输船上,格兰特看着不远处与一艘海帆级不同的海帆级,虽然大体上相差不大,但对于这四艘新入役的海帆级,绝对不会没有改进。但格兰特的心思,并没有在这种新的海帆级上,而是在随行的几艘轻巡洋舰身上。按程大师长的说法,那几艘轻巡洋舰,是原本的改进版本,只是增强了防护而已。
但格兰特可不是这样想的,因为那几艘轻巡洋舰,不论是速度还是机动性,都比他见过的轻巡洋舰要优秀。这样一艘已经完面强化的轻巡洋舰,完全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级别,看来这次也现的这些轻巡洋舰,已经有了新的技术了。
而在这10艘运输船里,其实并没有将陆一师的所有兵力都装上去,这10艘船里面,其实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其他运输船上面装的,都是用于港口的设备。打满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并不是一支部队派上去,敌人就会直接投降。就算是满清的部队,在见到陆一师的时候,会直接投降,但这些部队也是要吃饭的。至于就食于敌,你想得太多了吧,张睿从来没有把满清当成是敌人,如何就食于敌。
再说了,就算是就食于敌,那也要有粮食可以吃呀。这些年随着北方人员的南逃,再加上北方的产粮本来就少,还有黄埔一直在收购粮食,所以现在北方虽然不是很缺粮,但也不会有太多的存粮。再加上黄埔是去统一江山的,不是去祸害平民的,说不定还要接济一些平民呢。在这样的前提下,没有一个高效率的港口,如果把大粮的粮食运上岸。
再者,黄埔的目标可是北方的沙俄,现在不多运一些粮食,真等到沙俄打过来的时候,后勤怎么办。所以经过综合的考虑之后,陆一师的第一波登陆部,只有一个团。其他的部队,将随着第二批粮食上岸,希望到了那个时候,先上岸的一个团,可以守住登陆场。
“格兰特将军,今天的天气不错。”实在有些无聊的程大师长,只能找到在自己船上的格兰特聊天,虽然有可能会把天给聊死,但也好过整个人都无聊吧。“今天是3月11日,在明天早上的时候,我们就会直接登陆大沽口,从那里直插满清的心脏。”
程文礼的手掌,仿佛一把尖刀一样,直接刺入空中,却没有引起任何的变化。不过程文礼也只是做做样子而已,尖刀的确是尖刀,但直接刺入满清心脏的却不是自己这一把,成锋进去得更快。听说李大人府上的厨子不错,会做好多菜,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自己喜欢吃的。
看着程文礼这个模样,格兰特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他也明白,北京离着大沽口真的不远,如果陆一师努力一点,还真的有可能实现呢。不过倒过来一想,似乎曾经在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人也使用了同样的办法,直插华盛顿,然后一把火把白宫都给烧了
“报告,海帆号发现了北洋舰队,目前正是接近中。”就在格兰特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传令兵过来打破的尴尬。
“发现目标,左前10海里,疑似北洋的定远镇远号!”位于海帆级桅盘上的哨兵,在转动着望远镜后,发现了西北缓缓而来的北洋舰队。其实在十几分钟之前,就已经算是发现了北洋舰队,但因为北洋舰队并没有全速航速,所以烟柱跟普通的商船并没有什么区别。
“好,看来我们发出的消息,北洋已经收到了。”沈一平并没有在桅盘上,所以他现在能看到的,也仅仅是定远与镇号的烟柱而已。之前他也发现了烟柱,但因为这片海域的商船很多,所以不确定是不是北洋的舰队。如果不是北洋舰队,而让舰队进入战斗状态,这对于海军的人员来说,会消耗大量的精力与体力。在即将到来的决战面前,这样的做法无凝是错误的,虽然北洋也就比日本强一点点而已。
“全舰队进入一级战斗状态!”沈一平摸着全舰队通信电话,下达了命令。然后在急促的警铃声中,位于舱室里面的水兵,就如同锅上的蚂蚁一般,飞速的进入自己的战斗位置。泰山号升起指挥信号旗,现在整个舰队的指挥权,都在沈一平的手里。
虽然黄埔号的吨位比泰山号要大,但整个舰队的指挥舰,还是沈一平的座架泰山号。想比于火力来说,泰山号因为入役建造的时间与生产的过程,都比黄埔号要好上一些,所以作为舰队的指挥舰,李功耀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再者说,在这一次战斗过后,黄埔海军将正式n为两支舰队,而自己将成为其中一支舰队的司令,而沈一平侧是升任舰队司令。
这一仗对于沈一平来说,是他在海军的生涯里面,很可能是最后一次指挥作战,所以这一次的荣誉,本来就应该让成沈一平。
“四艘海帆级,黄埔号,泰山号!”琅威理站在镇远号的飞桥上,看着10海里外快速靠近的黄埔海军。黄埔海军有多强,做为英国人的琅威理,其实一直都不是很相信。因为他明白,香港的舰队真的不是很好,而且海帆级的神话也被他给破了,所以他一直不是很相信。
但是现在嘛,看着排水量达到10000吨,而且还装备了前后三联装,共计六门300主炮的黄埔号,他明白自己小看黄埔了。就算是现在英国最强大的君权级,也仅仅是前后两座双联装343主炮,似乎在火力上还差了一些。
怎么打,成为了每一个北洋人都要面临的问题。现在的北洋水师,远没有达到历史上的巅峰水平。但相比于历史上的同时期,北洋现的实力也要高出不少。两艘定远镇远铁甲舰,四艘东南西北海帆级,还有两艘轻巡洋舰。想比于历史上的北洋,现在的阵容已经非常的强大了。但与对面的黄埔一比,这样的阵营容只能说是看得过去而已,怎么打,已经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了。
如果按照定远与镇远的原始设计,定远与镇远,应该同样船头对敌,冲过对方的阵线。琅威理在任职北洋总教习的时候,也是这样教的,但之前的日本海战,黄埔已经灭了两艘扶桑级,那可是与定远镇远相差无及的铁甲舰。
“纵阵!”丁汝昌咬着牙,放弃了定远与镇远的最强船头火力。如果使用了横阵,那么定镇两舰只能发挥出一半的火力,甚至连一半的火力都过不到,因为两艘铁甲舰的主炮,还是早些年的架退炮。射速与射程,都很尴尬,甚至有效射程只有5000米。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德国生产的炮弹,除了穿甲弹可以使用外,其他的穿甲bp弹,存在着技术上的大问题,在击穿装甲之前,就已会因为黑的敏感,而自行引爆。所以这一批从德国引进的穿甲弹破弹,只能装填沙土,作为穿甲弹使用。
“你这是在犯罪,你这是在送死。”听着丁汝昌发出的命令,琅威理心里十分的火大。这样的阵型,北洋最强的两艘铁甲舰,最多只能发挥一半的火力。在如此重要的海战上,只有发挥全部火力的一方,才有取胜的可能性,在他看来,横阵是唯一的选择。
“请记住你的身份,你就是北洋的总教习,你并没有指挥北洋的权力。”已经对琅威理十分不赖烦的丁汝昌,直接将整个事情都挑了个明白。“北洋如果作战,轮不到你这个外人来指手画脚,如果你不愿意在这里作战,我会安排一艘小船给你。”
“你”琅威理气得吐血,伸着颤抖的手指,指着对自己说这些话的丁汝昌,心里有太多的话都说不出来。“”
“法克你妹!”丁汝昌也不知道为什么,脑袋里就直接跳出了这一句,似乎最开始说这句话的人,似乎是南方的那位张先生吧。
“哼!”琅威理只能用自己的鼻气,来表示自己的不满。甚至抢夺指挥权,还是别想了,至少在这艘铁甲舰上,只有自己一个人。
“迎敌,不开第一炮!”丁汝昌又下了一道命令。虽然各条情报线传来的消息,都是黄埔已经做好了开战的准备,但现在没有开战不是。如果自己开了第一炮,要是被黄埔拿到当了借口,自己这个锅是肯定不能背的。
虽然说北洋水师与黄埔海军打起来,北洋并没有赢的可能性,而且自己也是肯定要背上这个锅的。但擅开战端的这个锅,自己还是不要背的好。这样的一口大锅扣下来,自己就算是在海战中幸存下来,以后也没有自己的活路了。
航行中的北洋舰队,在各舰长的指挥下,慢慢的开始变阵,但似乎哪里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变阵的速度似乎慢了好多。
“怎么回事,为什么只有10节的航速!”丁汝昌感觉甲板的风力变小了,在确认过航速之后,他直接质问船内的轮机长。
“报告提督,我们的燃煤出了问题,都是一些差煤。”轮机舱的回答,让丁汝昌想直接骂娘,那些该死的满人,连军舰使用的动力煤都要贪。如果这一次能回去,一定要把这些人给抓出来,一个个狠狠的往死里打。
“定远号报告,一号锅炉与二号锅炉发生故障,目前只能维持10节的航速。”传令兵的消息,让丁汝昌更加火上眉头。
“镇东向报告,蒸汽机发生故障,目前只能维持10节的航速!”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好吧,至少没有直接停下来就好。
还好坏消息到这里就结束了,其他的三艘南西北舰没有出现问题。但就算是没有出现问题又能如何,还不是只能维持与铁甲舰一样的航速,还不是一样只能保持10节的航速。对于既将发生战斗的现在,从10加速到25节,很抱歉,你只是想多了而已。在你加速的时间里面,一直保持着20高速的海帆号,绝对会冲到你的跟前,将你从里到外打成一个漏水的筛子。
至少现在就开始加速,这不是还没有开战嘛,你开速是几个意思,准备抢战优势阵位吗?这绝对是最好的开战借口之一。
而是丁汝昌还在发火的时候,在定远号的船舱里面,一台小型号的近距离无线电台,已经将一小段信号,通过隐藏在桅杆上的天线,发送给了远处的泰山号。而在这一条信号过后,在定远号的船尾,一面只有红色的旗帜,就这么随意的挂在了那里。
“走吧,我们去见见北洋,这个李大人为了自己政治地位,满人为了自强的水师,哪里有值得我们收留的地方。”沈一平拿着新收到的电报,嘴角带着笑容看着远处慢慢减速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里面,有一半的人,都是黄埔安排的人。所以黄埔海军与北洋水师在海上相遇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打起来的可能性。那三艘没的发生故障怕南西北,其实已经被黄埔的人给控制了,他们已经不属于北洋了。
“发信号,让丁大人与琅威理先生过来谈谈,毕竟这场海战是打不起来的。”沈一平笑着说。李鸿章让沈一平尽量少杀生,其实他担心的是北洋投降之后,那些属于北洋的人,会被沈一平清理。李鸿章比谁都清楚,看似乎北洋还在满清的手里,也在自己的手里,其实黄埔安排的人,已经掌握了北洋一半的军舰。至于那两艘铁甲舰,实在是太惹眼了,所以黄埔只是安排了大量的水手而已。
所以在北洋与黄埔海军见面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注定了北洋的覆灭,因为除了定远与镇远号上的少量军官,其他的人,都已经是黄埔的人。在这样的情报下,丁汝昌的开炮的命令,会被人所执行吗?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