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砰砰砰”作为一个真男人,怎么会不打枪呢。而作为最新开发的nnn,自然是要经过张睿的实验,这样才可以进行量产。不过呢,开枪的确是男人的浪漫,但似乎在一边的黄夫人,枪法也是非常不错的。
“少爷,这种nnn的性能,对于之前的提升并不是很大,但对于士兵的使用体验,却是有着不错的提升。”作为总设计师,张帆对于这支nnn的性能,还是非常了解的。“与之前装备特勤与部队的nnn相比,初速与射速,都有本质性的改变,只是加强了人机工效。”
人机功效这个词,自然是张睿带来的,所以张帆等人接受,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至于什么是人机功效,这并不是一个容易解释的问题,但是呢,张睿说得明白,只有士兵使用得顺手,人机工效才会好。至于之前的那款被称之为水管的nnn,在人机功效方面,估计也就是呵呵而已。至于大批量的装备,也仅仅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至于性能这方面,现在是够用了。
“嗯,的确是改良了不少!”张睿在打完了一个弹匣之后,由心的夸赞着。虽然对于自己放出nnn这种神器,他也是没有办法的,谁让特勤队的人少,而火力也自然相对软弱呢。如果再不加强特勤队的火力,那么特勤与普通的部队又有如何的区别。
至于后来从特勤开始,扩散到全军,那也是在找到了更加简单的生产工艺后,才会有如此的规模。当然了,除了新的生产工艺外,其成本也是原因之一。生产一支bn的枪管,至少也须要50公分的长度,成口率只有七成。但如果生产nnn的枪管,大约只须要20公分,而成口率甚至可以达到9成五。在这种时代,如果选择控制成本,真心是一门艺术。
至于这种简单的冲锋技术,会不会因为走私,或者遗落,被国外所仿制,对黄埔造成威胁?嗯,这个是肯定的,但想想nnn要消耗多少子弹,而子弹的生产又要多少成本,相信不在乎士兵生产的西方国家,估计是看不上了。而且这种射程只有100多米的装备,就算是西方人感兴趣,也不会考虑的。只有100米射程的武器,而且还要大量的消耗子弹,谁会做这种亏本的事情。
“不过呢,这威力,还是小了一些!”张睿在夸完之后,也提出了一个问题。nnn威力小的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着,虽然相比于阻击枪,威力是大了一些,但相比于后世的nnn,甚至是破甲nnn,这种连厚木板都射不穿的子弹,威力真心小了很多。
对于张睿的问题,张帆只能表示自己无能为力,这种使用自由枪机的nnn,其原因是加特林老爷子的短后座自动原因。虽然使用这种自动方式,可以减少很多枪身的重量与零件,但威力却也会受到这种自动方式的制约。按简单一点的说法,那就是子弹的发射药如果多了,那么后座力也会偏大,导致枪射无法控制。所以要想加大威力,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改变nnn的自动模式,或者改进发射药。
“除非使用导气式自动原因,要不然的话,以现在的技术,威力也只有这样了!”张帆用一个无奈的表情与动作,表示自己也没有多少办法。如果不是之前的nnn是自己参与了其中,这一次的改良,也不会拉上自己一起。要知道自己的专业是军舰设计师,现在应该做的,是设计一级更新铁甲舰。说真的,黄埔的确是应该设计一级新的铁甲舰了,因为黄埔号的性能,已经达到了现在工业水平的顶端。
“呵呵”张睿听了这话,表示笑笑,这枪的威力与后座力,现在也真的只能这样了。尽管有更好的设计,但基础的材料也会相应的提高,而作为控制成本的武器,这样的做虽然可以提高威力,但成本就要失去控制了。别看黄埔一直没有缺过错,但黄埔本身的钱,并没有很多,甚至可以说,黄埔几乎没有错,都是在利用政府的信用,强行发行货币。
“张兄,对于下一级的战列舰,你有怎样的想法?”见张睿没有多说,张帆也没有多考虑nnn的事情,反而问起了新铁甲舰的事情。
“看着设计吧,对于新的战列舰,只要保证思考的慢性转变就好了,其他的只能加强火力就好了。”张睿并不是傻瓜,才不会像英国那样,觉得自己有了技术优势,就可以不再建造前无畏舰,直接上无畏号。这样的结果呢,自然是规模庞大的前无畏舰队,变成了最直接的摆设。而这种对德国的优势,也因为英国人自己人生,变得没有一点点的优势。而后面的战争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至少英国人没赢。
“我明白了,接下来工业会有多少的进步,至少5年内的情况,我须要一个大体的了解。”想要设计一艘好军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甚至连一个小学生,都可以随意的画出不错的外观。但设计出来是一回事,能不能建造又是另外的一回事,工业基础才是军舰的根本。
如果没有对工业实力有具体的了解,盲目的上马超过了工业实力的军舰,最后的结果可不是那么美好的。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在后世的某些时候,都成为了一个笑柄,比如下水三次的航妈,比如四十年的小飞机,再比如20年以游行彩车。
好吧,我不是故意黑个国家,但这也是一个问题的所在。如果张帆设计出一艘战列舰,已经超过了黄埔的工业实力,那么张睿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上马,但工期会受到很大的拖延。要么放弃建造,让张帆的设计变成无用功,重新再次设计。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最后都会浪费人力物力,所以有多大锅,下大少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嗯,具体的,相贤比较清楚,不过我给你一个底,30045倍径火炮,200表面硬化装甲,15000马力单台动力输出主机。”张睿所说的这三个条件,就已经决定着未来战列舰的性能指标了。战列舰的性能指标,其实就由这三个限定的,因为三个条件,已经决定了战列的火力,机动,防御的性能。在这样的前提,一味的提高单一的指标,肯定是降低另外一项的性能。比如说如果是20000吨的战列舰,那么使用这样的运力输出,可以达到1节,那么减少到15000吨,速度甚至可以提升到22节。
“我明白了,不过这样的条件,就算是工业基本有些问题,那也是可以建造一艘近乎于无敌的军舰。”听到了张睿的三大条件,张帆表示心里有些兴奋。为什么不兴奋,30045倍径主炮,如果使用最先进的风帽被帽穿甲弹,那威力,呵呵了呀。而那种200的表面硬化装甲,自然不是长弓号的那种表面硬化,而是直接属于一战时候的装甲钢。装甲钢的实验技术,其实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些眉目,再加上张睿自己曾经了解过一些,所以在多次实验之后,装甲钢的技术,也被黄埔给掌握了。当然了,因为生产工艺的问题,现在这种表面硬化装甲,还是比不上原版的装甲钢,但对于现在这个时间点来说,已经是近乎于无敌的存在。
至于最后的15000马力单台功率输出的主机,更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要知道对于一艘军舰来说,运力输出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整体的性能。在航速与航程这两种硬性的指标下,直接决定着装甲可以防御的面积,还有主炮可以携带多少炮弹。
“先去忙吧,我也去走走!”看着张帆已经沉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张睿也没有要多说什么,对于一个技术人员,特别是痴迷军舰设计的张帆来说,这样的硬性条件,已经足够他发挥才能了。作为设计不屈号铁甲舰的大能,重新设计一艘过万吨的战列舰,真不是什么难题。
“真男人!”林少飞看着离着长弓号极近的水柱,不仅仅对那些岸防铁甲舰的舰长,由心里表示一种尊敬。在这样的困局之下,居然还有勇气还击,真的只能用真男人来形容了。至于那些开始撤离的人员,林少飞也并不有表示鄙视,明知道失败,怎么会不跑呢。
“压下去,接近炮击!”对于真男人的对方,最后的回应方式,那就是一对一的单挑。至于自己军舰的性能占优,有没有欺负人的嫌疑,那就跟他没有多大的关系,谁让你们的俄国老大,没有给你配备更好的军舰呢。
“舰长,安娜号铁甲舰,正在下沉!”在林少飞命令下刚的时候,瞭望哨却传来了这样的情报,这让林少飞有些牙痒痒。好吧,敌人其实是反击了,甚至某些炮弹快要击中自己的,但在这个时候,安娜号居然自沉了,这让林少飞怎么动手?
“咚!”当林少飞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安娜号的一发炮弹,直接撞在了长弓号的前主炮正面。至于为什么不是炮弹b的轰鸣声,那是因为安娜号已经将所有能用的炮弹都打完了,现在发射的这些炮弹,都是实心的训练弹。这种实心的训练弹,对于使用了表面硬化装甲的长弓号,自然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甚至还是命中了长弓号防御最强的位置,前主炮的正脸。
不过火炮没有事,并不代表着人员没有事,那一声巨大的金属撞击声,就是离得远的舰桥都能听到,那么近在咫尺的前主炮炮组,自然也听到更加的明白。的确,现在的前主炮的炮组,几乎所有人都有些站不稳。并不是说船体有多摇晃,而是巨大的金属撞击声,严重的影响到了耳膜,导致炮组人员的平衡缺失。虽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还要恢复到正常的炮击状态,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的。
“嗯”林少飞的脸色有些黑,没是想到一发实心弹居然会有这样的结果,看来对于炮弹的防御,不仅仅要考虑到硬性的弹片与的杀伤,还要考虑到一些附加的伤害。或许整个炮塔的装甲结构,可以增加一些吸收冲击波的结构,以保护炮组的人员。
“命令炮击编队跟进,登陆部队准备!”清除了最大威力的安娜号,剩下的那些巡洋舰呀,炮艇呀,自然都不是什么大的威力了。而且跟着来的巡洋舰,也不是坐在那里的看客。在长弓号与炮台的交锋,还有与安娜对射的时候,这些巡洋舰已经将一些不被长弓号放在眼里的小目标,收拾得差不多了。虽然现在还有一艘巡洋舰,在与一艘海帆组对射,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那艘巡洋舰也仅仅是在挣扎而已。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在对登陆部队没有威胁的时候,那就轮到火力支援编队到场了。
“目标,港口区,榴弹准备!”接到命令的炮击编队,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作好了炮击准备,在较对完参数之后,其上面装备的4门150主炮,还有四座火箭弹发射器,就齐齐对准了海参崴的港口区。虽然港口的军舰被消灭了,港口区的人员也撤离了一些,但港口区并不是没有威胁的目标。相反,之前就已经发现了炮击编队的意图,还有后面的跟进的运输船,俄国也明白了黄埔要做什么。
虽然并不是很明确,黄埔会不会登陆,但只要有一点的事情性,登陆的就不能发生。但是,随着舰队的损失,让戴维斯明白要在港口区,而且还是在军舰大炮的威胁下抵挡黄埔陆军的登陆,就根本就是不现实的想法。
所以在军舰被击沉之前,他就命令部队后撤,命令的确是下来了,但时间实在是晚了一些。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