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五章 常德(1 / 1)泱泱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

智者必怀仁。

长沙之战后,孔有德令怀顺王耿仲明领兵三万攻打常德智顺王尚可喜领兵两万攻打攸县总兵马蛟麟领兵一万攻打辰州府自率四万大军继续追击何腾蛟。

何腾蛟打了大败仗,部下们掀起了一股降清潮。

驻于浏阳的中军总兵董英率部降清。身为总督标营,拿的饷银比别的部队多,不战而降。

何总督心腹,驻守沅州的偏沅巡抚傅上瑞,举辰州府而降。他这一降,直接将驻守在北面常德、岳州一带的堵胤锡忠贞营,和南面的严遵诰、何腾蛟部,一刀截为两断。

得到了杨辅臣通报,已经挺进到邵阳、祁阳一线的大明武勇侯严遵诰,闻讯大惊。立即令伏虏侯刘文秀,领兵两万重夺辰州府。

刘文秀军两万和马蛟麟军一万,在沅州附近激战。不知大西军厉害的马蛟麟,被杀得大败,狼狈逃回长沙。明军重新打通了和常德的联系。

有奸就有忠。何总督心腹,隆武朝右佥都御史章旷,决心为囯尽忠。

章旷,字于野,解元,崇祯十年进士,大儒王夫之的老师。此人长得丑,生来歪首,面有巨痣腹有韬略,帮何腾蛟出过很多整人的坏主意。虽然小节有亏,民族大义绝不含糊。

一开始他守湘阴城,“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湘阴城,我棺材也!”誓言豪迈。

何腾蛟要打长沙会战,他率部和何腾蛟会合。兵败后,断后,往南转战三百里,撤到衡阳。

在衡阳,他拉着何腾蛟的手,哭着说:“如果长沙不失守,我们还能决一死战。可如今湖南已经土崩瓦解,我们又怎么对得起这两年百姓为我们所作的巨大牺牲呢?”

清兵进犯衡阳,章旷退守祁阳。率领一千多人,牵制南犯的敌军,人称“不怕死的章北院”。

撤到永州后,章旷见诸将拥兵自重,不听指挥,闻警即退,乃抑郁吐血。临终,他召集门生部将,饮酒诀别,令小吏拍板,躺在床上慷慨悲歌,并叫在座的人同声歌唱,声音极为哀伤凄厉。一曲终了,与世长辞,年仅三十六岁。

曾作绝命诗给部下蒙正发:“血为水火心作炉,熔铸湖南土一块指心誓日与子期,死报君恩身不爱。”

激励蒙正发:“我期望你成为刘琨、祖逖,不要效仿小儿女为我哭泣。”

攸县,春秋战国时期古城,“衡之径庭、潭之门户”,山川秀丽,风景迷人。有“鸾山配凤岭,金水绕银坑”的美誉。

和这美丽风光不协调的是,清智顺王尚可喜的两万大军杀过来了。

月高杀人夜,风大放火天。尚王爷要讨伐盘据在攸县燕子窝一带的何腾蛟帐下大将,黄朝宣。

一到攸县,尚可喜就发现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和别的地方不同,对清军并不抵触。听说要打黄朝宣,居然纷纷表示愿意带路。…

这是怎么回事?

一问得知,原来这黄朝宣,名为官军,实则连土匪都不如。蹂躏地方,残害百姓,攸县父老,恨之入骨。

来到燕子窝附近,尚可喜一看,好一座高山!

自己只有两万人,黄朝宣却有三万人,还占着险地,这个仗不好打!

尚可喜硬着头皮,准备攻山。

还没攻,黄朝宣的使者来了,说要请降,讨招安。

尚可喜不同意。

此时的三顺王,已经有了裂土封疆之意,他们把湖广看成自己的地盘。黄朝宣残害百姓,名声太臭。准其投降,坏了三顺王的名声。最好是杀之以收民心。

尚可喜不准降,黄朝宣傻了眼。

投降人家都不收,咋办?逃!

黄朝宣只好收拾财物,领兵窜往衡州。

尚可喜紧追不舍。

逃了三十里,黄朝宣再次请降,尚可喜再次不准。

黄朝宣逃,尚可喜追。

追到长沙、衡州交界处,黄朝宣又派人请降。

尚可喜一想,这小子腿长,要是再不准其投降,不知道要跑到什么天涯海角去。准了!

一听说尚可喜同意自己投降了,黄朝宣大喜,终于可以顺顺利利地当汉奸了!

他立即下令部下,剃发降清。

三万部下严格按制式,清一色霸气小帅辫,乌黑蹭亮,又细又长,剃得比八旗还象八旗。

一看黄朝宣这么恭顺,智胜王决定请他吃饭,一顿断头饭。

吃完饭,尚可喜说话了:“黄将军,按说汝对吾大清这么忠心,不该杀汝。可汝坏事干得太多,不杀汝,不足以平民愤。”

说完,不由分说,就让人把黄朝宣父子拖出去砍头。

这一招很灵,攸县的百姓对尚可喜印象大为改观,都说智胜王是个大好人。

尚可喜查抄黄氏家产,得银几十万两又兼并其军三万还收买了攸县民心。一举三得。

只是可怜了黄朝宣父子,铁了心当汉奸,没当成,反误了卿卿性命。

尚可喜又打下了郴州府,去衡州府与孔有德会合。

王进才部撤往蓝山郝永忠部撤往桂阳州何腾蛟残部撤往常宁。这样湖广南部的明军沿邵阳、祁阳、常宁、桂阳州、蓝山一线和广东明军的连州、阳山、英德、佛冈、龙门、罗浮山防线连为一体。

孔有德攻占了长沙、衡州、彬州三府后,留尚可喜守衡州、郴州,率主力杀往常德和耿仲明会合。

常德,东临洞庭,北接岳州,西接辰州,南接长沙。不仅陆路居湖广之中,水路有沅水由西向东,过常德入洞庭,再由洞庭通长江。扼着水陆咽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明皖国侯刘体纯、武昌伯马进忠、宜都伯塔天宝、兴平伯党守素、南漳伯王光兴的四万人马,已经和清怀顺王耿仲明的大军,隔着沅水,在武陵、桃源、白马、高都一线对峙,打了十几天,各死了几千人,谁也奈何不了谁。…

陆陆续续地,双方都来了援军。明军方面,来了兴国侯李赤心、郢国侯高必正、靖国侯袁宗第、蔺养成、牛万才、李来亨、刘体纯等将,兵力增至十万清军方面来了恭顺王孔有徳、续顺公沈志祥、固山额真金砺、徐勇、杨文富、马蛟麟、唐国臣、韩友、高士清、惠之观等将,兵力增至九万。

双方久战不下,孔友德令大将杨文富、唐囯臣、韩友,领兵一万,偷袭辰州辰龙关,企图切断常德府和宝庆府的联系。

不料,李赤心早料到这招,在壹头山设伏,击败清军,击杀清武昌副将唐国臣。

孔有德正在懊恼,忽报己方又来了一支援军。清广西巡抚李懋祖和总兵余世忠两万大军赶到了长沙。

原来,雄才伟略的摄政王多尔衮,有意一举荡平两广,命李、余二人南下支援广东的佟养甲、李成栋。

刚走到长沙,被孔有德连哄带骗截了胡,请他们帮自己打完这一仗,再去广东。

多了两万大军,孔有德信心大增。

沅水,源自贵州省云雾山鸡冠岭,经黔东、湘西,入洞庭湖。这条江很特别,上游贵州段,显得桀骜不驯,一路切峪削壁,横冲直撞,奔腾湍急中游凌津滩至桃源县段,水流开始变缓下游桃源至武陵、龙阳至洞庭湖段,水势愈发温柔,水宽一里左右。

孔有德漫步在美丽的沅水江畔,查看水势。

沅水很美,象一条天汉银诃,漫江碧透,晶莹可爱。如绸缎、似琉璃,纯净无杂质,一笑可鉴,掬手可饮。

可惜,孔有德是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他顾不得欣赏沅水美景,而是在认真考察合适的渡江点。

他选中了武陵,此处水势平缓,江宽四百步,完全在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的射程内。

就是此处,好地方啊好地方!恭顺王哈哈大笑!

一个“好”字,顿将这如画美景,化作修罗战场。

大明崇祯二十年六月十八日,沅水之战打响。

清军在沿江一里处架设炮台,这个距离他们的红衣大炮可以打到明军,而明军的佛朗机炮和虎蹲炮打不到他们。

炮台修得很好,不仅修了炮垫,前面还修了一道矮墙。这种矮墙可以保护己方炮手免受对方炮弹碎片伤害。尽管这个距离,对方的中小型火炮打不到自己,天佑军士卒依然严格按照炮兵操典的要求,一丝不苟地砌着炮台。

他们曾经是大明朝最优秀的登莱火器兵,现在是清朝的“天佑军”。

岸边,清军还布设了一些佛朗机炮。又把一些虎蹲炮运到小船上。

这个时代的炮弹分三种:实心弹、霰弹、开花弹。

清军的三千斤红衣大炮装的是实心弹。这种炮弹内部没有火药,主要用于攻城和射船,对工事破坏性极大,但是对人员杀伤力不强,射程远。…

虎蹲炮主要装的是霰弹。炮弹内部没有火药,由数斤铅铁小丸或者碎石构成,以杀伤人员为主,对工事破坏性不强,射程近。

佛朗机炮主要装开花弹也可以装霰弹。开花弹是爆炸性弹丸的别称,内部装有火药,炸开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

因为炮弹內部装有火药,对步兵的杀伤比霰弹更大,射程比虎蹲炮远,比红衣大炮近。开花炮弹在明代中后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宁锦大捷。

开花炮弹本是国之利器,但因为满清的炮术思想重在推毁敌方工事,比如城墙、船只、望楼、鹿角、拒马之类满清把杀伤敌方人员的事交给步骑兵,不重视用炮杀伤敌方人员,导致清朝后期,开花炮弹制作法居然失传了,要向洋人买开花炮弹。历史上,左宗棠在西北平叛时,从一处明代炮台遗址挖掘出开花弹百余枚,不禁仰天长叹:三百年前中华已有此物,到如今竟然失传,以至被列强所欺凌。

美丽的沅水南岸,布满了上千艘清军船只。虽然多是些小舟,数量之多,也令人骇然。远远望去,仿佛无数只蚂蚁。

孔有徳令旗挥动,第一批五十艘小船开始渡江。

“轰!轰!轰!”

明军的各类火炮开火了。

清军的瞭望手们,认真估量着明军火炮的位置,记录下来。

“天佑军”曾经接受过西夷教官的训练,很多人精通数学。

第一批小船被击沉了十余艘,狼狈撤回。

令旗挥动,第二批小船渡江。

“轰!轰!轰!”

明军的火炮再次轰鸣,清军的瞭望手又现了对岸十几门新的火炮。

接着是第三批小船试探。

等到把对岸火炮布置情况,摸得差不多了,清续顺公沈志祥将旗一挥,清军的红衣大炮、佛朗机炮明末清初的时候,清军也有佛朗机炮,后面才慢慢不用同时开炮。

“轰隆!”二十斤的实心大炮弹,向明军的炮台、炮车轰去,只要挨上一炮,立成齑粉。

清军先打了几轮实心弹,摧毁明军火炮。

又打了一轮链弹,清除江岸上的箭楼、偏厢车、鹿角、拒马等障碍物。

链弹本来主要用于摧毁敌方战船的风帆。用锁链将两个比炮膛口径要小的小炮弹串联在一起,发射后一颗炮弹拖着另一颗炮弹离心甩动飞出去,会在风帆上扯出一个大洞,或者把索具撕坏,运气好,甚至能扯断桅杆瘫痪敌舰。其对摧毁比较高大的障碍物也同样有效。

伴随着重炮的轰鸣,清军的佛朗机炮也开火了,他们的任务不是摧毁明军的大炮和工事,而是杀伤岸上的明军士卒。

很快,对岸明军的火炮稀疏了。

孔有德中军大旆挥动,总攻开始。

早已张帆的清军战船,纷纷向对岸扑去。

徐勇、杨文富、马蛟麟、韩友、高士清、惠之观各将打出了各自的将旗。…

八艘或十艘一队,多而不乱。

三顺王的王旗不在船上,已经贵为王爷了,冲锋陷阵这种事,不用亲自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立功的将领有的是。

“大帅,鞑子炮猛人多,弟兄们顶不住了!”靖国侯袁宗第、皖国侯刘体纯、武昌伯马进忠向郢国侯高必正禀报。

为了防止清军切断自己的退路,明军兴囯侯李赤心领兵两万驻守在辰龙关。指挥沅江八万大军的是郢国侯高必正。

“顶不住也要顶!”高必正吼道。

激烈的战斗打了一个多时辰,越来越多的清军开始登陆、结阵。

清将董英打得最狠,他是降将,自然被孔有德派作第一批炮灰。他的部下已有一千多人登陆。

说也奇怪,自从降了大清,董英一改在何腾蛟手下时的窝囊样,每战争先,战斗力暴涨。

“杀!”

董英挥刀指挥冲锋。

“狗鞑子!”

明军小将李来亨,一箭射去,正中董英眉心。

虽然明军拼死抵抗,但是清军铳炮精良、训练有素,渐渐不支。

徐勇、杨文富、马蛟麟、韩友、高士清、惠之观部纷纷登上了岸。

孔有德的中军大旆也过了江。

高必正长叹一声:“撤!”

明军有秩序的向辰龙关撤退,南漳伯王光兴、副将牛万才断后。

二人死战不退,掩护主力转移,双双阵亡在江边。

沅江之战,明军损失两万人,撤至辰龙关清军损失一万五千人,攻占了常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