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孝陵这样的大事,本来应该是太常寺的事。但朱亨嘉为了精简机构、减少开支,在颁布《明定国是诏》后,已经将太常寺并入了礼部,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成了提拔官员的虚职,祭祀的事由正五品的祠祭司郎中负责。
按惯例,孝陵主持祭祀者为世袭魏国公。可第十一代魏国公徐文爵没有气节,降了清。这种人怎么有资格主持呢?否了。
所以,朱亨嘉金口一开,将主持祭孝陵一事,交给了礼部尚书孙金鼎。
孙金鼎很得意,身为次辅,平时排位总在关守箴后面,这次总算可以名正言顺地压关守箴一头。
祭孝陵这事可非同小可,须得提前十天准备。七月二十一日朱亨嘉谕令孙金鼎做准备,八月一日才准备妥当。
其中艰辛历程如下:
七月二十一日,祠祭司请旨遣官行礼。朱亨嘉大笔一挥:准。于是,礼部便是忙着安排祭祀各个环节的官员。人数不多,经过精简,精简,再精简,也就派了两百多个官员而已。
七月二十六日,祠祭司委派协律郎提调一百二十八名乐舞生于南京奉天殿,演习陵坟祭祀礼仪。大明朝祭陵不奏乐,乐舞生在陵寝祭祀活动中,事实上只是充当执事、赞礼等角色。
急切间,找不着这么多乐舞生,只能从官员中选拔。朱亨嘉要求不高,年轻、英俊、懂礼仪便可。文官中找遍了,没那么多帅小伙,只好又从武将中挑选了一批,才补齐。
七月二十八日,祠祭司委牲所千户一员,领旗军九名,将陵祭所用香、祝、牲、帛等物送至江宁县。江宁县官吏早已在县衙西侧建好了香帛亭,以鼓乐迎于县南门外,行一拜三叩头礼,然后奉于香帛亭内。
七月二十九日,祠祭司官员将香、祝、牲、帛等祭祀用物送至孝陵。江宁县官吏在州西门外恭送,行礼如迎时。
然后,由供祀厨役将应制祭品制做出来。宰杀三牲的地方是孝陵文武方门(正门)西边的宰牲亭,加工祭品的地方在神厨,临时储放祭品的地方在神库。
光一个宰杀三牲,就得安排好多官。有的负责开牺牲所中门;有的负责鼓乐旗帜;有的负责宰割礼仪;有的负责三牲摆放??
七月三十日,开始陈设祭案、祭品。祭案分为正案、从案两种。其中正案为帝、后祭案,从案为皇妃祭案。
太祖高皇帝和马皇后各设一案。案上放着各色各样的祭品,马皇后正案上陈设的祭品除了不置酒壶置茶壶外,其余同高皇帝案。正案之前还共设黝牛(牛犊)一、羊一、豕一,再前置帝后奉先制帛各一段,帛前设香一、烛二。左侧设司樽桌放酒樽,右侧设祝桌放祝版。视版上书写祝文。
祝文,是祭司飨神之辞,亦曰祝辞,十分重要。
孙金鼎觉得自己的文采差了些,他找来了太傅丁魁楚:“丁公,予有一事相求”。
丁魁楚一楞,这位可是监国面前的红人,有什么事求老夫?
微微一楞,笑咪咪地道:“孙公有事请讲”。
“丁公,监国让予主持祭孝陵一事,予思来想去,这祝文非您操笔不可!请万勿推辞!”
丁魁楚从小就有“神童”之称,最近又在修史,自然文采了得。见孙金鼎如此推崇自己,不禁被挠了痒痒,笑道:“老夫义不容辞!”
摆好笔墨,行云流水间,一篇祝文一挥而就:“维崇祯二十五年岁次八月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孝贤十二世侄孙监国靖王朱亨嘉昭告于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兵出有名,师直为壮。三军用命,忘死而扶明祚,文武竭节,投袂以立奇功。气序流迈,时维初暑,追念深恩,不胜哀感,谨用祭告,伏惟尚享”。
孙金鼎读罢大喜,“言简意赅,非丁公难有此雄文!”
丁魁楚连呼过誉。
二人正说着话,关守箴、何吾驺、郑封、顾奕、余朝相、刘文秀、高明贵、赵勇、张成武等一干文武闯了进来。
“丁公、孙公,请在劝进表笺上签个名吧”,关守箴笑呵呵地道。
“关公,您这是?”
二人打开一看,是劝监国靖王称帝的笺章。
拥立之功,谁不想要?连忙签上自己的名字。
丁魁楚思忖了一下道:“光咱们这些人还不够,还得联络外地重臣”。
关守箴捋须而笑,“此事吾早已料到,二十天前就已派人用八百里加急联络。何腾蛟、严天凤、李明忠、严遵诰的劝进笺章已经到了,堵胤锡、苏观生、文安之、范友贤、李定国等人的笺章马上就到”。
“那就好,那就好呀”,丁魁楚乐得合不拢嘴。
孙金鼎却眉头紧皱:“监国的性子吾最清楚,就怕他搞什么三辞三受。南京刚克,须尽快称帝,稳定人心,时不我待啊!依予看,得准备一件龙袍”。
“准备一件龙袍?”
关守箴一楞,“汝是说,像当年宋太祖称帝那样,给咱监国来一个黄袍加身?”
“正是!”
“哈哈哈,孙公此言甚善!”
别看关守箴、孙金鼎平时有些不对付,在这件事上,却有共同利益。
众大臣迅速达成了一致,只待明日祭孝陵。
??
南京紫禁城乾清宫内,朱亨嘉正在批阅奏章,马欢喜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
“监国,何阁老将祭文写好了,请您过目!”
祭孝陵,得在祭祀仪式上宣读《祭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陵文》,这祭文非同小可。朱亨嘉想来想去,非得何吾驺执笔,他才放心。
何吾驺果不负所望,写好了。
朱亨嘉取过陵文一瞧,上面写着:
维崇祯二十五年岁次八月朔日(农历每月初一),孝贤十二世侄孙监国靖王朱亨嘉
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之陵曰:
巍巍太祖,肇造大明。
光被遐荒,天下归心。
孝慈贤后,品性纯良。
相夫以德,恩泽四方。
扫清六合,席卷八荒。
如斯伟业,其道大光。
越二百年,建夷蔑德。
易我衣冠,夺我山河。
宗庙为墟,两京不守。
志士仁人,痛心疾首。
泣血呈情,昭告我祖。
经武整军,誓复明土。
浴血奋战,备历险夷。
剑屦俱奋,何惧崎岖。
皇天厚土,鉴我微衷。
谨用祭告,伏惟尚享。
“好,好啊!何卿此文,道尽孤的心声!明日便用此文祭告高皇帝、孝慈皇后!”
乾清宫内,传出了一声大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