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圣旨抵高府(求投资!求收藏!)(1 / 1)长大沉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张和看着面前的长孙晟询问道。

“圣上今日上午急召众大臣上朝,册封了一位年不过弱冠的楚文侯。”

“什么,这......这么年轻的侯爵!?”

张和一脸诧异的看着长孙晟,不敢相信圣上会册封这么年轻的侯爷。

“因功册封,众大臣都无异议,或者说不敢有异议。”

“至于究竟是什么功劳,日后你会知晓的,你只需要明白,一旦楚文侯来京,京城必定大震即可。”

长孙晟对张和简单的说了一部分,但是也并未解释太多。

“那不知将军此次让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张和跟随长孙晟多年,早已熟知其性格,明白其不愿多说的,自己也绝对问不出来。于是见其不再多说,也不再多想,便是直接开口询问道。

“现在楚文侯身在交趾郡,无忌和观音婢也在那里,而且无忌与楚文侯是好友。此次圣上派人将楚文侯接入京城,无忌兄妹恐怕也会和他一起回京,但是此行必定会有人阻挠楚文侯进京。虽然圣上让大将军派人保护楚文侯,但为了以防万一,我需要你带着亲信暗中跟随大将军的人马,如果出现紧急状况,那么你一定要格外保护好无忌等人。”

长孙晟定定的盯着张和副将这个亲信,缓缓的说道,言语中满是凝重。

“末将明白。”

张和看着长孙晟的神情,脸色一正的拱手说道。

“嗯。”

长孙晟看着自己格外信任的张副将点了点头,然后张和便是转身离开去准备去了。

......

转眼间便是小半月已过...

交趾郡交趾县高府书房内

“主人,信已安全送到。”

此时高士廉派出去送信的人已经回来了,一回来便是来到高士廉的书房汇报。

“嗯,吾妹可有什么吩咐?”

高士廉将其扶起,然后急迫的问道。

“有的,娘子说,他们二人会考虑主人的话。另外娘子还暗中交给了我一封信让我交给主人。”

下人说道,然后从随身的衣物中拿出了一封信,呈给了高士廉。

“嗯...好,你下去吧。”

高士廉有些疑惑的接过后,眼里闪过一丝光,然后便是对着下人说道。“是。”

下人便是离开了书房。

看到下人离开后,高士廉赶忙将手中的信打开,然后读了起来。

......

一刻钟后,高士廉将手中的信收起来放到书房角落的箱子里,然后便是自己一个人坐在茶几旁。

看来妹妹二人已经接受我的想法了,那么日后便是有保障了。

阿娘!我很快就是能回去了!还有娘子......

高士廉握紧手中的茶杯,透过窗户向外看去,内心则想到。

高氏在信中提到母亲身体安康,但是格外想念兄长,嫂嫂也是如此,格外想念自己的郎君。

......

交趾太守丘和府

丘和本来正坐在庭院中的亭子里品尝着阳春白雪,突然有人来汇报说门口有宫里派人的人来到,丘和瞬间就想到是刘功成的封赏来了,于是赶忙起身来到门口,一眼便看到了门口的众人。领头的正是当日在朝堂上宣读圣旨的宦者杨林,身旁跟随的正是大将军派出的200精锐。

“丘郡公,好久不见啊。”

看到丘和出来,杨林笑着开口说道。

“杨公公,你怎么来了?”

丘和不动声色的询问道,内心确实大惊,看来他还是低估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在圣上心中的地位,没想到圣上竟然将身边最亲信的宦官派了出来。

“丘郡公?”

杨公公疑惑的开口道。

“不知公公前来,有失远迎,快快请进。”

丘和赶忙反应过来,然后就是赶忙想邀请一行人进府。

“不了,此次公务在身,还劳烦丘郡公带路去刘仕荣住处,我等好赶快宣读完圣旨然后即刻返京啊,不然圣上若是等急了,那......”

杨公公一脸微笑着说道。

“是极,那我这就带公公去功成住处。”

丘和恍然大悟,然后赶忙说道。

正当丘和准备让下人将马车拉出时,杨公公却嫌浪费时间,于是将丘和邀请进入自己的马车,然后一行人便是向高府的方向行进。

“不知圣旨中...?”

在路上,丘和拿出随身佩戴的一块玉佩,然后塞入杨林手中,脸色不变的看着杨林询问道。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既然郡公想提前知道,那么我就告诉你吧。”

“郡公上书的两大技术令圣上大喜,然后圣上当堂册封刘仕荣为楚文侯,并且赐居晋王府,甚至为了保护安全,还让大将军派人来护送至京城。”

杨林看了看丘和又掂量了一下手中的玉佩后,想了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早晚丘和都会知道,于是小声的说道。

“什么!晋王府!”

丘和听到封侯没什么异色,但是听到晋王府的时候,表情和长孙晟等人一模一样,都是格外的震惊。

就在丘和还有些震惊的时候,马车也是来到了高府外。

丘和赶忙先行下马车,然后敲门让下人赶快通知高士廉并且将刘功成也喊出来。

......

“士廉,功成在哪呢,快点将他喊出来接圣旨。”

高士廉很快就出来了,看到丘和的表情是格外的疑惑,不明白为何一向稳重的敦和为何如此激动。

“敦和,你这是......?”

高士廉一脸疑惑的问道。

“诶呀,先不管这些,功成呢?”

丘和并未回答,而是急迫的询问刘仕荣在哪里。

“丘郡公,不知有何贵干?”

刘仕荣这时终于来到,然后站在高士廉身旁询问道。

“刘仕荣接旨!”

正当丘和想解释一番时,早已等候多时的杨公公迫不及待的说道。

“嗯?”

刘仕荣有些疑惑的站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

“功成,快接旨啊。”

高士廉看刘仕荣迟迟不接旨,赶忙提醒道。

“哦哦。”

“刘仕荣接旨。”

刘仕荣恍然醒悟,然后上前几步站立着说道,全场所有人都是站立,全场没有其他声音。

......

注:自古有句话说,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对于古人来说,下跪除了给长辈天地之外,其余赋予自尊的意义,虽说汉朝沿用秦规,但严格一点来说,没发生多大变化,不过是在原有基础上加以修正。

汉朝的诸侯官员,虽说还跪坐在朝堂上,但此时已经不能直腰,需要把身体俯下,将头低下眼睛不可直视天子,上奏时也要按照尊卑顺序进行,后来这个规定,被司马光等人批判为糟粕,认为制定此条规定的人,是在巴结天子,而不是沿用古礼。

进入魏晋后,得益于中央集权制,使得皇帝权力越来越大,礼仪也发生小变化,大臣上奏时要以叉手礼,表示自己的尊敬,叉手礼不似跽坐,已经有尊卑之别,不仅是朝廷官员们学,就连少不更事的孩童,也要从小学起。虽说君臣之间已有尊卑,但跪拜还没有形成,直到宋朝时期,出现了凳子,古人终于站起来了,宋朝是个文人国家,年纪大的官员,上朝时还能小坐一会儿,这时再给别人行礼,就要从凳子上站起来。

北宋有规定,在朝堂上私自行礼,或直接跪拜是失仪的表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