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四章 定计(1 / 1)南山野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度当下正值年轻,史上其选择入仕,大体也是在刘璋成为益州之主后,方始。

因之刚直,加上不重名利的性格,时值刘备入蜀,也不过一州从事。

但刘釜非常清楚,此间郑度决不可小觑!

毕竟于史书评语中,郑度可是一名通军略、且又足智多谋的筹画师。其之能力,当直接比肩曹操当前帐下首席谋士戏志才!

而对的戏志才描述,有人言: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

在郑度方面,后因之存在,力劝刘璋阻止刘备入蜀,使得刘备惊恐,投向刘备的法正感到威胁,便直接证明了其厉害之处!

可惜郑度蹉跎一生,前半生内未逢明主,后半生郁郁寡欢,连三国史书上记载其人的笔墨也寥寥无几。

他刘釜来了,已经开始改变自己的命运,又能否改变郑度的命运?让之在东汉末年大放异彩、助他一臂之力?

刘釜这般神情激动的模样,外有迟迟没见松开的模样,此被张松看在眼里,其面色略显古怪,轻咳道:“季安,吾知汝与君陌一见如故,但还是请先行入宴吧!”

郑度的脸色微红,也有些尴尬。

任谁被一个刚刚见过面的人,大庭广众之下,抓着手不愿放去,心里都会有些惶惶不安吧!

一些人多还会将之往“好男风”处想去……

“请子乔见谅,亦请郑君海涵。实不相瞒,初见郑君,吾便觉得有些眼熟,故有些失礼!”

刘釜道歉的模样非常诚恳。

而郑度也不会是真的生气,张松这个旁观者更不会如此。

故而,大家哈哈两声,这事也就算是揭过去了。

与宴之后,三人谈的也就自然许多。

三人皆从过名师,于学问方面的谈话,属于能聊到一块,还不会冷场的那种。

而为了迎得郑度的“心”,外有能把张松的关系更拉进一些,刘釜有意无意的将一些超脱时代的认知、道理,加到自己的对话之中。

使之言语间,更多了几分深意。

效果很快拉满了!

不仅是相识一段时间的张松,还是和刘釜初次相见的郑度,皆对之敬佩不已。

“刘君比吾尚幼,但与学问方面,吾自愧不如。”郑度抿了一口酒水,非常光棍的承认道。

张松笑着补充道:“若是下次有人寻吾争辩,吾自当寻季安助阵。对了,君陌也当拉上!”

刘釜心里却是在默默吐槽,他此时之所以能表现的如此“优秀”,可是站在华夏数千年来,无数人的肩膀上。

三人的谈话内容,在融洽的氛围中,不觉间转移到了南中夷人问题上。

张松先一步说起了刘釜打算以身犯险之事,多是担忧刘釜的安危,当然不乏对刘釜此行的泼冷水。

“诚如上次我与季安讨论般,只要本地大族合作,郡府以利诱之,以力破之,再行府君治理之策,进而瓦解大的夷人部落,分化小的夷人部落,南中之乱自不会发生。…

可叹所有人都不是一条心。

季安此行真若成行,或有非常大的压力!

吾虽会在府君面前继续支持,但还是希望汝能慎重。”

张松的这番话,已是真真切切的为朋友考虑了。

刘釜心中有些感动。

很难想象,就是这么一个能对认可的朋友,交心相谈者,最终会背叛旧主。其实,不止是他,而如法正等益州不少官吏亦选择如此做。

产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只有一种,益州刘璋当时是多么的让下属失望啊!

刘釜的心里叹了口气,刘璋的过往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若真想成事,决不能优柔寡断……

一旁,郑度一直听着张松诉说,心里对南中的局势自有自己的一份见解。但看刘釜有说话的样子,便把到嘴的话咽了下去,凝神听取刘釜的话语来。

而有张松在,又有郑度在,刘釜未将其于半日前,对景毅的建议未做什么隐瞒,恰需二人参谋参谋。当然,这也是向二人表达信任的一种方式。

“刘君这以夷治夷策,可谓上佳!”郑度赞道,他本意是向郡府提出一策“攻夷计”,能让南中的大族不得不参与进来。

可刘釜此法,只要成功实行,即能间接的抛开南中本地大族势力,甚至能在除掉官寺外,形成可利用的“卫南中”力量。

在郑度想来,收益最大者,则是南中百姓和本地官寺。

欲行此事,深入夷人内部,也成为了必行之举。但这么做,也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风险。

这位刘君,还真是敢为!

而张松对刘釜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想到了后续办法,亦有些佩服,更对刘釜直言此事,大有触动。

“季安主意已定,吾便不再劝说什么了。只是此行凶险定然徒增,那些本地大族若是知晓季安汝之想法,定会从中破坏。最重要的,便是保密。

此外,吾手下尚有仆从数人,全借由季安,为汝保驾护航!”

郑度心中其实不完全认可张松的想法,他不觉得人该见危而退。否则,真若那般,又有什么信仰?

尤其如刘釜这般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南中百姓和平生活,解决南中夷人危机的行为,在郑度的心里,更是大写的“义”字。

也就在这一刻,郑度对张松,于心间浑然不觉的升起了小小的间隙。

瞥了眼刘釜,郑度心道:“刘季安心怀百姓,为蜀地和平,吾该帮衬一二才是!”

毕竟从这短短的几个时辰相处来看,刘釜这位声名大起者,无论品德,还是行事,还是很合他意的。

其人正直,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摸着下巴的短须道:

“刘君心系百姓,而愿将自身置于险徒,吾亦钦佩。如此,刘君若行之,吾手下亦有仆从二人,愿使之护刘君安危。

此外,针对夷人部族,吾有三计,但愿到时能助得刘君一臂之力!”

刘釜目光明亮,起身向二人一揖,而后向郑度道:“不知郑君有何高见?釜洗耳恭听。”

作者前一章排版的时候,把两个郑氏人名弄错了,在此致歉,已修。

另外借机在正文说明下,本书很多人名是在正史里面记载的,三国演义可能并未见,如上文的戏志才,但这些人才能属实了不起,不知道但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翻阅资料看看。

作者满怀着敬意,非常希望能用自身有限的笔力把这群人刻画出来,放到我的故事里,让之在东汉末的这个大时代下,释放他们应有的光芒。

而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亦满怀着和敬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