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出城后。
率领着这支关宁铁骑,直奔大同而去。
日夜兼程、片刻不敢耽搁。
短短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明宣、大地区兵少将寡,多地纷纷失守。
皇太极率领的部队,如入无人之境。
将这片区域搅合的怨声载道,大同防线,全面瓦解。
而吴襄率领的关宁铁骑主力,还有一段时日才能赶过来。
万幸的是,在皇太极决定进攻大同的前三天。
崇祯带领的新式关内铁骑终于赶到了大同。
也就他手下人手一匹汗血宝马,才能来的飞快。
这么高强度的赶路,汗血宝马都死了好多匹。
要不是这些崇祯时不时的从系统那兑换些汗血宝马,来供应手下骑兵赶路。
说不定大同就要失守了。
好在,时间刚刚好,正好赶了。
此时,崇祯只有7万左右的新式关宁铁骑,而皇太极这次带领的是9万精锐骑兵。
次跟皇太极的三万大军大战,崇祯的新式关宁铁骑足足死了三千之多。
1比10的战损比,按照这样计算的话。
崇祯带来的7千骑兵对阵皇太极的9万骑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大同的驻守的官兵们,得知这支前来驰援的部队竟然是皇帝亲临。
顿时感激的痛哭流涕,皇实在是太好了。
竟然在这个危急时刻亲自前来帮助他们解围。
这些日子,他们过的简直不是人过的日子。
被皇太极的部队打的头都找不着北了,每每遇到皇太极的部队。
都是一触即溃,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
现在,皇帝亲临,众多守兵们,士气大振。
想着要是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说不定就能鲤跃龙门。
皇太极得知崇祯亲临的消息后,一些劫掠行动立即停止。
收拢兵力,生怕被崇祯找到机会给各个击破。
次崇祯带给他的心理阴影,现在还历历在目。
要不是当初他眼疾手快,发现苗头不对,率先跑路。
说不定就永久的留在关内了。
崇祯的那支骑兵,给他造成的压力现在还感觉颇大。
好在,这次他不是带了3万人马,乃是次的3倍。
整整9万的精锐骑兵,他就不信了。
对方区区不到1万的骑兵,能对付他这些训练已久的骑兵。
要知道,他跑回关外后,一直没有放松对士兵们的训练。
看着周遭让人眼前一亮的军队,他坚信他的这些骑兵已经比先前强大的太多了。
虽然还比不崇祯那没有人类感情的骑兵,但也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骑兵部队了。
崇祯修整了一天一夜后,发现皇太极竟然派了人前来谈判。
谈判的人竟然还是之前投降的大汉奸范文程。
范文程这个人,原本是在明朝当官的,结果仕途当的并不如意。
结果,索性主动投降了后金。
据说,大名鼎鼎的爱国人士范仲淹是他的祖先。
要知道后人如此,范仲淹的棺材板说不定就压不住了。
皇太极对于范文程的到来也很重视,对其封官加爵,许以重利。
范文程为了感谢皇太极的赏识,十分卖力的发挥着汉奸这一重要角色。
因为在明朝做过官,相应的一些制度也是比较熟悉的。
来到后金没多久,就发现这里的官僚体系杂乱不堪。
于是在皇太极的默许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让后金政权,有了一次脱单换骨般的改变。
皇太极的想法是,这次正好带着范文程来,还遇到了明朝皇帝。
想着明朝作为礼仪之邦,以正统自居,其文化有着不杀来使的潜规则。
这才派遣了范文程前去谈判。
想着之前都是明朝人,范文程也在明朝当过官,双方沟通起来也比较方便。
生命安全应该没啥太大的问题。
抱着这种想法皇太极找到范文程,想让他作为使者去找崇祯谈判。
范文程当然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之前都背叛了大明,当个汉奸。
现在又要去跟大明皇帝谈判,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虽然有两国交战,不杀来使的潜规则。
但谁知道崇祯愿不愿意遵守,万一不讲武德,直接将其咔嚓了。
那他找谁说理去。
皇太极可不管这些,说实话范文程的汉奸作用,已经发挥的差不多了。
现在留着也不过是多了一张嘴吃口饭。
抱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在皇太极的威逼利诱下。
范文程终究还是去了。
崇祯休息了一天,听手下人说有人找他谈判。
微微思索了一会儿,将这人请了来。
想看看皇太极到底想使什么幺蛾子。
要是皇太极怕了,主动俯首称臣,他还是可以考虑考虑放他一马的。
当然,这只是崇祯的美好意想。
……………………………………
ps:求花花、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