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约是喜欢灯火的,我想。尤其是在夜里,暖橘色的光,一小簇连着一小簇,直至打破夜的黑暗。像花,没错,像一朵张扬着全部色彩的花,不独不服从寂静黯淡——花该是不甘于黯淡,才绽出与众不同的颜色的——就连黑暗也不能褫夺其光彩。
我曾于珠江乘夜游船——船上有光,桥上有光,岸边的树上有光,映得江水也是亮的。我坐在船上,看广州塔,看岸边冒着绿光的像一朵巨大的西蓝花的树,看灯火通明的住宅楼。
万家灯火,这四个字迅速占领了我的脑海,继而分解成一幕幕温馨的景象——喷香的饭菜,放学归来的孩童,电视里播着家长里短的电视剧......
这大概是最好的时代,或者,更确切些,这是迄今为止的最好的时代。
我大约是喜欢灯火的,我想。那不是我第一次坐夜间的航班,但却是我第一次在飞机降落前醒过来。好心的空姐隔着两个座位执着地叫醒我,礼貌地递过来一盒只装了一块三明治的飞机餐,我也只好睁着朦胧的睡眼哭笑不得地道一句谢谢。
百无聊赖地拆解着包裹得过于繁复的保鲜膜,在不经意间,瞥到了半开的遮光板外,泄出的一角灯火。
暖色的灯光破开黑夜,勾勒出城市的轮廓,交叉纵横的线条,是路,是桥,是车行,是现代社会的每一个元素。
要是当时手机开着的话,我一定将这一幕拍下来发朋友圈,配文仅四个字:盛世灯火。
就这么看着,却不觉湿了眼眶。
是啊,盛世,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正走向一个盛世,一个史无前例、前所未有的盛世。
我们从汉唐走来,走过文景之治,走过开元盛世,曾立于巅峰,曾自负地自诩“天朝上国”,我们说,那是盛世。
可从未有哪一个盛世,像如今这样,从一片废墟之上重建,从未有哪一个盛世,以千千万万的烈士的血肉铺就,从未有哪一个盛世,所有的光荣与成就皆属于人民。
我确然是喜欢灯火的,那冲破黑暗的灯火,怀一腔孤勇,为万古长夜中的人们指引方向,以满怀热忱,迎接黎明破晓的天光。
那些只提一盏孤灯,却敢将黑夜烧出一个窟窿的勇士,将火种传遍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他们说,那火种,叫做共产主义。
1921年嘉兴南湖的星星之火,现如今,照亮了整个中国。
我时常怀想那段历史,历史课本上冰冷的意义说不清的勇烈,少年人赤诚的心和滚烫的血,不屈地呼号,为了一个河清海晏的中国。
中国,中国!
南京路上还保留着旧时的砖瓦,陕西北路一步一个历史建筑,名人故居悬着的照片上,先辈们笑得和蔼安详,我从那里走过,听不到枪响。
先辈们用血的牺牲温柔地于此筑起了屏障,将炮火烽烟拦截在历史的彼岸,只放一缕清风过境,柔柔地为树下玩耍的孩子们拨弄出一片绿荫,就如同他们儿时的每一个夏天。
我时常怀想那段历史,老照片上定格的青春。唯物主义者是不信鬼神的吧,可当子弹、当屠刀、当冰冷的利刃刺穿身体的刹那,他们是否也会有片刻侥幸地迷信,希望人死后尚有灵识在,能看一看胜利、看一看一个物阜民丰的中国。
战乱、饥荒、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过风风雨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那道曾消灭敌人、撕裂黑暗的烈焰,仍熊熊燃烧在今日中国,只是它变得温暖,变得柔和,驱散疾病,消除贫困。
我想要加入他们,逐着前辈的脚印,不辜负先辈们的牺牲,去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曾千万次地勾摹它的样子,可凭我贫瘠的想象大抵无法勾勒它全部的面貌,但所有所有的场景中,无一例外反复出现的,是人民幸福的笑脸。
我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远,但只要在路上,就一定会到达。
因为我们手持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楚天
辛丑年作于邯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