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头市覆灭,曹侒开启开始抄家。
不出曹侒所预料,这次抄家收获颇丰,曾头市几十年积累下财富以及搜刮来的粮食可能比凌州府库中还要多久。
光是粮食就有两万石,金银财物却是足有接近一百多万贯。
曹侒还特意办了个公审大会,将曾头市投靠金国的罪行都公布出来。
有了这一次的公审大会,无形之中却是将曹侒在百姓眼中的实力拔高了不止一个层次。曹侒此行的目的也就已经圆满地达到了。
曾家父子虽然已经不在,但是曾头市还有不少的庄客,众多为曾头市服务的庄稼汉子和养马人。
这些人口在曹侒眼里也是一比不小的财富。
在曹侒刻意的宣传和鼓动下,曾头市有三分之一的人决定跟随曹侒去延安府发展。
曹侒大喜过望,毕竟在这个时代,人口,代表的就是生产力。
延安城内虽然已经快到了能负荷人口的极限,但是,在城外,还有大片的土地,需要大量的人口来充实。
只有有了足够的人口基数,才能进行方方面面的基础建设,才有足够的兵员,曹侒才能真正在大宋西北部站稳脚跟。
抄家清点的一应事物一直持续到了夜幕降临是才算完成,曹侒等人再次在曾头市休息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将缴获侧物资装车之后,才开始有条不紊地撤退。
他们此次带走的到基本上是财物,至于搜缴出来的两万多石粮食,曹侒只带走五千石,剩下的都分发给了城中的穷苦百姓。
为此曹侒获得仗义疏财的好名声。
如此众多的物资,紧靠杨志、韩世忠率领500亲卫不够的。
史文恭、苏定两位教师率领二千名曾头市庄客愿意跟随曹侒去延安城发展。
然后还有三千多名佃农庄稼汉子,一起跟随大部队前去延安府。
扈三娘也决定跟随曹侒去延安城,同行的还有扈家庄的三百名精锐。
五百亲卫走在前头,两千名庄客处于殿后位置,衣甲齐整,刀枪明亮,押着几百辆大车的物资。
那些受了曹侒接济的一些贫苦百姓自发到城门口相送,凌州城一时喧闹不堪,声势不小。
眼看着已经出了城门,还有不少百姓跟随,曹侒勒住胯下战马,示意一众人先行之后,才对一众百姓抱拳道:
“各位乡亲父老,我等既已出城,便不再烦劳各位相送,大家回去吧。”
一个老者越众而出,说道:“侯爷高义,接济我等贫苦小民,我等无礼相送,唯有出城一送,表示我等胸中感激之情。”
“各位的情义本侯和一众兄弟已经知晓,接济乡民本是我应该做的,不必多说。日后众位乡民若是在城中找不到活路,可往南投我扈家庄或者来延安府找本侯,本侯决不推辞!各位父老,就此别过。”
曹侒抱拳说完,打马疾行,领着亲卫追赶大队去了。不过他却是在凌州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大军出了凌州城十里外,前面遇到一阵人马,大约三五百人。
“李家庄庄主李应,管家杜兴率领李家庄庄客五百来投侯爷,望侯爷接纳。”李应和管家杜兴下马拜见曹侒。
“李庄主快快请起!”
“我得先生犹如高祖得萧何!”曹侒把李应搀扶起来。
“哈哈,大管家李应到手了!”曹侒非常开心,这次曾头市之行可谓满载而归。
曹侒命令李应接着管理李家庄的五百人的队伍,两处队伍合并一处,继续出发。
路途近半,眼看已经日上三竿,曹侒吩咐众人下马,暂时休息片刻,用过午饭之后,再继续赶路。
曹侒等人聚在一处,正就着凉水,吃着干粮呢,忽然听到马蹄声响,斥候赶来报告,前方有一队军马正在急匆匆地赶来。
曹侒等人当即放下手中的干粮、水袋,吩咐手下军士上马备战,曹侒则是领着亲卫上前察看。
官道之上,烟尘阵阵,行来三四百马军,看头里的认旗,打的却是“凌州团练使单廷圭“,“凌州团练使魏定国”的旗号。
“侯爷,来的是哪里的人马?莫不是山贼?”史文恭来到曹侒身边,问道。
曹侒摇了摇头,说道:“不是,看旗号应该是前日与我们一起吃过酒的圣水将军单廷圭与神火将军魏定国。”
“这魏定国是凌州人氏,在本州担任团练使,手下有五百名绛衣火兵。精通火攻兵法,作战好用火器,人称神火将军(有时略作神火将)。而同任凌州团练使的单廷珪,作战好用水攻,人称圣水将军。二人并称水火二将?”
曹侒倒是不掩饰魏定国和单廷圭的看中。
李应对魏定国和单廷圭的本事也是佩服,便道:“既是如此,侯爷何不邀请他两上一起去延安城。”
曹侒摇头,道:“我与他二人相交不深,非是言辞便能动其心。”
说话间,魏定国和单廷圭已经领着兵马顺着官道走到近前。
曹侒也来到阵前,二人看见曹侒下马便拜。
“侯爷,今天要走为何不通知我俩兄弟。”
“怎么会呢!”
然后曹侒让韩世忠拿出好酒来,跟魏定国和单廷圭就在这野外痛饮一番。
“爽啊!跟着侯爷就是爽!”魏定国大口喝着酒说道
“侯爷,改天要是我们兄弟俩不想在凌州城干下去,到时候去延安城投靠侯爷,您可不能嫌弃我等。”
曹侒一听,这有戏啊:“以两位的本事凌州团练使,简直暴殄天物。二位本应该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为何困死在这小小的凌州城中。”
“真英雄,当御敌与外,来延安城跟着哥哥一起杀西夏蛮子岂不痛快!”
魏定国和单廷圭被曹侒说的神情痴迷,虽然今天他们还未答应跟随他一起去延安城,但是曹侒知道这一天不会太远。
却说曹侒安排韩世忠、杨志,带领大队人马先回延安城送行。曹侒要去招揽人才,带领扈三娘和李应二人。
曹侒这次出行,带领的人只有李应和扈三娘,一个可做向导,一个可暖床。
三人骑马而行,一日行一百多里,这一日来到濮州境内。曹侒看着眼前的大片赤松林子,向李应问道:“李庄主,这条道路是哪里?”
李应仔细看了看四周,然后向曹侒回答说道:“侯爷这处大片有赤松林子,所以叫做赤松林。”
这时天气炎日,三人各自饮水消暑。喝了口水,眼见水袋中饮水不多,扈三娘说道:“这个鬼天气如此炎热,也不知此地有无打水的地方?”
曹侒见自己的水袋中饮水也快见底了,说道:“且在走一程看看!”
三人继续向前,一刻钟左右,就走进了林子中间。曹侒看见林子中有一颗四五丈高的大松树,有一人合抱那么粗。树下立有一块青色大石,上面刻有三个大字:
“赤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