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曹军水寨前,一文士领着仆人站在了寨前,并叫仆人向守寨士卒报明来意。
士卒听后急忙进寨,向曹丕禀报!
“启禀将军!寨外有人自称是丞相故人,带着个仆人,特来求见!”
“哦!父亲的故人?”
曹丕听到士卒的禀报有些疑惑。
“你带他进来见我”。
他想见见此人!
不多时,士卒领着一文士进来了。
曹丕并不认识此人,朗声道,
“你是何人?为何自称是我父亲故人!”
这文士微微一笑开口道,
“我叫陈宫,字公台,昔年曾救过你父亲一命!”
“哦!是你,陈宫”。
“你不在九江和吕布在一起,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
“是想来叙叙旧的吗?”
曹丕也不激动,戏说道。
陈宫听完也不生气,开口道,
“吕布那厮嚣张跋扈,为人鲁莽,并不把我看在眼里!”
“我观吕布三人定不能与曹将军为敌!”
“良禽折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吕布非良主!”
“所以我特来归降于将军!”
曹丕也是一愣,“归降?”
却也是当即开口道,
“既然公台先生你如此明事理,你就在我帐下做个谋士吧!”
“子龙,你领着公台先生下去安顿!”
曹丕看向旁边的赵云。
“遵命!”
赵云领着陈宫下去了。
而曹丕却紧紧盯着远去的陈宫!
又对着旁边的徐晃说道,
“公明,你派人暗中监视陈宫!有消息就报给我!”
“主公是信不过陈宫吗?”
徐晃问道。
“嗯!以陈宫的本性定不会轻易择主,否则当初父亲岂能留不住他?”
“公明你多派几个人,给我整日监视!”
曹丕说出了原因。
“遵命主公!”
随后徐晃领命出去。
过了几日,
陈宫没有什么异常行为,一切正常!
曹丕召集众人议事,也把陈宫叫来了。
曹丕不经意扫了一眼陈宫,随即开口道,
“诸位这大江之中潮涨潮落,风波不止,船只颠簸,不少士卒刚从北方而来并不适应,多生疾病”。
“不知你们可有什么好的计策?”
说完,看向了众人。
众人一番沉默也不开口。
曹丕看向了陈宫,
“公台先生不知你可有什么良策?”
陈宫一副思考的模样,随后开口道,
“这江水变换无常,如果把船只全都连接起来,或三十只为一排,或五十只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铺木板”
“不要说人可行走,战马也能奔驰如飞!”
曹丕听完高兴道,
“不愧先生良策!定能解决士卒问题”
“子龙你去按先生所说下去准备!”
曹丕立即传令赵云,命军中铁匠连夜打造连环大钉锁住船只。
深夜,
徐晃找到了曹丕。
“禀主公,刚才监视陈宫的士卒找到我,说陈宫独自一人入夜去了寨外树林中!”
“过了段时间陈宫又回来了,士卒没敢跟的太近不请楚陈宫干了些什么!”
曹丕听到徐晃的禀报,心中了然。
“行,公明,继续监视陈宫,有异样再来禀报我!”
徐晃领命出去了。
“这陈宫有些不老实!不过不要紧,陈宫取代了庞统,那我可不像父亲那样会他的当!”
曹丕暗暗想着。
次日,
九江大营,
孙策三人召集众人议事,
孙策开口道,
“曹丕大军来势汹汹,不是一天可以攻破的,公覆,你再去筹备些粮草,准备长期御敌。”
话音未落,黄盖出来说,
“末将不领命,曹军无敌,再多的粮草,也无济于事!我看不如按照子布所说,早早投降是好!”
孙策听完后勃然大怒,
“黄公覆,现在正是两军对敌之时,你敢说出此言,慢我军心,不杀你,难以服众人之心!”
随后命士卒要将黄盖拉出去斩了。
黄盖也怒骂道,
“孙策小儿,我与X文台东征西讨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你算什么东西?”
孙策大怒,拔剑就要杀黄盖。
刘备拉住孙策求情道,“公覆老将军是你父亲旧臣,还望宽恕他”。
孙策文武众人也都跪下求情。
孙策压下怒气开口道,
“如果不是看在玄德公和众人的面子,我一要斩你!”
“来人!”
“拖出去重责一百脊杖,以正其罪!”
众人劝解无果,只能让士卒将黄盖拖出去打脊杖。
打了六十脊杖,黄盖已经昏死过去,孙策也只能作罢!
部将急忙扶起了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的黄盖,赶忙回营中治疗。
深夜,孙策与周瑜秘密来到了黄盖帐中,
孙策见着黄盖是心痛不已,痛苦道
“老将军,今日真是对不住了!是策对不起你!”
“不用愧疚,主公,今公瑾想出此诈降之计!不受些皮肉之苦,曹丕怎肯轻易相信我!”
“我受文台之恩,无以为报,只能为此计献身!”
周瑜开口道,
“此计已成了大半,还望老将军书信一封,再命心腹带着书信去找曹丕!”
黄盖忍着疼痛,趴在床下写了一封书信。
随后把与自己交好的阚泽叫了进来,把诈降计给他解释了一遍,希望他能够去送诈降书。
阚泽欣然答应愿为他去送信。
黄盖爬下床来拜谢。
随后,阚泽领了书信,只身一人,驾舟向着曹军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