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四章 安顿(1 / 1)芳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不甘心又能怎样?跟来的都是亲朋好友,怎么忍心让人给自家当佃户?

尹三和杨氏却猛地惊醒,是啊,有地,不就什么都有了?他俩还在犯傻,别人都在抢占地盘了。

丑妻近地家中宝,村子附近的地让人占了,自家可就吃大亏了,他俩匆匆收拾了一下,就赶着牛车走了。

必成和老银把自家的青草放秤上称过,码进青储池,这才高兴地跟着小麦回家。

“哎呀——丝——”必成轻轻呻吟了一声。

小麦看到他皱着眉头看手心,笑了一下:“是不是打泡了?”

“嗯,好疼!”

小麦拉起弟弟的手,也心疼不已,手掌上最少也有十个泡,水泡连着水泡,好几个都破了。

她用针挑破水泡,把里面的水挤压出来,然后,小心地用酒精给弟弟的手清洗消毒后,拿出纱布包好:“下午你在家休息。”

“姐姐,你手上也有很多泡,都流血了。”

“没事,姐姐是大人,大人什么都能忍!”

小麦见弟弟一脸关切,就给自己的手掌消了毒,用纱布缠上,然后,把纱布和酒精给了秦氏:“娘,你看谁需要,就给他用。”

秦氏用过酒精,也知道怎么弄,接过来放到口袋里。

小麦和必成,比尹三夫妇送来的青草多一倍还多,小麦走了之后,秦氏给老林抱怨:“老三真不行,这还是咱家的产业呢,他竟然还不如小麦和必成。”

老银看着儿子远去的方向:“他俩已经知道了。”

小必成下午还是跟着姐姐到地里了,他人小鬼大,听见了秦氏的话:“爹爹没在,我要不干活,咱家将来就没地,会挨饿的。”

小麦被他认真的样子逗得一笑:“那你小心些,累了就歇会儿。”

一连几天,天天都是除草。

尹二做了很多红色的木牌,上面写了数字,每家一个数,谁清理出来的土地,就用木牌插在四周。

有人为了占更多的土地,除草就是走过场。

尹二这天,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就算那样占上了地,收不到粮食,冬天挨饿不要怪别人。今天先警告一下,明天,我要挨家挨户检查,谁家的地里草还很高,我就把木牌拔了,那样强占的土地不算。”

这才四十多人,事儿就这么多,他有些烦闷:“你们是我的家乡人,是我将来事业的中坚力量,这样做,我怎么能把重要的事情委托过去?”

抢地的人都不由脸上一红,也觉得自己有些过分了。

有人说了一句:“再也不了,今儿我们就好好除草。”

当天收储的青草,就是前几天的总和。

收来的青草,全都撒上糖化粉,一个坑装满,就用土封好,尹二早有准备,挖了十几个大坑,这是准备冬季里大量养殖牛羊呢。

“小麦,陕北那边,这几年一直旱灾不断,我打算带着兄弟,去那边招兵,这里的事务,你能帮着挑起来不?”

尹二有些忐忑,还是人手太少。

小麦笑着道:“只管去吧。”

连着割了十几天草,村子周边五里以内的地块,都有主儿了,一眼望过去,已经不是荒草凄凄,而是红彤彤一片高粱穗子。

高粱长得不好,茎秆细弱,籽粒也瘪瘪的,好在已经是秋天,这里的雨水最多的时候。

小麦见天阴下雨,就挨家挨户分发了一些促进灌浆丰产的化肥,让大家冒雨撒到地里去。

小雨断断续续下了三天,高粱地都施过了肥,黄绿细弱的高粱叶子,顿时变得黑绿茁壮,这些没见过化肥的人,都非常震惊,纷纷希望小麦给更多的化肥。

“不能多,多了会烧了苗的,地里下了肥,又下了雨,还得再除草呢,都快去吧。”

这道理农村人都懂,他们也没有多纠缠,都急急忙忙去了地里。

秋季雨水多,就在施肥后几天,又有连绵秋雨,高粱穗子肉眼可见的速度饱胀起来,大家的脸上都有了笑意。

每个人家,如今人均都在十多亩地,一亩地怎么也能收个三五十斤的,这个冬天,不愁没粮了。

小麦又给各家发了种子,趁着晚秋没有霜冻,各家又开垦几亩地种上胡萝卜、白萝卜以及大白菜,这些都能在冬天来之前收一波,冬天好歹有点菜。

尹二很担心家乡的人受冻挨饿,看到粮食有望丰收,悄悄松口气。

秋收非常忙,多数高粱杆儿都要砍下来,放进挖好的大坑里,撒上糖化粉,等发酵好了做饲料,还有一部分高粱杆儿另有用途。

没黑没夜地干了一个月,高粱都晒干入了库,人终于闲了些,天气也猛地冷下来。

小麦将几十个人排班,每晚都有人值夜,若是发现天气太冷,就在菜地的周围点起火堆,防止霜冻。

这样也只坚持了半个月,白菜萝卜还没长大,天气就冷得不行了,大家只好把菜都收了,只留了很少一部分,晚上用高粱秸秆盖上,白天太阳出来,再收了秸秆,晒一晒,就希望能多收点菜。

大家都闲了下了,小麦挨家挨户把人叫到到村子中间的一个大的院落里:“将军说了,大家是他的家乡人,也是将来他倚重的对象。将来将军升官,想拉拔大家,可我们多数都目不识丁,除了种地,别的都不会,怎么办?”

“你说怎么办?”林八嫂嘴快,急忙问。

“不认字,咱们可以学,没别的本事,那也可以学,就不知道大家可愿意?”

“我识字,我也会算账。”有几个十来岁的孩子,当年跟着小麦和小槐学过,他们高兴得举起手来。

“好,你们都是好样的,这样,咱们这些人,分成几组,每组一个组长,这个冬天,就抓紧跟着组长识字。”

说着,小麦把手里的课本,挨个分发到个人。

这些识字课本,小麦可是精心选编的内容,除了“小麦、高粱、鸡、狗、猪”,还有“团结起来力量大”,等等。

大多数时间,都是识字的小孩当扫盲老师,小麦只是隔三岔五地抽时间给大家上课。

她上课就是讲道理,把所有认识的字,全都讲一遍,每个字什么意思,怎么用等等,这中间,稍稍地夹带一些私货,一是让人团结起来,二是,讲这里的规章制度,三,就是各种办法提高她和尹二的威信,不然,这些人太自私,将来没法管理。

忙碌让人忘记时间的流逝,可一闲了,小麦就会想起爹爹和弟弟,不知他们如今怎样了,这天,尹二安排的信使,从城里取回几封信,其中有一封是林引旺来的,说是小槐过了府试,已经是个童生了。

小麦一看信底的时间,还是三个月前写的。

“院试呢?”汪氏关切地问。

小麦叹口气:“不知道啊,前面县试爹爹肯定也来信了,也不知道是丢了,还是在路上。”

至少,三个月前,他们还好着呢,小麦这样安慰自己。

小麦毕竟还有很多事儿要忙,汪氏对丈夫和儿子的担忧,要比小麦大多了,有时候整夜世面,早上起来黑眼圈重得很,她还想隐藏,不肯给小麦说,却不知道小麦早就看出来了。

“娘,等尹二回来,我就让他派人去省城打听情况,务必找到爹爹和小槐。”

“可尹二什么时候能回来?”

“快了。”

没想到,尹就跟曹操一样,第二天就回来了,带来三千多人,都是年轻的汉子。

只是这些年轻的男子,一个个衣衫褴褛,颧骨高耸,饿的有气无力的。

小麦带着全村人在家熬粥蒸,等凉下来,用木桶装了抬到村口的打谷坪。

三千多人,整个打谷坪都坐满了,好在这些人每人手里都有个碗,不然,吃饭的工具都不够,饿极了的人,也不能多吃,喝了这一碗粥,他们全都让尹二带到了村外。

河边,早就挖好了几个大坑,里面已经放了水,尹二又让人扔了一些生石灰,水很快就热起来,新到的人,都脱了衣服,下到水里清洗一下,石灰水有消毒作用,还有清洁作用。

这些人被尹二逼着,在水里好好清洗了一下头发。

洗完澡,尹二给每人发了一个背心和大裤衩,让他们穿上后,就地将自己的衣服洗一洗。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原本就不怎么好的衣服,这时候全都破败的不成样子,而且也脏得要命。

就这一下,小麦提供了十袋两公斤装的洗衣服,就全部用完了,小溪边的石头上,晾满了破烂,根本看不出丝毫衣服模样。

尹二见小麦对着破烂发呆,叹口气:“我打听了,城里有布料,每人一身棉衣,要好几千两银子,这钱,省不了。”

看他愁眉不展的样子,小麦心情也很沉重,这世道,活着真难。

“我这里有些衣服,先给他们穿上。”

小麦刚才从空间商城买到三千多套老式军大衣,当然是仿品,里子和面料都是化纤的,连夹层都填充的太空棉。

这种后世人看不上的衣服,对这个时间的穷人,是做梦也想不到的奢侈品。

“你有?”

尹二的眼睛都瞪圆了。

“嗯,我来时不带钱了吗?你先用着,等明年,我们开垦了土地,种好庄稼,就好了。”

尹二眼圈有点红,感动地握了一下小麦的手:“是我拖累了你。”

“别这么说,夫妻同心,天下无敌。”

尹二没说话,手上略略使了点劲儿。

”在那个库房里,你带人去取,每人一身衬衣,一件大棉袄。“

洗澡洗衣服,又领衣服穿,这些人刚刚喝的一碗粥,早就消耗殆尽。

林新旺带人挑着木桶,又来送饭。

先是每人一碗粥,那种浓浓稠稠,插筷子不倒的香喷喷的小米粥,粥里还有切碎的干菜,细碎的咸肉丁,把这些人吃得泪流满面。

他们有的人想起了饿死的兄弟姐妹,有的人念叨着爹娘儿女,打谷坪一时间哭哭笑笑,上演了一场深刻的忆苦思甜大会。

饿久了的人,不能放开了吃,每人限量两碗,吃完,就被尹二带回了军营。

二十个人一间房,火炕上铺了晒干的谷子秸秆,刚发的大衣,就当被子盖,好在有烧热的火炕,能够度过漫长的寒夜。

好吃好喝养了两天,尹二就开始带着这些人出操,刚开始就是慢步走,几天之后,才开始跑操,等这些人的体力上来,尹二才开始练队列。

尹二把接下来的工作,交给了朋友陈均明和粱随风。

陈均明和粱随风都是尹二考武举时认识的,水平不错,都是因为没有门路,被人挤下来的。

尹二的权力,只能给他俩百户的职位,这两人都感激涕零,干得非常卖力。

陈均明的名字,听着挺文气,其实他脾气暴,对士兵要求也很严格,他带的兵,就比粱随风带的强悍。

已经是寒风刺骨、滴水成冰的季节,一般人都躲在屋里不出门。

小麦见尹二不练兵,却收拾行李,一副打算出门的样子,就问:“你要出去招兵吗?”

尹二摇头:“没有衣服,没有吃的,哪里还敢招人呀?”

“可我看你好像要——”

“我打算去草原上一趟,我买了些铁锅、食盐,去草原上换点牛羊,现在,草原上没有草了,那些牧民巴不得有人去收购,一口铁锅,能换十几只羊,或者一头牛,甚至更多。”

“你有几口铁锅?”

“十几口。”

见小麦笑他,尹二叹口气:“朝廷严格控制呢,唉,其实,受控都是可怜的普通人。你没去过草原,那些牧民,铁锅破了,剩下一小片还在用。鞑子贵族需要的武器铠甲,我们这边的大官儿,一车一车地送过去,换回满满当当的银子,人家根本不屑于用铁锅改做。

真的,我们去点铁锅给普通牧民,根本不是资敌。”

“十几个铁锅就资敌了?我是说,咱们可以多弄些锅。”

“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尹二的脸有些红,

“你早说啊,我有锅,很多锅。”

“砂锅吧?砂锅不好卖,容易破,还不易携带,草原的人不喜欢。”

“铁锅,和铁锅一样的锅。你去的时候带上我,我要换回很多很多的马牛羊。”

“不行,马匹不能超过十匹,咱们这边不许带铁器过去,那边不准带马匹过来。”

小麦小声把瞒哄爹爹的那一套说了。

“你哥在阴间帮你运送?”

“嗯!我买很多锅让我哥帮着运过去,换来的牛羊等,也让他帮着运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