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监生连连摇头:“我怎么可能见过?不过,可以安排一下,让两个孩子见一面。”
林引旺答应了。
王监生和方亮商议了一下,决定在灯节时,约定时间和地点,让两人来个偶遇。
君不密失其臣,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
王监生回到家,一高兴又给老婆说了。
王杏儿第二天就听说了,嫉妒让她跟肚子里有虫咬一般的坐卧不宁。
若是林小槐娶了伯爵府的姑娘,将来,她见了林小麦,还不得低一头?想起在尹家,秦氏对林小麦的偏袒,还有林小麦看她的眼光,总是淡淡的,好像是望着自己,但那眼光,却隐隐约约透过她,投射在她身后。
那不是无视是什么?
现在,她的爹爹是监生,不管是否中进士,将来都是能当官儿的,她妥妥的官家小姐,林小麦嫁了个武人,就算是官员又怎样?武官算官吗?
可若是林小槐娶了高门贵女,那可就不一样了。
唉,怎么破坏这桩婚事呢?
王杏儿苦思冥想,一直没有办法。
这天,她和王桃儿偷偷溜出去,在茶馆听评书,恰好听了个《苏小妹三难新郎》。
故事里里就有一个人假冒秦少游,故意装出十分不堪的模样,让苏小妹上了当,差点和秦少游退亲。
妙啊!王杏儿当时都忍不住叫起好来。
正月十五这天,她找了个相貌俊秀的饭小二,给他穿上丝绸长衫,然后,自己画了浓妆,让那饭小二搂着肩膀,在方姑娘必经的道路上等着。
看到约定中的轿子,她故意浪声浪气得喊着:“林怀诚,林怀诚你考上了进士,可别忘了奴奴——”
那小二也是个戏精,趁机摸了她的脸蛋:“我好容易从涑水县来到京城,就遇到你这么个丑八怪,可真是命苦!”
方姑娘和丫鬟听得清清楚楚的,涑水县的林怀诚,再加上身高衣服等等,都和约定的相符合,当时心就凉了,让轿夫调头,返回方府。
第二天,方亮把王监生狠骂了一顿。
王监生特别委屈:“哪有?我陪着林怀诚,一直等到路上灯熄人散,也没有见到令妹,看不起我们这样的寒门小户就算了,也没你这么做贱人的。”
方亮气得怒骂:“我妹妹明明亲耳听见,他带了个乱七八糟的女人招摇过市,你还说没有,狡辩,你就狡辩吧。”
两人原本就不是一路的,如今更是疏远了,有多远就躲多远。
这么一闹,林引旺和小槐也熄了娶豪门贵女的心思。
小槐专心备考。
王监生心怀愧疚,他借着张国公的势,带小槐在国子监蹭了一个月的课。
小槐在洪洞书院,虽然山长是个老翰林,但却没能听几次课,多数还是举人授课,这回,给国子监上课的,不是翰林,也是进士,让他受益匪浅。
春闱终于开考。
王监生自己也要考,但他还是求了国公爷,害怕方家做手脚,坏了林怀诚的好事。
国公爷还以为王监生求见自己,是有多么重要的事情呢,没想到他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林怀诚。
”你说,这个孩子十六岁,就有中进士的实力?”
“是,他跟我到国子监听课,王翰林都夸他文章写得好,说是他是必中的。”
国公爷有个姑娘,虽然是庶出,却是他最喜欢的妾室所出,而且,这个妾室原本也是书香门第的姑娘,只是父亲过世,被狠心的继母嫁给国公做了妾,她的为人和做派,和那种倚靠样貌上位的女人,完全不同。
国公对这个妾室颇为尊重。
这个妾室也很有分寸,只生了一个女儿,就刻意避孕,没有儿子,国公夫人就轻易不会为难她。
国公一心想让这个闺女有个好的归宿。
可庶出的姑娘,根本不可能嫁给豪门嫡支,而庶出的豪门子弟,少有好男儿,一个个提笼架鸟,斗鸡走狗,他根本看不上。
他也曾留意过寒门进士,可一个个不是结婚了,就是低矮猥琐,酸不拉几。
“等考完试,你带那孩子来一趟,听你说他这么好,我也开开眼。”
王监生连连答应。
张国公就让人传话,他也不是要走门路,只是让人知道,王监生和林怀诚是他的人,不能让人无故黜落。
没多久放了榜,王监生名落孙山,林怀诚考了第四十八名。
他后来说,若不是在国子监听了一个月课,知道主考老师的喜好不同,写文章的风格就要随之变化,他就是能考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名次。
王监生带着小槐去拜谢张国公。
林引旺在王监生的指点下,办了一份还算体面的礼物,让小槐带上。
张国公一看这个新进士还挺懂礼,心情大好,就在自家客厅接待了他们。
小槐个子高大,因为经常锻炼身体,身姿挺拔,走路带风。最让张国公动心的是,林怀诚虽然穿着棉布衣袍,但这种棉布,极其细致密实,他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棉布,而且,印染的颜色也正,看着不比锦缎的档次低,证明林怀诚的家境,不是那么贫寒。
还有,林怀诚走进国公府这富贵窝,也不东张西望,没有看什么都一副好奇宝宝、没见过世面的模样。
再说,他姐夫还是个武进士呢,也算是官家子弟。
张国公是武人,很不喜欢文人的孱弱模样,看到小槐这样与众不同,非常欢喜,就派人通知他的宠妾,带女儿来相亲。
母女两人躲在客厅的屏风后面,看到林怀诚,都心动不已,没想到文采好,还长得俊,气宇轩昂,抬首投足,英武不凡又文质彬彬,简直就是男人中的极品。
若不是母女俩在国公府一直十分低调,已经形成了小心谨慎的习惯,她们差点就闹出动静了。等小槐和王监生告辞而去,张国公的爱妾和女儿,就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张国公的心里,也对林怀诚十分满意,他探究地看了宠妾一眼。
母女俩一起发声:“哪里找到这样……的人?”
张国公忍不住笑了:“这个王监生还真是咱家的福星,他的祖上救过咱祖上,他如今带给我这样一个好女婿,哈哈,若是能促成这等美事,我定会重重赏他。”
张国公派人叫来王监生,让他帮忙促成此事。
林监生等到小槐殿试的成绩下来,见是第四十八名的二榜进士,高兴地要命,这才给林引旺提亲。
林引旺都惊呆了:“国公家的闺女?”
“嗯!”
“我家门第配不上啊。”
“放心,国公爷看上你儿子了,不嫌弃。”
见林引旺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样不说话,王监生急了:“你到同意不?”
“同意,同意,国公家的闺女,肯定比咱乡下闺女见过世面,我就怕小槐娶的媳妇,将来管不好家里。”
“这你就放心吧,张姑娘的外祖也是举人呢,可惜英年早逝,家道中落,她生母是姑娘的时候,也是出了名的贞静娴淑,这闺女比她娘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京城里很多人家都争相求娶,但姑娘一心想嫁个才子,不然哪里能轮到你儿子……”
林引旺一个乡下人,怎么能够知道京城豪门这些弯弯绕?他对王监生的话深信不疑,不仅连连点头,还不停地表达着自己的感谢之情。
王监生矜持地喝着林引旺端上的茶水,心里十分满足,他这一次,不仅讨好了张国公,还结交了林怀诚这个新进的进士,真是一举两得啊。
回到家,王监生看到自己的儿子,不仅大发感慨:“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想当年,林引旺何其落魄,如今,人家都可以和张国公做亲家了,唉,这人啊——”
王杏儿闻听,立刻心中警钟大震,急忙问道:“爹爹这话什么意思?”
“还不是林怀诚,他的命可真好,上次的伯爵府的好事没成,如今被国公府姑娘看上了,成了国公府的乘龙快婿。国公爷说了,殿试后就让他进兵部历练。”
王杏儿又气又急,可这回,亲都相过了,她没有做手脚的机会,怎么办?
王杏儿想来想去,就让人给林怀诚送了个纸条,说自己是国公府的姑娘,不甘心就这么被家长定亲,约林怀诚在城外的桃花庵见一面。
林怀诚接到信,倒没有觉得这个国公府的姑娘不守妇道,因为姐姐平时就特立独行,他都习惯了。
只是,桃花庵太偏僻,他不知道路,就去问同年。
他不好意思说自己为什么赴约,同年却怀疑他被小尼姑勾引,说什么也不让去,硬拉着他拜访座师,正争执呢,王监生来了,他怕这回再出什么幺蛾子,把小槐拉到没人的地方,告诫再三。
小槐当着恩师的面儿,也不敢说约会的事儿,不情不愿地跟着同年去拜座师了。
王杏儿这次的安排,除了花钱约了个暗门子,还要请了几个出身豪门,如今落魄的女人一起去,她想坏了林怀诚的名声。
没想到从早上等到日头偏西,也没看到林怀诚的身影。
林怀诚也不知道,他的同年,无意间救了他一次。
王杏儿被几个朋友骂了一顿,回去的时候,就没脸和大家一起走,她雇的马车落在后面,被一个不怀好意的人盯上了。
喏,就是那个店小二,店小二都十九岁了,因为贫困,还未娶妻。他偏偏还眼光高,一心想靠自己的好相貌,娶个有钱家的女子,过上好日子。
一年又一年,美梦渐渐变成泡影,灯节时,他接触到王杏儿,知道这个女人比自己大好几岁,家境还不错,就起了歹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