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海带领部队撤退时,
独立团团长李云龙跟来问:
“你们这儿谁是最高指挥官?”
王海说:“是我,
我是旅部的新连长王海,这位首长是?”
哈哈,幸会,我是独立团团长李云龙,
王海兄弟,你的武器和弹药从哪儿来的?
旅长发的吗?
他娘的,旅长太偏心了,
竟然给新兵连这么好的武器弹药,
独立团怎么不发一支步枪呢?”
李云龙抱怨道。
“没有,李团长,
这些武器弹药是我从别处弄来的,
我是个军械设计师,有门路拿到的,”
王海解释说。
啊?那王海小兄弟可以给我们独立团
一些这种武器吗?”李云龙说。
“我的朋友已经在附近建了一个兵工厂,
这些武器可以很快生产出来,
到时李团长可以找旅长去!”
王海说。
“这太棒了!感谢王海兄弟!告辞!”
李云龙看起来非常激动,
一刻也不想在这儿呆下去。
王海不禁莞尔,
李云龙这人啊,
有时表现得像个孩子,
但很讨人喜欢。
这时陈旅长才得知王海带着新兵连出击的消息,
此时八路军已将下面的部队分散开来,
让各路部队见机行动。
本没来多大问题,
问题是新兵连装备和训练都很差,
这样的部队,不会出事故吧?
尽管陈旅长知道王海很能打,
但他只是一个人厉害,
像次那样撤退和突围还不错,
可以利用地形的优势,
现在拥有地形优势的可是鬼子啊!
更有甚者,陈旅长不知道王海去哪儿了!
陈旅长叫卫兵们到新兵连驻地
去看看王海何时回来。
这时来了一名军官,报告说:
“旅长,我们得到可靠的情报,
我们旅有部队向西集大本营发动了进攻,
平安县城已出动两个中队增援!”
什么?
陈旅长大吃一惊,
西集据点的兵力并不是很多,
但工事完备,机枪极多,
缺乏重火力的八路军很难打下来。
而且鬼子的增援也来的很快,
你要花时间去消耗这个据点的兵力也是不行的,
还要被鬼子的援军内外夹击,
现在是谁这么大胆敢去进攻西集据点?
想到新兵连刚刚出去,
陈旅长不禁大感头痛,
这很可能就是王海带新兵连进攻西集大本营!
新连队刚出发,
西面的据点就遭到了进攻,
怎么会有这么巧合?
“立即联络李云龙的独立团,
让他出兵阻截平安县城的援军!”
“是!旅长!”
传令兵迅速给独立团打电话,
接电话后,不等李云龙说话,
传令兵赶紧说:“李团长?
旅团长命令你部立即阻击平安县城出城的援军!
另派人通知攻占西集据点的军队撤下去。”
啊?西据点的鬼子和伪军都被消灭了,
新兵连还没有撤退吗?
为什麽还要去阻击鬼子的援军?”
传令兵有那一刻的呆滞,
什么,西集据点的岛军和伪军都完了?
那怎麽可能?
但是这样的事李云龙不敢说假话。
传令兵放下电话,向陈旅长报告:
“陈旅长,李团长说,
西据点内的敌人已被歼灭,
新兵连正在撤退。
什么?陈旅长很是吃惊,
新兵连只有一百多人,
怎么可能在鬼子的西集据点消灭三百多岛军守卫?
陈旅长觉得很不可思议,
他说:“你没听错吧?”
“这是李团长所说的。”传令兵说道。
是李云龙?他怎么会知道?
但是现在李云龙这么说了,
可信度应该很高。
“快,我们到新兵连的驻地去看看,”
陈旅长说。
“是!旅长!”
陈旅长带着几个人,
正往新兵连的驻地走去,
忽然来了一位本来应该在那里守着的士兵,
报告说:“报告旅长,新兵连回来了,
还带来了一大批粮食、步枪、重机枪、掷弹筒。”
新兵连回来了?战损怎么样?”
陈旅长看来,
就算是新兵连用什么方法夺取了西面的据点,
伤亡也应该不少,
毕竟岛军的数量实在太多,
还占了地利。
“这个我并没有细看,
但看起来伤亡很小,
看起来也还有一百多人。”
陈旅长二话没说,加快了步伐,
朝新兵连的驻地走去。
到达新兵连驻地后,
陈旅长发现一切都像报告中所说的那样,
新兵连战士们携带着大量的武器弹药和物资,
看这规模,估计一个营的装备已经不成问题了。
这时王海出来向陈旅长敬礼:
“报告旅长,新兵连正在清理物资,请指示!”
指示?你小子胆子可不小啊,
居然敢把新兵带到西边的鬼子据点去!”
王海笑着说:
“这不是按照总部的命令吗,
各部要自行寻找战机,
多缴获些装备。”
此言一出,陈旅长一阵语塞,
总部就是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各部队自行寻找战机,
按理不必向级报告。
陈旅长转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道:“八路军规定,一切缴获要归公,
这样吧,给你们剩下三分之一,
剩下的交给我。”
王海忍不住笑了:
“旅长,你看这样行不行,
粮食都给我们,
弹药您都拿去,这样行吗?”
陈旅长看了一下新兵连的装备,
发现都是新式步枪,
知道王海还有别的武器来源,
岛国人的武器估计他也看不,
就同意了这个提议:
“好吧,把粮食留给你们,
其余的都给我旅部!”
“是!旅长!”
对于这一结果王海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有了系统,
他哪里需要鬼子的那些破烂啊…
粮食问题虽然对陈旅长来说也比较难解决,
但相对于武器问题来说,
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
对于这一方案,
陈旅长也是比较满意,
双方都可谓是皆大欢喜。
只有岛国人特别不爽,
松本一郎与援军来到西集据点后,
只看见满地的岛军尸体,
仓库里的粮食弹药都被搬走,
炮楼、防御工事都被炸得稀烂,
西集据点几乎需要重建了。
松本一郎感到难以置信,
西据点可是有三百多个战士啊,
要攻破这个据点需要多少东方军队?
按进攻方所需人数十倍计算,
得要三千多人了。
但要是敌人如此众多,
己方情报人员也不可能一无所知啊,
松本一郎一时百思不得其解。
松本一郎回到平安县城后,
找来了情报部门的科长,
问:“这次西面的据点遭到袭击,
情报部门有什么发现没有?”
情报科科长猛地立正,
说:“我滴,不知道!”
八嘎!你滴饭桶大大滴!”
松本大发雷霆,
你竟然什么也不知道?
“嗨!”
因为什么也不知道,
情报科科长把头压的更低了。
你滴身为情报科科长,
竟然一无所知,
情报工作是怎么做得?
还不赶紧去查?”
松本一郎怒道。
“嗨!”
科长答应一声,
赶忙出去。
奈良少佐逃走后,
也不敢回平安县城,
丢了据点,可是很严重的,
回去也要枪毙,
奈良少佐只好占山为王,
干起了土匪这种有前途的职业…
新兵连打了一仗后有了一些作战经验,
可以算老兵了。
当王海正计划下次作战时,
陈旅长突然派人把他叫到旅部去。
到达旅部后,
王海看见一位中年男子与陈旅长在一起,
不知道这个中年男子是做什么的。
但王海并没有问,
既然陈旅长要他过来,
一定会把有关情况告诉他。
陈旅长看到王海来了,
就对中年人说:“周锐同志,
这位就是王海同志,
您有什么事,可以跟他说了。
王海同志,这是组织派来的周锐同志,
至于他的工作单位,
我不方便说。”
“明白,旅长。”
王海说,当然猜得出来,
难道没有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周锐问:“王海同志,
听说你从国外回来没多久,
那么你在嵩江有没有朋友?”
“周锐同志,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王海说。
周锐说:“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同志
在嵩江被鬼子抓住了,
想看看王海同志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谁?关在哪儿?”王海问。
“代号“柚子”,名字我也不知道,
可能是关在宪兵队吧,
关于名字的问题,
我想你一定知道我们这类工作的纪律,
请你理解。”周锐说。
王海说:“这个我很明白,
我会尽力去做的。”
“那好,王海同志,
我们希望你尽快动身,
你到嵩江后,需要什么帮助,
就跟地下党打个招呼,
至于联系方式,
到了嵩江以后,会有人告诉你。”
王海说:“好,我知道了。”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后,才散了。
当周锐走后,
陈旅长说:“王海同志,
这个任务很困难,
我想你需要一些人手,
看看全旅哪些人适合,
我去调过来给你!”
人手?
这王海还真没想到,
前去嵩江,那是岛国人的大本营,
必须精通日语,
否则做事不方便,
不过在386旅找这样一个人,
估计不可能,懂日语的,
估计都被总部调走了。
那麽,不如找两个相识的人算了。
“指导员石芬,
还有次跟我回来的葛善排长,
就这两个!”
选择这两个人,
也是觉得这两个人有勇气去执行这样的任务,
不会因为任务困难而心生畏惧,
加到了嵩江再换几个生化兵协助,
相信也能完成任务了。
陈旅长说:“好,
我让人把这两个人给你叫来。”
石芬和葛善来到,
向陈旅长行礼:
“旅长!石芬(葛善)向你报道。”
“来,坐!”陈旅长说道。
二人坐下后,石芬好奇地问:
“旅长,请我们到这儿来,
有什么任务吗?”
“这个时候叫你们过来,
就是要你们协助王海同志到嵩江去做一件大事,
任务的细节,王海同志会告诉你们,
当然,你们要是不愿意去,
我也不会勉强你们。”
这个任务非常重要,
去的人一定要心甘情愿地去,
陈旅长要把话说到前面。
石芬当然没有意见,
她已经心花怒放了,
不管任务有多危险,
石芬也没有意见,
就算不能回来,
石芬也不会后悔。
葛善也没有意见,
与王海一起作战,
岂是一个痛快了得,
消灭几百个鬼子,
都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而他们打仗,
只能打几个十几个,
这是差距啊!
于是两人一起回答:
“旅长,我愿意!”
“好,你们准备好,
和王海同志一起出发!”
当陈旅长看到两个人都没问题时,
就让他们做最后的准备去了。
为方便行动,
三人在出八路军根据地时,
就换了鬼子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