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村里的孩子(1 / 1)我心醉红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好把握吧。”徐锦恒拍了拍李歌肩膀鼓励道。

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的走了进来。

李歌也是第一次看到传说中他的“伯乐”音乐总监王奕修。

剑眉高鼻,面如古铜,目光炯炯,脑子里闪过一个词“帅气霸总”。

王奕修也看向他,朝他点点头。

这个时候坐在对面的董一航站起身来,微笑道:“初次见面,董一航。”

李歌没想到对方表现的这么友好,也起身打招呼;“你好,我是李歌。”

林萧看着两人打完招呼,说道:“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说一下,新组建挂靠工作室的事情。”

“公司本着公平公正、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择最合适的人。”说着将手中材料分发给每个人。

“各位手上的是中海电视台纪录片摄制组发过来的需求单,需要我们提供一段背景音乐,要纯音乐。”

“选择这项业务作为最终评判的依据,也是为了公平起见,董先生之前一直呆在国外,纯音乐的话应该是没有关系吧?”

董一航点点头。

确实,如果是制作华语流行音乐的话,他还真的比较吃亏,纯音乐反而是他的强项。

当下的好莱坞就偏向用纯音乐塑造人物与氛围。

“李歌你呢?”

“我也没问题。”

李歌看了看手里的资料,这不就是上次张哲凯跟他说的那个嘛。

《村里的孩子》,这是一部关注留守儿童的纪录片。

“时间的话要求比较紧,只给了我们一周的时间。到时候两位的作品都会发给摄制组,由摄制组自己选择。”

这样确实比较公平。

林萧看了看在座的几位:“大家如果没有问题的话,那就先散会去准备吧。”

李歌回到办公室,仔细的看起分发的纸质材料。

组里的人注意到他回来以后窃窃私语起来。

“某人不是说老大要升官了吗?”

“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应该啊,奇怪了。”

“我再去打听打听。”

“切……”

李歌将这几张材料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不过上面的东西太有限。

正好这个时候徐锦恒给他发了一个视频文件,李歌点开一看,这是摄制组纪录片的粗剪版视频。

《村里的孩子》将镜头对准的是南湖省宁X县渡水镇的一处偏僻的山村——光安村,全村1700余人,近900人在外务工。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

《村里的孩子》主要讲述了村里临时私立学校的22个孩子(其中17个为留守儿童)最真实的生活故事。

在影片的开头,看到的是一节拥挤的火车车厢,里面很多乘客都是离家在外的父母。

摄镜头里面,他们显得坦然又无奈。

“要生存啊。”

“这社会很现实。”

“我也现实,你也现实,大家都很现实嘛。”

“多一个人打工,家里就多宽裕一点。”

在生存压力面前,出门打工是他们这样的面前唯一的出路。

他们的孩子们多和外婆、奶奶长大。

蒋云洁第一次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候才6岁,这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却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懂事。

她的父母出门打工,她和奶奶相依为命。

奶奶身体不好,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去打工,而打工就可以赚钱给奶奶治病。

镜头里的孩子们都被询问过一个问题,长大后干什么,他们的大多数都是:打工。

孩子们回答问题时,大都是笑着的。

镜头外的李歌却笑不出来。

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长大干什么,他们会争先恐后的说想当科学家,想做医生,想成为一名宇航员。

但是对于村里的孩子而言,他们唯一能想到的未来就是出门打工赚钱,有钱了就能改变现在的窘迫生活。

“我们没什么学历,就希望还在学历高一点,能找一份好一点的工作。”

而他们父母外出打工唯一的希望,是孩子可以用功读书,以后不用走他们这样的老路。

听起来像个黑色笑话,却是他们循环不绝的现实。

现实的残酷让一部分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梦想。他们过早地承受了本不该他们承受的一切,过早地认清了社会的现实。

这部影片跨越六年,导演用最平实的镜头语言,将留守儿童的伤痛展现在面前。

影片的最后是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回答的孩子。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

“我想弹钢琴。”

“为什么想弹钢琴。”

“我觉得它很好听。”

这大概是导演留下的彩蛋吧。

并不是完全看不到希望。

看完视频,胸腔里面充斥着各种情绪:悲哀、怜悯、疑惑、感动……

李歌的心里久久平静不下来。

有来到录音棚里面,坐在钢琴前面。

思绪还没转动,手指却已按下。

一首《月光下的云海》将李歌内心的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悲伤却不绝望。

困苦却不自哀。

“纯音乐类型获得积分100分,等级调整至LV1。”

李歌两天就把成品交给了徐锦恒。

徐锦恒虽说之前也见识过他的效率,但是这次也太快了吧。

“这么快。”

李歌说道:“这部纪录片正好跟我之前想的雏形很契合,很有灵感,所以很快就出成品了,还请徐总监多多指教。”

月光下的云海?

这名字。。。是不是太文艺了。

徐锦恒打开音频,钢琴声缓缓传来。

钢琴独奏?

为什么就单选了这一种乐器,跟这留守儿童联系的上?

继续听下去。

干净、纯洁,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还有深深的向往。

此时的徐锦恒心里只有两个大字:“厉害。”

我以为我在第二层,没想到你在大气层!

另外一边。

董一航也在忙碌着,他花了两天时间制作了10分钟左右的主题音乐素材,然后根据剧情跟画面确定配乐点、音画对位、打点轨道、配器、录音。

这些都是他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董炎彬只是在边上以听众的角度提了几个意见。

不得不说好莱坞回来的是有两把刷子,功力深厚。

最后的成品,董炎彬是挑不出任何的问题。

不愧是我儿子。

悄悄的走到自己的卧室。

“老陈啊。”

“好久不见了,听说你现在在纪录片摄制组啊?”

“什么时候有空啊?想请你吃个饭。”

“不是什么大事,我那臭小子的事。”

“不让你违反规矩,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可以帮帮忙的话。”

“我懂的,那就谢谢老哥了,有时间请你喝酒。”

儿子,爹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