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三章 树大招风(1 / 1)没有鱼的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到了大门口观看,此时门口停了两辆马车,后面有不少骑着马匹的侍卫。

而马车之下站着俩人,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文士,旁边还有位年轻公子,只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他穿一件雪白的直襟对花长袍,衣服的质感极好,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

乌发用一根银丝带随意绑着,虽然没有什么玉簪束冠,也显得清风如月。

光光错愕,这不是贾岩贾琦父子嘛?

“贾叔叔?”

贾岩微微一笑,然后冲着韩得平施礼:“在下贾岩,这位想必就是韩大人了?”

光光出给韩得平介绍道:“爹,这就是我说过的那位王府幕僚,贾爷爷的侄儿,旁边的是他的儿子贾琦。”

韩得平忙还礼,虽然贾岩没有官职,可是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他是一位亲王的心腹,自是不敢拖大。

相互见了礼以后,众人就都往里走,贾琦来到光光身边,笑着道:“光儿妹子。”

光光见贾岩和老爹都在前面走着,没人注意他们,就询问他:“贾琦哥哥,你们咋到我家来啦?难道是有什么事情啊?”

“嗯,是有点事情。”

贾琦点头,他看着光光的目光温柔无比。

光光并没有发现他的异常,反而是转动小脑袋思索,如果说贾琦过来游玩或者替贾御医送东西,那是不奇怪的。

怪就怪在贾岩竟然亲自来了,他做为镇北王的心腹,幕僚,除非是主子差遣,他应该不会擅自离开贺州府的才对,除非是他是得了镇北王的吩咐而来的。

进了客厅之后,由于光光与他们也都熟识,就没避开。

然后就有仆妇端来了庄园里时兴的水果,比如西瓜,葡萄,苹果梨之类的果子。

几人闲聊了一会儿,韩得平和光光又询问了贾御医的身体情况等,贾岩这才切入了正题。

“韩大人,您庄园里有现成的棉絮可卖?货源是充足的吗?”

韩得平点头,心里猜想着,这位贾文士难道是为了自家的棉花而来?

贾岩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笑的和煦:“这我们王爷镇守贺州,守备营有三万军兵驻扎,因为冬衣紧缺,所以想从你们庄园里进购一批棉衣。”

光光察觉出一丝不同寻常来,古代没有专门的军事后勤机关,军需供应分属户部、兵部、工部三个部管理。

军粮、军饷、军需应该是有朝廷分发的,可是为什么镇北王却要自己进购军需物资呢?

韩得平也呆了呆:“这我们家产棉花不假,可是成衣生意是不做的。你们是不是找错了人呐?”

贾岩眯了眯眸子,他注视着韩得平,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尾音拖的特别长。

弄得韩得平一头雾水,这阴阳怪气的语调,是个神马意思?

光光这时才开口问道:“贾叔叔,既然王爷想要棉衣,那他有没有明示,怎么个价位购买呢?”

贾岩瞧了瞧小姑娘,笑了笑,然后比划了一个手势:“嗯,六分银。”

六分银也就是六百个铜钱,光光皱了眉,她在心里算了下,一套棉衣最起码得用三斤棉,就按照自家现在卖出去的价格算好了,也得百文钱。

而将士军兵的装束,外面是铠甲,里面的棉衣布料并不是劣等粗麻布,都是细棉所做,因为粗布不耐用易破,使用寿命短。

棉布价格并不低,做一套衣服也得三四百大钱,这么一合算,还有人工缝制,针线什么的,那做一套棉衣六百文钱肯定就是不够的。

光光疑惑不解的问道:“贾叔叔,咱们也不是外人,用不着一直兜圈子,你能不能告诉我们,王爷为什么突然要我们韩家来做棉衣,而且,这是个赔本买卖,怎么看我们家都不应该答应的啊。

我算了下,一整套细棉冬衣的成本最起码得八九百文,要是加上鞋子之类的那可就得一两多,你们这六百钱也太少了。”

就这还是自家棉花走平民路线,卖的并不贵的原因才八九百文,要是在以前,就是一两你都做不来一套加棉絮的棉袄棉裤。所以这也是封建社会路有冻死骨的原因之一,穿不暖,吃不饱,苛捐杂税太多。

贾岩赞赏的向光光投入了一个肯定的眼神:“你算的账是不错,可是你要懂得树大成林,林大招风,风大必催林的道理。你家的棉举国闻名,就是当今圣上都有所耳闻,他更是有意要钦点你韩家做棉絮特供使。”

韩得平虽然不明白这特供的含义,光光却是全身一震,这个所谓的特供,其实就是向皇宫或者朝廷上供东西。

会有采买司的官员过来跟你接洽,就相当于是把东西卖给了国家朝廷。

可是这个鸡肋的朝廷采买司,光光可是有了解的。

比如在后世里,她就知道唐代宫廷采购,一般采办员多由太监充任,一开始是克扣斤两,后来觉得真麻烦,干脆出动几百人沿街巡视,看中啥货,立马拿走,随便给点啥。

像白居易卖炭翁中就写的是宫市之恶,可怜的卖炭老头,1000多斤木炭,被几个凶恶采办员强买强卖,“半匹红绡一丈绫”就打发了。欺民强势,不等值交换,这不就是赤裸裸的打着朝廷官府的名字在强抢嘛?

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那么残暴昏聩的。

像明朝草根皇帝朱元璋,曾经人生苍凉,所触多是白眼。孙承泽天府广记中就曾记载,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八,老朱同志就发出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光禄寺采购货物时,需维护群众利益,从优给价,比民间交易价多出10文。比如猪肉、水果,假使市场价1斤是35文,光禄寺购买则需45文。

皇家采办支付手段较多。一是拨付现款,比如大明宝钞、金银。二是折科,就是以物易物,比如紧俏商品茶叶、盐、香料、象牙。

三是提供垄断商品凭证,比如盐引、茶引、药引、香料引。这些凭证用于专卖商品的提取和运销,商铺老板可以凭此提取实物出售,或者转手套现。

四是赐爵授官,就是老板供货商白送给皇家一定数额的货物,皇帝赏你不同等级的爵位、官衔。

而就光光所知的大盛朝这位启宗皇帝,似乎不是什么明君啊,从他继位以来,给老百姓不断加剧的苛捐杂税来看,他可能对自己的子民并没有多少爱护之心。

要是他钦点韩家上供棉絮,说不准还真的会一毛不拔,随便加封个虚衔表示恩赐呢!

见小丫头一双眼睛骨碌骨碌的转个不停,贾岩笑的像个老狐狸一样:“所以,在特供使和与王府合作之间,我想韩大人韩姑娘肯定会选择后者的。”

光光撇嘴,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什么国君天子,皇亲国戚,都是土匪强盗。

不过她也不得不向强权低头,她笑着询问:“贾叔叔,那是不是我们家给贺州守备营做了棉衣,就不用再去做那劳什子的特供使了?”

“那是自然,其他的事情,自有王爷应承。”

几人又详细的聊了一会儿,说罢了棉衣的事情,众人就又说起了闲话来。贾岩从怀中掏出书信来递给韩得平:“来,韩大人,这是我临行前叔父让我带给你的。”

“是贾御医的信?”韩得平高兴不已,对于救命恩人,他可是一直挂念着的。

他拆了信,却有些懵逼,他以前是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子,并不识字,后来做了官,孝延学字的时候他就跟着学了两天。

他实在是没有读书的天分,就到目前为止,认得的字都是数得过来的,而且,贾御医这封信还都比较生涩难懂,他就让闺女来读。

光光接了信,看了一遍以后眼神古怪的看了看对面坐着的贾岩父子。

见闺女发愣,韩得平催促:“闺女,你倒是读给我听听啊,上面写了啥?”

光光勉强笑了笑,然后把信给收了起来,这信前半部分写的倒是一本正经,比如它开头是这么写的:

得平启词,自夏别至秋,麦天一别,容易秋风。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

说白点,就是自分别以后,贾御医他老人家思念韩得平了。

而下面接着就是:

吾辈不敢以长者自觉,却通达开化,今另爱抱闭月之容,负羞花之貌,某侄孙贾琦者貌虽不可比潘安,可谓时之俊杰,独慕令爱,欲与令爱结梁孟之好,同历此生,休戚与共,万望勿却!

启宗十二年,贾清顺书写。

这不就是一封求亲信件嘛,而男女主角是贾琦和光光。

光光不自觉红了脸,她偷偷打量了两眼贾琦,见少年一本正经的坐着,似乎对信上内容一无所知。

见韩得平还望着自己呢,光光绝口不提信的事情,而是转移了话题:“啊,爹,这都晌午了,应该备酒席招待贾叔叔他们了。”

韩得平皱了皱眉,似乎是领略到了闺女的用心,就没再追问下去,顺着闺女的话头说道:“哦,也对,贾兄难得到我们韩家来一趟,我们应该好好招待一下才对。”

他吩咐人整治丰盛的午餐,庄园里凡是有的吃食,饭桌上也都上了一份,是宾主尽欢。

吃罢了晌午饭,光光让小厮领贾岩带来的众人到偏院去休息。

一家人这才有空坐在一起说话。

韩得平不解的问闺女:“光儿,咱们真的要给贺州守备营做冬衣啊?”

光光沉了沉眸子:“对,咱们还得尽快找人缝制,在入冬前就赶制三万套出来。”

“三万套?这么多?”

林氏唬了一跳,虽然农村妇人每个人都会做衣服,可是做一整套冬衣出来,从裁剪到缝制,怎么着也得一两天吧!

三万套不得三百个人做上一个季度的啊?

光光也知缝制冬衣是个巨大的工程,就跟韩得平和林氏说了朝廷征供的事情。

“咱们家现在产业庞大,尤其是土地铺子越变许多,最打眼的就是棉花,就光是几千亩的棉花,每年都能挣上十几万两,而且,咱们家做的是市场垄断行业,大面积种得出来棉花的,只此我们一家。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惹人注意估摸着是不可能的。”

“老话说财不外漏,可是咱们家这些生意都是明年上的,也没法低调。

咱们太富有也是个事,难免有人觊觎打歪主意,即使对方是一国之君,估计也很难不贪心不猜忌。”

就像她在后世里所知的那位明朝江南第一巨富沈万三一样,他富可敌国,家中金玉财宝垒断楼板,可是为什么他斗不过朱元璋呢?

因为在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有句话就是:“抄家知县,灭门知府”,你再有钱,在这些统治阶级看来,就是一个钱库。没钱的时候就来拿。连借口都可以不用找。说杀就杀。

光光把这些其中的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跟父母解释了一遍。

林氏有些害怕:“这、咱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偷不抢挣来的钱,凭啥要上交给朝廷用啊?这也太不讲理了。”

韩得平担忧的说:“那咱们跟镇北王合作,就能够保住家业了吗?”

光光眯了眯眼睛,她说道:“爹,人家主动递话过来,肯定就是愿意给咱们做保护伞庇护咱们得意思,我想,就算咱们一年损失那么几万两银子,也比落到任人鱼肉的地步要好。”

一家人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暂时只能是依靠着镇北王的权势而苟且安生。

韩得平又想起来贾御医的信来询问道:“闺女,那贾御医的信里写了啥?你咋不读给我听呢?”

光光有些难为情的说:“贾爷爷又乱扯红线。”

林氏反应过来:“啥?难道给你说媒啊?”

光光点头:“那可不,还就是那位贾公子。”

韩得平也没想到贾御医大老远的写信来,是向闺女提亲的:“贾御医是咱们恩人,按照道理来说,不应该拒绝他,可是我们对这个贾公子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脾气秉性好不好呐?”

而且,贾家是生活在贺州府的,离大柳村可不近,从私心里,韩得平是不希望闺女远嫁的。不然,那来回多不方便,一年也说不上能见着几回闺女的面,他可舍不得。

林氏却眼神一亮,她询问光光:“你知道贾公子在做什么营生啊,多大了?家里都还有谁?有没有宅子铺子啥的?”

光光无语,林氏这问的不就是找女婿的标准嘛?

“贾公子目前跟着贾爷爷在学医,其他的我也不知道。不过,娘,我还小呢,不想那么早考虑婚事,过两年再说吧。”

林氏有些失望:“这你贾爷爷医者仁心,心里又有成算,他的侄孙我想着应该也不差的吧?”

其实她还挺中意贾琦的,人家孩子长得多排场好看啊,主要是闺女的名声不太好,她就想着,能够有优秀的后生还愿意来求亲,也挺难得的。

光光无奈,有一对太想把她嫁出去的父母,该怎么破啊?

光光摸着下巴思索,对于贾琦,她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只是当个朋友来看的,如果说他不是在王府里跟着贾御医学医,没准她还真会考虑考虑后续发展呢。

可是他们家跟王府里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光光想到了那位王爷,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浮现出那一晚的尴尬的场景。

如果她跟贾琦成了,以后就难免跟王府多有交集,那她不是得经常见得到盛卿安?

看林氏一副怅然若失的模样,光光就换了个说法:“娘,他们贾家与镇北王可是绑在一起的,而镇北王现在看着风光,有封地,有兵权,可是你们别忘了,他也是当今皇帝那些兄弟里唯一还保有封号的亲王。

皇帝收拾完了那些人,不用说,接下来他与镇北王之间肯定不会平静的。”

林氏吓的白了脸:“那咋滴?难道镇北王也保不住?”

光光没有多说这个话题:“反正咱们少参合到他们那边就是了,以后就指望我二哥高中做官了,那就不至于让人随便捏圆搓扁的。”

这个时代,读书人是最不可小看的,他们的笔杆子就好比战场上将士的刀一样,能够杀人于无形。

不然那皇帝为什么还要封韩得平官呢,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呗,好让文人墨客,史官言官对他歌功颂德。

林氏还真没想到朝廷纷争上面去,听闺女那么一说,还真是有些担忧:“那咱们家给王爷那边做冬衣,以后要是真有个啥三长两短的,会不会牵扯到咱们身上来啊?”

光光就安抚林氏的情绪:“不用担心,这种事情以后谁说得准呢!”

这个镇北王可不简单,他能够在养母手下夹缝求生,并且在夺嫡之中安然无恙的脱颖而出,还一路加官进爵,成为手握兵权的超品亲王,这足以说明他不是简单人物!

至于接下来的角逐,光光想着,谁会是胜利者还说不定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