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夜香,这词儿,乍一听还挺文雅的。
余卿卿知道含义后,就不敢再想。至于他们余家的可再生天然资源,不能浪费,也不能放在自家大院里闻。余卿卿在居住区的后边儿,靠近一片密林的地方,挑选了修建厕所的位置。
余家老小的,人还不少,余卿卿干脆就按照上世纪学校常见的公共厕所绘制出大概的图纸,分为男女两大间,男左女右,里面一边是一长溜的尿坑,对边上是一排带隔间的屎坑,有隔间的木板但没有门,兄弟几个还可以一边蹲坑一边唠嗑培养感情。
除了这个,余卿卿还设计了一个特殊的隔间,那就是老弱病残专用的马桶间。
当初余卿卿跟村里的几个汉子说,要做一个中间带洞的圈椅时候,大家都很纳闷。
这椅子不就是给人做的?怎么做的地方还要扣一个洞出来呢,人往那上面一坐,屁股就陷了进去,那像样吗。
直到修建最后一个厕所隔间的时候,余卿卿叫人把带洞的圈椅在下面一放,椅子下面也是一个对应的圆圆的小粪坑,众人:出现了,脑子里出现画面了。
余李氏也来了,余卿卿说,这是专门为她和老爷子修建的,叫做马桶,怕他们年纪大了腿软,蹲坑蹲不住,至于为什么叫马桶而不是牛桶驴桶骡子桶,她也不知道。
看看这个打磨的精致还带着把手的圈椅马桶,下面带着两级的台阶,隔间比其他几个都大了不少,还专门设了一扇小门。
一步步走上去莫名就带了些仪式感,仿佛这坐上的不是马桶,而是龙椅,余李氏心里那个热乎,她家的大孙女,不光有本事,还尊老人,会疼长辈。
以前的她那就是瞎了眼,才觉得老二家只有个闺女是亏大了。
光这个马桶,就吸引了村里大部分人的目光,不说孩子了,不少大人都蠢蠢欲动,想来这个与众不同的茅房,贡献一下资源。
公共厕所的隔壁,余卿卿建了一个公共浴室,特地用砖铺的地,设置了专门的排水道,排水道有略微的高度差,会让水顺着道儿流到专门的排水池里,排水池里的水正好可以用来冲厕所,完成循环利用,一点也不浪费。
余家的这一片居住区,每天都有村民上来参观,堪比小型旅游风景区。
这一日,余卿卿有有了新的想法,她打算建一整排的平房和地窖。
大型养鸡场是势在必行的,山上山下虽然不过一刻钟的脚程,这片儿地方也在修建栅栏围墙,可山里保不准就有什么野兽会飞檐走壁的来偷鸡,必然就要有不少员工就近看守。
再者,等洪水来的时候,这么多逃难的村民上山,总不能让他们都住山洞,现在多建几个屋子,日后自然大有用处。
余卿卿觉得,他们一家来到这世界,就都是老妈子的命,简直为了这一帮无知无觉还喜欢吃瓜的村民们操碎了心。
好在这些村民们,八卦是八卦,八卦不耽误干活,做事也舍得用力气,还懂得感恩,这些建房的汉子们拿了自家第一笔半个月的工资后,不少个大娘媳妇都来她家那个破屋子里送了鸡蛋或者蔬菜啥的,说感谢余家给了他们家汉子活干,工钱还开那么高。
把老余给感动的,差一点手一挥说下半个月每人再涨十文钱工资,被吴氏给按住了。老余这胳膊一挥,他家就要莫名损失一大笔钱,挥不得,挥不得。
至于地窖,也是为了这些村民建的。
农村家里的,哪家哪户没有屯点粮食的,跟现代不一样,家里米不够了就去超市提十斤五斤的回来。
农村那都是每年丰收时候直接留下一家人的口粮,交了税子之后,剩下的才给卖掉。
余卿卿自家的口粮,是完全不愁存放的,就不说她家那空间里的吃食了,就光之前老余从粮店运回来的那一大车,还有一家三口没事就去县里买些口粮食物这类的,都够一家人吃上许久了。
这些地窖,就是为了让村民存放各家的粮食用的,省得山中潮气太重,全部给放坏了。
村民们是理解不到余卿卿的良苦用心的,只觉得这丫头太能折腾,余老二家的夫妇俩也太宠娃了点,怎么事事都让一个八九岁的丫头做主。
不过听余李氏和几个婆子,常常在村里夸这个青丫头是个有大主意的,给自家大伯三叔都想出来赚钱的生意,自己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才能在山头买地还建那么多房子。这简直不是人,是财神座下的童子。
再说,他们只要干活拿工钱就成,想那么多,有用吗?没用,他们只需要做一个无情的建房机器,那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