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6章 来自中原多地的香火(1 / 1)一剑三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奉宁忽然见到密密麻麻的符文如流水一般,向自己奔袭而来,便向旁一躲。

这圆形大阵看起来颇为诡异,且又是得自蜈蚣精,李奉宁当然不能让其上的物事随便扑在自己的身上。

但这一连串的符文似乎是在追踪他似的,随着他身体的运动,也微微朝着他偏转了方向。

李奉宁觉得有点儿不妥,便显化出了迦楼罗法相,向天上飞去。

不一会儿,他便已在漆黑的云天之上,目之所及,可看到一两点星光,身旁则是淡淡的云雾。

可就在下一刻,他便看到了那一连串符文,亮着淡金光与七彩霞光,继续向自己追来。

李奉宁便再驾驭着迦楼罗法相,向更远的夜空飞去。

当他停下来时,不一会儿,便又看到那一串穷追不舍的符文了。

李奉宁心想,既然摆不脱,那能否将其打散。

一念至此,他放出法力,向着这一连串的符文一指。

法力喷薄而出,向着这一串符文打去。

但他却发现,法力非但没有打破这一连串符文,反而是融入符文中了。

因为法力的融入,这串符文的光芒更盛。

怪了,为何会如此,是因为这串符文是由我的法力灌注而成的吗李奉宁一边驾驭迦楼罗法相飞着,一边想。

不知时间一长,这串符文会不会自动消逝李奉宁心中有了这个想法后,便一直驾驭迦楼罗法相在天上飞着。

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后,李奉宁发现,这串符文仍是紧追不舍,其上的光芒都没有减弱分毫。

他感到了一丝乏味。

于是,他便打算尝试下一种方法。

当这串符文向自己涌来时,他运起了些许法力,施展了丈六金身。

金芒闪现,微微照亮了周遭的云雾。

一个淡淡的佛陀相忽然出现,将他的全身尽数包裹住。

他的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向自己奔袭而来的连串符文。

这一连串的符文即将撞上丈六金身。

下一刻,一连串的符文撞在了丈六金身之上。

符文没有穿过丈六金身,但也没有被丈六金身挡下。

其是完全融入了丈六金身之中。

与此同时,随着符文的融入,李奉宁感到一股难以名状的力量灌入了自己的身躯。

在一瞬间,他仿佛感觉到,自己似乎连接上了某种物事。

是因为这些符文由我的法力灌注而成,而丈六金身也是由我的法力施展,它们出于同源,符文便借着丈六金身这一媒介,还是融到我的体内了么

李奉宁在心中猜测着。

但是,如今再深入去想这个,已经无济于事。

他赶紧收摄想法,收起了丈六金身,开始凝神感知自身,看看这符文融入自己的体内后,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适才的那股符文融入时的力量已如泥牛入海,无从感知。

但他却诧异地感知到,自己的体内香火愿力流入的量忽然多了不少。

当他将心神浸入这多流入的香火愿力中,却发现这些香火愿力不仅仅是信众们参拜千手观音的。

他还在兰若寺雕像时,卖给王波的如来佛祖小木雕

最近他雕刻出来的,运往中原大地,已经被信众买去的如来佛祖、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四大天王的小木雕

当信众参拜这些小木雕时,他便收到了这些信众的香火愿力。

星星点点的香火愿力,自中原多地汇聚而来。

这便是那一连串符文给我带来的改变么李奉宁心中一边想,一边召出了迦楼罗法相,飞回了自己宅子。

在宅子落下后,李奉宁收起了迦楼罗法相,看向了那个还在院子中的圆形大阵。

大阵已只剩下了阵线沟壑,其上的法力与符文,已在刚才全部涌入了自己的体内。

这到底是个什么大阵李奉宁决定,若是日后抓到蜈蚣精后,一定要问一下这个圆形大阵的来历。

这样的话,也就是说,日后雕像时,既可以获得雕像的神通或法力奖励,也可以获得信众参拜这一个雕像的香火李奉宁一边想着,一边将香火愿力炼化为自己的法力。

第二天白昼。

李奉宁从流入自己的香火愿力中,知道天佛寺的信众在参拜自己雕刻的四大天王,以及几个天龙八部众的雕像。

兰若寺的信众,也在参拜自己之前雕刻过的雕像。

兰若寺的信众,见兰若寺一人皆无,微感奇怪。

但不少信众想着自己毕竟来都来了,还是怀着忐忑之心,拜了佛祖和菩萨后,便匆匆离开了。

自这天后,兰若寺空无一人的消息也很快在周边传开了。

李奉宁走在街上时,也听到城中的百姓谈论此事。

有的百姓说,是兰若寺旁的妖魔鬼怪再次卷土重来,把兰若寺的那些僧人抓走吃了。

有的百姓则对这一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认为兰若寺那些可是西天极乐菩萨、高僧转世,哪会不敌妖邪,多半是他们一同回极乐去了。

一天,李奉宁与金华商会的富贾在城中的一处酒楼用餐。

其中几个富贾给了李奉宁数张银票,说是雕刻生意的分润。

许茂淳等富贾见李奉宁收了银票之后,便言说李奉宁年纪虽轻,但在金华城中,也算得上一个小富贾了。

“不知奉宁兄弟有没有兴趣在金华城的附近建一处山庄,作为自己的娱乐之地。”一个富贾忽然道。

随即,在这些富贾的互相搭话间,李奉宁知道这些富贾除了自己城中有着大宅子,在城外,都有着一两处山庄。

因为他们大部分生意在城中,所以他们时常住在城中的宅子里,但他们若想休闲放松时,则通常到自己的山庄去。

李奉宁听了,觉得可以一试,山庄清净宽敞,在其中生活,应是另一番滋味。

正欲询问这些事情该如何开始,另一个富贾便说:

“金华城外有一处大山庄,本来叫正气山庄,依山傍水,位置极好。

“不过原来的庄主及其家人死得离奇,所以无人去占,现在乃是无主之物。

“我想,奉宁兄弟身怀道术,应不怕凶邪。

“只要这个山庄稍加整修,便可以住进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