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又见云祁(1 / 1)请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舱里

难民围在小孩和女人身旁,柳柳也蹲在地上帮忙用衣服把小孩裹得严严实实。

明笙提着水和炉子跑过来,大家自觉的让出一条道来,她将手中的炉子交给柳柳,嘱咐她煎一下草药。

自己则走到小孩身边,她唰的一下撕开衣服袖口的布料,倒出壶中的热水,用布沾了水擦拭孩子的额头,手脚。

周围的难民将他们围成圈,风被挡在外面,女人在明笙指导下一遍又一遍的给她的孩子做物理降温,不停的擦拭着。

很快,一壶水用完了,孩子的体温不似先前那般吓人,渐渐转醒。

柳柳这边也煎好了药,母亲一点一点的喂孩子喝下,又用衣服紧紧抱住孩子,先前的痛苦嚎叫也成了细细的呜咽。

她脸上沾满泪痕,用手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哄着他睡觉,烧依旧没有退下来。

毕竟就那么几味药也只是死马当活马医,现在只希望这孩子命大。

周围的人落寞的垂下头去,他们并没有任何办法帮助这位母亲,唯一只能替她们遮一点点风了。

明笙看到这一幕,一股心酸涌了上来。

“姑娘,你过来!来这里,让他们替你挡着点风,那边冷。”

先前的老婆婆开口叫她。

此时外面风雨飘摇,脱了外衫,难免有些冷。

柳柳跑过来,把身上的外衣脱下披到她身上:“小姐,你可千万别着凉了。”

明笙连忙重新帮她穿回去:“不用,你照顾好自己,我去那,那儿没有风。”

这船不仅底下渗水,四周还漏风。

说完,她走到老婆婆身旁,与她同坐。

“姑娘,你是个好人啊,她丈夫被拉去当壮丁,死在战场上了,留下孤儿寡母,这年头兵荒马乱的,都是可怜人啊!”

老婆婆感激的对她说。

纵使一路走来,吃了那么多苦。

现在看到这些,还是为之深深感到震撼。

饿殍满道,战争的残酷,带给人们太多的伤痛。。而远在国都帝宫内的统治者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

就像他的那位好哥哥——南疆国主一样,极尽奢靡,酒池肉林。

百姓怨声载道,充耳不闻。

面对侵略,也只会委曲求全,无兵无卒。

这种内忧外患的局势下,这皇帝迟早要换人

思及此,她突然想到这次逃跑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是否又会开战?

是否还会有更多的人遭受无妄之灾,这是统治者的罪过,是他的无能。

明笙以一己之身,或许换得那短暂的太平,更确切的说是换的那宫墙之中人继续奢靡旅作乐吧。

她不能救他们与水火,但也不必为任何人的不幸感到愧疚。

外面的雨已经快停了,先前的泼瓢大雨,已经细细密密的撒了下来,像牛毛一样,船只终于不再飘摇晃动。

船下的人也渐渐静下心来。

天色暗了下来,只剩下风吹水的声音。

水面上还可看到上下翻腾的鱼儿,银色的鱼尾,一摆一摆的跃出水面。

月光皎洁的照在河中,被鱼尾拍的荡漾开来,像是银河洒下的星星,许是刚下过雨,所以才这般争先恐后。

她站在甲板上,风夹杂着细雨向他吹来,落在身上不算冷,却也足以让人头脑清醒。

早就想好了,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来到这个世界并非她所愿。

她做不到心怀天下,只能说心怀一点善良。

思及此,心中百般惆怅。

身后传来走路的声音,明笙转头看去,柳柳正走来,:“小姐,外面冷,我们进去吧!”

“嗯,走吧!”

她们从甲板上下来,一起进了船舱,舱内已不再漏水,但依然潮湿阴冷。

好在船夫提来了火炉,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但依然能让所有人都感受到暖意。

浙州城内。

一队兵马早已进了城,领头的是一位身披铠甲,竖着发冠,剑眉星目,英气凛然的男子。

城内人纷纷投去目光,看这架势肯定来头不小,对其身份也多了猜测和敬畏。

当晚他们找客栈住了下来。

云祁奉太后之命,寻找明笙。

一路上沿着马车的痕迹去到了渡口,稍加思索就猜出了她们的目的地。

走水路的话近且风险小,所以只需要在毕经之路上守株待兔,他坚信就一定能找到她的踪迹。

不到一日,他与部下快马加鞭提前赶到了浙州。

根据走水路的速度,他推测最多明日中午便能在渡口收网。

而他的人早已埋伏在附近了。

这时候的明笙还一无所知,只等她一到浙州就会被人瓮中捉鳖。

云祁这次是领了命,一旦捉到明笙,便由他亲自送至东辰国,到时候恐怕是再也没有机会逃出这牢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