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是永乐年间进宫的,对于那段往事,金英比大多数人都更加的了解和清楚。
朱棣为了掩盖自己造反本质,可是狠下了一番功夫。
首先他宣扬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他篡改自己为嫡子,说自己为马皇后所生。
其次,建文帝当皇帝的四年,年号也被改了。被改成了洪武三十二、洪武三十三,洪武三十四、洪武三十五。
再次,朱棣没有让建文进太庙,更没有给他庙号。
朱棣篡位成功后,派人到处追查建文帝的下落,想要来和斩草除根。
在追查建文帝的同时,朱棣还努力抹除建文帝存在的痕迹。
朱棣恨不得,将所有建文帝曾经存在过的所有事实,进行抹杀和篡改。
朱棣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必须这样做的原因。
首先,朱棣的皇位并没有得到明太祖或者建文帝的承认。
朱棣为了让四海皆臣服于他,就必须抹杀掉建文帝朱允炆的一切。
其次,朱棣不愿意背负着谋朝篡位、谋杀侄子的罪名。
于是他只有努力的篡改历史,以求得心理的安慰。
朱棣当皇帝后,南征北战,日夜操劳国事,只是为了证明自己配得皇位,比建文帝强。
在这一点,朱棣和李世民一样,都是想用巨大的功绩,来堵住天下人之口。
当然,朱祁钰继位后的种种励精图治、拨乱反正,也和成祖朱棣一样的同病相怜。
是非功过,还需后人盖棺定论。
朱棣在历史,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篡权者。
他是唯一的一个,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的人。
朱棣的的皇帝生涯,也是在历代君王中,最有作为的之一。
在政治,朱棣肃整内政,强化君主专制,初步形成内阁,实行巡抚检查地方,设置镇守内臣、东厂衙门……
在文化,任用解缙等文人名流,修撰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永乐大典》……
在军事,他五次御驾亲征、北伐蒙古,在辽东设立奴儿干都司,在安南、中南半岛的收复汉唐故地,开疆拓土……
在经济,朱棣疏通京杭大运河,劝课农桑,行盐铁专卖。
在外交,郑和七下西洋的,四海来贺,番邦臣服……
后世李贽评价朱棣:“我国度二百余年以来,休摄生息,遂至于今。士安于饱暖,人忘其战争,皆我明成祖文皇帝与姚少师之力也!”
纵然朱棣如此文治武功、功绩卓著,他都害怕被俘一个“篡位者”的名字。
他用他的一生,来偿还“靖难之役”的血腥!
祭祀结束,回到御书房后,朱祁钰把精美的御用官窑瓷器,给摔了个粉碎。
朱祁钰很生气!
朱祁钰觉得今天朱见深的话,是有人教他这么说的,是为了给自己难堪。
朱祁钰登基这一年来,内政和军事并举。他没有懈怠,他兢兢业业。
在朱祁钰的心里,他觉得自己是有所作为的。
虽然不能和明成祖朱棣的丰功伟绩相提并论。可是比他哥哥朱祁镇要好了太多太多,甚至可以和他爷爷、爸爸的“仁宣之治”相媲美。
朱祁钰本来是想朱祁镇给打入冷宫,囚禁他的。
是于冕,劝说了朱祁钰。
于冕告诉朱祁钰,对待哥哥不能刻薄寡恩。
同时,于冕还告诉朱祁钰,刀剑之下出皇权。
大同郭登、宣府杨氏、辽东驻军、京师三大营,这些北方军队,都是听从朱祁钰的号令。
至于南方的军队,鞭长莫及,根本不能参与到皇位博弈之中。
为了稳住南方军队,朱祁钰对南方军头们,也是各种的赏赐,各种的加官进爵。
在朱祁钰的努力下,驻守广西、负责平定南方少民的军队,也向朱祁钰表示了臣服。
“于冕,这就是朕的哥哥和侄儿。你也看到了,他们时刻在提醒。天下终究是他们父子的,朕只是一个过客!”
很显然,朱祁钰对于今天祭祀朱见深的话,他感到窝火。
朱祁钰把自己的火气,发泄到了于冕的身。
于冕在听到建文帝的陈年旧事时,已经同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交换了信息。
建文帝其实还是有一个儿子在世的。
建文帝本来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和幼子朱文圭。
建文帝在“人间消失”后,他的长子也跟着“不知所终”。
当然,朱文奎是被人护着逃离了南京城,还是被朱棣给杀了,没人在乎。
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当时还只是个两岁的小孩子。
朱棣攻入南京城后,不但下令取消了建文帝的皇位,同时还将这个只有两岁的小皇子给贬成了庶人。
随后,建文帝的幼子朱文圭被送到了中都凤阳。
凤阳是朱元璋的老家,在明朝的政治地位十分的特殊和崇高。
朱文圭在凤阳的广安宫里,被严密的看管了起来。
朱文圭的这一关,就是从两岁直到现在。
这几十年来,朱文圭一直被严密看管,从来没有和外界取得过联系。
长时间的和外界隔绝,估计朱文圭连牛、马,都不分不清了。更别说麦苗和韭菜的区别。
朱文圭,虽然衣食无忧,不过他真的是一个可怜人。
“陛下,如今您需要做两件事情。”于冕深思熟虑后,对着朱祁钰进言。
朱祁钰在气头,没了往日的温文尔雅和耐心:“有什么直说,别卖关子。”
“第一件事,臣请陛下释放建文后裔。让他从牢笼里出来,给他自由,让他安稳的度过余生。”
对于建文帝的后裔,朱祁钰是听过的。
早在朱祁钰的父亲朱瞻基在位的时候,朝中就不断有声音,请求释放朱文圭。
因为那个时候,朱棣一脉的皇位已经传承三代人,皇权已然稳固。
在大臣们看来,实在没有必要去害怕一个与世隔绝几十年的庶人。
可是作为朱棣粉丝的朱瞻基,并没有满足大臣们的请求。
朱瞻基是朱棣的“好圣孙”,他不想让他爷爷的名声受损。
朱祁钰一向宅心仁厚,对于建文后裔,他是同情的。
朱棣靖难起兵,已经过去很久了。
很显然,建文帝不可能活到现在。
就算建文帝活到现在,也是一个一百多岁的老人了。他再不能对明朝皇位,产生什么影响。
朱祁钰觉得自己,根本不用担心建文帝的东山再起。
如此一来,朱文圭放还是不放,都对明朝没什么影响。
释放建文帝后裔,没有什么坏处,反而有助于朱祁钰的仁慈名声。
这场作秀,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释放朱文圭,而至少他恢复了自由和名誉。
他再也不用看人脸色、仰人鼻息的苟且生活了。
再也不用每日胆战心惊,担心自己是否能够看到明天的日出。
因为,他自由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12日到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