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仓街的很多身家不错的人家,都接到通知了,去街道办开会,开会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李家华给潘全友出的馊主意:一方遇难方支援。
潘全友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南城区军管会的领导,领导有点犹豫,担心捐款的效果不好,万一到时候兜不住场子就丢脸了。
所以潘全友自告奋勇在南仓街做试点,如果南仓街的捐款活动比较成功的话,那么可以在南城区或者整个江海做推广,如果南仓街的捐款比较惨淡的话,那么大家就当做没有这回事。
南城区的领导觉得这个办法好,不是政府厚着脸皮去求大家捐款,实在是军管会没钱救济那么多的灾民,现在为数不多的资金,全部用在军用物资的购买上,总不能继续给大家拼命的发行新币吧?
虽然江海市的领导不知道所谓的通货膨胀,可是光头党的金圆券的前车之鉴还在那里呢?难道自己的新币,想走金圆券的老路吗?
再说动员资本家接受安置灾民的工作,开展的十分不顺利,很多资本家,宁可家里的房子空着,也不愿意接受陌生人过来住几天,实在难以接受,一个陌生的人,而且还是乡下来的,脏兮兮的,谁愿意啊?
既然资本家不愿意接受别人住到他的家里,哪里把家里闲置的衣服捐献出来,再捐献一些粮食和大洋,这样总是可以吧?
潘全友自告奋勇的接受了这份工作,他知道兵贵神速,要趁着台风的影响还在的时候,火速的动员大家捐款,还特意过来和李家华商量,搞出来了一个所谓的光荣榜。
李家华提示潘全友,江海滩的资本家都是在乎面子,而且大家把面子看得很重要,所以要把他们的藏着掖着的脸面都拉出亮一亮。
一个大大的光荣榜,所有人可以清楚的看到某某人捐款的多少,你的身家的多少,你的捐款是多少,要是身家比较少的人,捐款比你多,那么看你的脸面往哪里搁,万一留下为富不仁的影响,那就是难以挽回影响。
潘全友刚刚说完捐款的光荣榜,很多资本家的老脸有点挂不住了,前几年遇到灾难和战争的时候,大家也遇到多捐款的时候,那个时候基本基本都是商会出面,有几个大佬先认下捐款的数额,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身家和地位,认捐自己的数额。
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以前都是按照规则来进行,大家也没有什么好争相出头的,现在没有人领头,那就完全乱了规矩,万一有人想争取表现,出手比较大方的话,把自己比下去了,那么不是丢了自己的面子吗?
现在的情况就有点两桃杀三士的局面,大家都认为应该是自己的名字排在光荣榜的最上面,担心身家不如自己的人把自己抵下去了。
现在的资本家,都在讨好军管会的那些泥腿子呢,因为军管会控制着大家的经济命脉啊,给大家提供采购渠道,而且还给自己的工厂下订单。
现在江海的经济没有恢复,很多工厂的能够开工生产,完全是依靠军管会和军队的订单,所以投桃报李,怎么和军管会打好关系,是很多资本家的首要任务。
潘全友开完会了,很多人都不想离开,都在相互打听各自的底牌呢,有点像后世的竞标,别人的底牌很重要。
谁都压别人一头,让军管会的领导,看到自己的投名状,自己表现好的话,以后军管会的领导,肯定在采购资源和订单数量上,对自己有一定的补偿,要不然怎么树立榜样的作用啊?江海滩的资本家,都是智商高超的人,心里的算盘打得非常精明。
这些资本家想出风头,引起军管会领导的关注,可是又想花最少的钱,大家都只会记住捐款第一名的人,有几个会记得第二名和第三名,所以怎么争取到这个第一名,那个可是好好谋划的事情。
李家华悠哉悠哉的回去了,捐款的事情和自己关系不大,到时候自己象征性捐一点就行了,自己又不是资本家,也不是官僚资本家庭出身,更不是以前的买办家庭出身,本来这种开会的事情,和自己没有关系。
可是名人效应在作怪,李家华现在也是南仓街的名人,虽然钱财没有那些资本家的多,可是名气比资本家大啊,毕竟李家华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报纸上。
提到李家华,南城区的很多人都知道,可是提到南仓街某个工厂的老板,估计南城区很多人都不认识,整个南城区的工厂,大大小小加起来,没有一千也有百,除非是一条街道的,否者谁知道谁啊?
名人有名人的烦恼,江海滩情面的这碗面比较难吃,就像上次的郑东明的儿子娶老婆,和李家华有什么关系呢,可是就是因为李家华南仓街的名人,所以就要给李家华发帖子。
要是不给李家华发帖子,那么就是郑家的礼数不周,也是郑家不给李家华面子,如果李家华不去,郑家也觉得没有面子,所以面子这个事情,有的时候就是双刃剑。
反正南仓家一般的大户人家办事,都要给南仓街有名气的人发帖子,像牛海洋,朱大庄这些人,一年的应酬多得很,有的时候人不去没关系,可是礼物要到,要不然大家怎么有交情呢?
所以捐款的这种好事情,南仓街的那些名人,也一个都跑不掉,很多人都在愁眉苦脸的呢,可是在怎么愁眉苦脸,面子可不能丢。
李家华拉着牛海洋问道:“老牛,想我这样的样,估计要捐多少比较合适啊?”
牛海洋在南仓街混了这么多年,对所谓的规矩和潜规则,了解的比较清楚,所以找他请教,最合适不过啊。
牛海洋想了想说道:“三少爷,你没有产业呗,你们文人的事情我知道不多,不过正常情况,捐献一下十天半月的稿费就行,要不你问问宋校长?”
李家华算了一下,十天的稿费是60个大洋,半个月的稿费是90个大洋,我晕,还真的有点不舍得啊?回头问问宋校长,看看到底怎么捐款的,估计不少人的眼神都盯着李家华呢,要是李家华表现不好,马上都是铺天盖地的诋毁声音。
李家华好奇的问道:“老牛,你要捐多少啊?”
牛海洋心疼的说道:“按照以前的话,就是500个大洋的样子,可是最近可能要多点,最近码头在改制呢,我们都没有答应,影响非常不好,很多人都在找我们的茬呢,所以费点钱财是跑不掉了,回去和码头当家人商量商量,争取博一个好名声吧。”
像牛海洋这种的有产业的有钱人,更是比较麻烦,你说他们是资本家吧?他们很少雇佣工人,他们雇佣的工人还比不上一般的小业主雇佣工人,很少超过7个人,根本算不上资本家,可是他们的手里的码头一年的受益,还是远远超过一般的资本家。
而且他们这种人,对军管会的依靠并不是很强,他们都是有自己固定的合作伙伴,游离在军管会的控制之外,所以军管会拿他们比较头疼,总不能强制接收他们的产业吧?那不是受人口舌吗?而且码头背后的利益,错综复杂,往往牵扯出很多人,所以处理码头的事情,都要十分小心。
李家华看到朱大庄和几个小业主在聊天呢,凑热闹的问道:“朱爷,孙师傅,杜掌柜,你们打算捐献多少啊?”
朱大庄也不隐瞒的说道:“十天的利润的,毕竟手下还要那么多人吃饭呢,而且我的徒弟他们家里也受灾,我总不能不表示吧?”
朱大庄的肉市损失不大,可是他的徒弟家里损失大了,朱大庄也是比较义气的人,徒弟给自己卖命,家里受了灾,到了朱大庄收买人心的时候了,肯定不会小气。
再说朱大庄的生意,也不要依靠军管会,而且最近都是军管会在说服劝导朱大庄帮忙呢,希望朱大庄多多提供平价粮呢,朱大庄的平价粮食,可是帮助了很多人,军管会差点把朱大庄拉出来做典型,大力表扬呢。
豆腐坊的杜芙叹气的说道:“我这次只能随意的,我的豆腐坊都被台风吹倒了,我自己损失就比较大,哪里还有钱救济别人啊?”
这次杜芙的豆腐坊,直接被台风掀到天上去了,所以损失也是蛮大,现在只能顾自己,豆腐坊可是她安家立命的根本,自己都顾不了,哪里还能管别人啊?
孙老酒更无所谓说道:“我就意思意思吧,这次捐款主要看些工厂老板的表现,他们最近得到军管会的扶持力度最大,他们不出力,难道还指望别人吗?”
李家华喊着曾如意问道:“如意,你这次要花血本了啊?”
曾如意呵呵说道:“我纯属看热闹了,我们这些小业主,和那些有钱老板怎么能比呢?”
杜芙呵呵说道:“如意,你可不是小业主,你的几家店铺一个月的流水,比很多小工厂都多。”
曾如意不理会的说道:“反正我是做自己的生意,没有让军管会帮忙,阿美,你这次怎么办啊?”
何阿美叹气的说道:“哎,你也知道,我酒楼的粮食,都的军管会提供的平价粮,总要表示表示吧?”
曾如意呵呵说道:“你那么大的酒楼,可是属于资本家的标准啊?这次要花血本了啊?”
何阿美生气的说道:“阿美,你居然还笑我?也不知道帮我想想办法?你等会去潘干部打听打听情况,给我透露一点底细啊?”
南仓街的酒楼好几家呢,可是阿美大酒楼的档次最高,也是等到军管会优先照顾的第一批酒楼,很多人同行都盯着阿美大酒楼,要是有机会可以踩一下何阿美,很多人都不会在乎多捐那几个大洋的,同行是冤家,谁也不会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