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庄他们这种筹粮的队伍终于回来了,出去了将近十天的功夫,终于把粮食运回来了,南城区都轰动了,南城区军管会的领导,亲自去码头迎接他们。
李家华也在码头上看热闹呢,这次南城区的领导,把红色横幅都拉出来,显的非常重视他们这次行动,罗志先亲自在码头上迎接朱大庄。
朱大庄觉得从来没有这么风光过,朱大庄刚上码头,码头上想起来海啸般的掌声,很多人真心实意的呼喊,这些可是救命的粮食啊,以前很多对朱大庄有再大的意见,现在都不由得真心喊一声:朱爷。
随着大批的板车,卡车,搬运工人都开始干活了,大家都看到了好几船的粮食,堆得的像小山一下,很多小市民都会心的笑了起来。
几百号人,一直辛辛苦苦的干活,粮食真的很多,有人的行家粗粗估算了,足足有两万吨以上的粮食,看来朱大庄这次收获很大啊。
晚上军管会给朱大庄他们接风,在军管会食堂吃饭,李家华居然也在邀请之内,故地重游,感慨颇深。
罗志先笑呵呵对着李家华说道:“李先生,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你真的很厉害,看来我们军管会这个小庙,真的容不下你这座大佛啊?”
李家华呵呵说道:“罗主任客气了,军管会我可是经常来,当初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帮助我了,我一直记在心里呢?”
罗志先笑着说道:“这次我们要感谢你,支持这次平价粮的行动,听说你把自己家底子都拿出来,我们真的感谢你们。”
李家华恭维的说道:“只能说是军管会是民心所向,赢得我们这些小市民的支持,我们都坚定的站在军管会这边。”
罗志先开心的说道:“李先生到底是文化人,说话就是有水平。”
李家华和罗志先相互客套,就走开了。
李家华看到朱大庄有点愁眉苦笑神情,疑惑的问道:“朱爷,咋地啦,你可是大功臣,有什么不开心啊?”
朱大庄拉住李家华问道:“三少爷,有空吗?有点事情向你请教?”
李家华点头说道:“有空啊,你说啊?”
朱大庄试探的说道:“我们去没人的地方。”
李家华跟着朱大庄到了比较宽阔的地方,好奇的问道:“朱爷,有话就说,我们可是老交情啊了?”
朱大庄叹气的说道:“三少爷,我也不瞒你,这次粮食收购不理想?”
“不理想?”李家华诧异的问道:“什么意思?不是有两万吨粮食吗,够整个南城吃上半个月?”
朱大庄叹气的说道:“哪有两万吨,一万吨都不到,只有六千吨多点啊?其他全部都假的,骗人啊?”
李家华马上明白什么意思了,原来虚张声势,码头上那些货轮上的粮食堆满了,原来是掩人耳目,故意做给那些大粮商和小市民看的。
万一小市民知道粮食比较紧张,肯定拼命的存粮,那样又会把粮食价格拉起来,大粮商看到他们收购不到粮食,肯定还会继续抬高粮食的价格,那么粮食危机就会加剧啊。
李家华无所谓的说道:“那和你的关系不大,反正你尽力了啊?收购不到粮食,又不是你的错,你管那么多干嘛?”
朱大庄叹气的说道:“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本来打算这次扬眉吐气的,结果搞了虎头蛇尾,觉得对不起大家的信任啊?”
李家华无奈的说道:“那你找我也没用啊,我也不能变出来粮食啊?”
朱大庄走投无路的问道:“你是人,你的办法多,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相信粮食是足够啊?”
李家华没好气的说道:“粮食数额是死的,大家天天都要吃,总不能不让大家吃粮食吧?”
朱大庄也觉得为难李家华了,叹气的说道:“要是大家少吃点粮食就行了?”
“少吃点粮食?”李家华忽然灵光一闪,思索的说道:“少吃点粮食还是有办法啊?”
朱大庄激动的问道:“三少爷,你有办法啊?”
李家华慢慢的思索说道:“想让大家少吃点粮食,涨价,粮食贵了,大家只能少吃点粮食啊?”
朱大庄没好气说道:“怎么能涨价呢?一旦涨价,不是便宜那些大粮商吗?”
李家华马上想通了,既然涨价,大家都拼命存粮,那么就降价,国人都是买涨不买跌,一旦降价,很多人都不会存粮食了,存的越多,亏的越多啊。
李家华试探的说道:“那可以反过来啊?让大家少存点粮食?”
朱大庄有点欣喜的问道:“三少爷,我脑子笨,你有什么办法直接说吧?”
李家华忽然有点信心的说道:“那就降价,天天降价,要是你看到粮食天天降价,你还存粮食吗?”
朱大庄马上明白了说道:“那肯定不会,降价还存粮,那不是亏本啊?可是降价的话,我们不是亏本了吗?”
李家华没好气的说道:“我们亏什么啊?一天降价50元,连续十天降价,我们又能亏多少呢?关键是小市民怎么想的?”
朱大庄疑惑的问道:“万一我们降价,有人过来n我们的粮食怎么办?”
李家华胸有成竹的说道:“限购,降价,实行粮票政策?三管齐下,肯定可以把粮食的价格控制。”
朱大庄迷糊的问道:“粮票是什么啊?”
李家华忽然想到朱大庄就是一个商人,这个办法应该是军管会出面,还是把罗志先请过来商量一下。
朱大庄马上把罗志先请了过来,把李家华的办法又说了一遍。
罗志先有点兴趣的问道:“李先生,你说道粮票是什么意思?”
李家华解释说道:“粮票就是一种额度配给制,街道办根据每家的人口,给他们每家配额定量的粮食,每个家庭只能根据这个定量标准来购买平价粮,至于多余部分,那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了?”
罗志先马上思考这个办法可行性,忽然觉得这个真是控制粮食价格的好办法,配给标准之内的平价粮,可以保证一个家庭的正常生活,让他们不用整天担心粮食价格问题。
一旦把粮食的标准被配合好了,那些小市民也不用整天为了粮食烦恼,更不会天天去想尽办法存粮了。
江海的粮食价格为什么这么高,其实也不是江海滩的粮食不够吃,而且大家都在存粮,n风潮把粮食的价格拉上来了,如果大家都不存粮,提前准备三天买粮食,江海的粮食足够提供大家了。
一旦实行粮票配齐,军管会可以根据粮票的数量,控制每天的必须提供的粮食的数量,提前把粮食准备好,买粮食的人,看到标准内的粮食没有问题,那么就不用担心粮食被n光了。
现在的军管会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上千吨粮食,刚刚投放到市场,马上被n光了,关键大家心里没底,不知道要多少粮食,才能填满这个无底洞啊?
军管会心里没底,小市民心里也没谱,大家担心引起恐慌,所有都在不停的调集粮食来江海,准备打一场粮食的战争呢。
罗志先忽然眼前一片明朗,经济组的那帮人真的都是蠢货,就会被敌人抢着鼻子走,要是早点想到粮票的办法,给江海滩的每个家庭实行生活配额,哪用这么遭罪的调集粮食,为了江海滩的粮食的问题,连中央都惊动了。
随后几天,军管会火速推行粮票配额,每个家庭可以根据粮票上的数额,去买到最低生活保障的的平价粮,就算那些大粮商想在后背搞鬼都不行,因为他们拿不到粮票,就算拿到粮票,都是几斤几斤的,想兴风作浪都难。
军管会的策略十分见效,随着平价粮的开市,和粮票的配额,所有的小市民都知道自己有每天的粮食配额,自己只要控制每天的吃饭的粮食,以后就不用为粮食发愁。
第二天江海滩的粮食价格都下降了很多,这可是一个多月来,粮食的价格第一次下降,小市民手里有粮食,心里不慌了,可是那些大粮商,心里反而没底了。
李家华发现了,这些天所有人脸上都笑呵呵的,米行和粮行前面,排队的人少了,现在粮食配给是每户人家限购三天的粮食,反正到时候你拿着粮票去买粮食,都能买到足够粮食,大家更不担心了。
而且现在粮食天天都在降价,虽然降得不多,可是那也是降价啊。要是以前粮食涨价,大家都排队买粮,可是现在粮食降价,大家反而不会去排队买粮食了,不到吃粮食的前一天,大家不会去买粮食的。
小市民的算盘算的很精明,今天去买粮食,150元一斤,可是第二天去买粮食145元一斤,虽然价格相差5元,可是第三天就成了140元一斤,再高的价格,也经不起天天降价啊?
所以大家能晚一天买粮食,绝对不会提前一天去买粮食,就算晚一天,买四斤粮食,那也是十几元的差距啊,能省一点是一点啊。
李家华没有想到,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让粮票提前几年登上历史的舞台,区区一张粮票,逼得称霸江海滩的很多大粮商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