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府又发布了新的政策——地价税,就是类似于房产税,如果说刚才那个政策是停止对房地产的输血,那之后这个政策就是直接抽血。
终于,大坝的口子被撕开,楼市这个巨大的蓄水池开始全面崩溃,RB房价急转直下。
根据RB统计局数据,可以看出东京圈住宅土地价格指数从1991年的高点断崖式下跌,到1999年腰斩,也就是说值1000万的房子过几年只值500万了,甚至出现了极端情况。
比如你当初为了买这1000万的房子,向银行贷款700万,自己首付300万,但后来房子暴跌只值500万了,而且因为经济危机你失业了,没有能力继续还款,银行收回房子。
但这房子只能抵你欠银行700万当中的500万,剩下的200万欠款,你这辈子还是得继续打工还上,梳理一遍就是,首付300万没了,房子也没了,还多了200万的债。
当然了,这是极端情况,银行在实际操作中也有变通的方法,但在高位买房的人多少都面临着这样的恐惧。
到了1992年,情况继续恶化,股市从1989年12月的近40000点,跌到了1992 年 8月的14000多点,跳水超过60%。
楼市更加夸张,从1991年开始崩盘之后的几年里,先是断崖式下跌,然后持续阴跌。
多个市场的崩盘造成RB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猛增,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都遭受重创,甚至开始出现现金流问题,并且在崩盘后的几年里不断有银行破产,中小金融机构的破产更是数不胜数。
这场风暴最终进入了实体经济,无法获得输血的RB实体企业相继大量破产,即使是那些没有破产的公司,也都在疯狂裁员和变卖资产,以求苟活,整个RB迎来了失业潮。
而这些大批失业的普通人中,身上还有住房按揭,他们的收入来源被切断,更无力还款,这又加速了楼市崩盘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恶性循环继续。
每天都有企业倒闭,每天都有大量人口失业,每天房产和股票都在下跌,所有日元资产都在崩盘,每天都有人被送进精神病院,每天都有人自杀,整个RB仿佛被地狱笼罩。
RBGDP增速在之后的几年急速冷却,甚至出现负增长。
至此,RB强硬的货币紧缩和连续对房地产的打击,引发连锁效应,资本争相逃离,各个市场相继崩盘并陷入恶性循环,在一片哀嚎中政府没有有效的救市政策。
危机继续进入实体经济,导致整个RB商业社会陷入崩盘。
在一片哀嚎声中,RB企业停止扩张,大量裁员,变卖资产,只为活下去,整个社会的信贷大幅萎缩,遭受失业潮的RB人也开始不再消费,流动性更加枯竭,这段时间央行也没有有效的政策刺激经济和恢复流动性,通货紧缩彻底显现
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相反,可以理解为社会上的流动性太少了,经济崩盘导致失业和收入骤降,大家对未来充满绝望,都把钱存起来,既不消费也不投资。
社会信贷规模也直接拉闸,物价和资产价格持续下跌,消费萎靡导致企业亏损,企业只好继续裁员、减薪甚至破产,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失业率持续上升,人心惶惶。
大家更不敢消费和投资,形成恶性循环,一潭死水,陷入低欲望闭环,RBCPI自92年开始跳崖式下降。
所有人都研究怎么省钱,利息都快是负数了且储蓄帐户还加收管理费都没人愿意把钱从银行取岀来,房子0首付且利息优惠也没人买,物价连年下跌,工资和收入也在下降。
好不容易赚了点钱,根本不敢消费和投资,赶紧存好准备过冬,有工作的担心明天会被裁掉,失业的则要想尽办法生存下去。
吃最便宜的,穿最便宜的,像牲口一样活着,RB走向了低欲望社会的深渊。
在这个深渊里受伤害最大的是RB普通人,他们在楼市和股市的损失很多都是一辈子的财富,所以很多人选择自杀。
这次崩盘少数人是赢家,而多数韭菜和高点接盘的普通人成为新时代的奴隶,堕入深渊,除了自杀、抑郁和其他精神疾病。
RB的人口失踪率也陡然上升,有些是跑路了,还有些是选择更低调的了结自己,同时根据厚生劳动省发布的报告,经济低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RB人的生活和生育。
年青一代宅文化盛行、高级餐厅和歌舞伎町迎来关门潮,各类神社接待数大幅上升,路边流浪汉数量剧增,消费严重降级,饮食上能吃饱就行,通勤上只坐公共交通,停止一切风险投资。
消费只看性价比,能买二手就不买新品,RB年轻人更加不愿意谈恋爱,不愿意组建家庭,已经成家的,丁克主义大行其道。
在危机后的深渊中,政府的表现依旧充满争议,为了应对危机,RB重新回到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开始掉头降息,同时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
但政府依旧没有直接“印钱”拯救经济,对于已经陷入通缩的经济体,单纯的降息很难刺激货币供应回升,而政府支出又是通过发行债券来募资。
降维说就是我从市场上借了几十万亿,然后又把这几十万亿投放回市场,就是把池子中的水收集一大桶,然后又倒回去,池子里的水总量没增加,流动性依旧紧缺。
这些轻量级的手段已经无力回天,得不到输血的金融体系继续接连破产,实体经济持续恶化,通缩长期化,RB政府的应对力度疲软且拖泥带水,导致RB在衰退的深渊中持续了好几年。
比起RB的经济轮回,更加引人思考的是经济崩溃下RB普通人的境遇,尤其是在崩盘中损失最大的一代人,以及那个绝望且死气沉沉的社会。
为什么用两章来讲RB的经济崩盘情况呢,主要是我们这代人一直生活在“以后会更好的”预期里,以后的收入会更高,机会更多。
物价和资产价格会涨,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一切都是向上的,“以后会更好”的期望深入骨髓。
但这只是因为国家的强大,让资本的暗流涌动被遏制在摇篮里,让很多毫无人性的资本家没有机会来做大,例如“湖畔大学”,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