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早就吃完了,按照原计划,吃完饭姜苏是要立刻去图书馆的,但是这《行尸走肉》也太精彩了吧,肖恩竟然把男主瑞克的老婆上了!不行,看完这一集再去图书馆。
哎呀,真好看!
“叮~”姜苏看得正嗨呢,手机传来短信通知,
打开手机,接收到的是一条银行发来的短信:“【中国农业银行】您的尾号2341卡,28日17:12完成转账交易+10000元,余额:10436.98。”
原来是这个月的生活费到账了,姜苏这才意识到,他已经来北大两个月了,刚好,借着钱到账的借口给老妈打个电话:“喂,妈!钱到账了啊!”
“嗯,挺好的啊?”电话那头听到儿子的声音,苏佳慧心头一软。
苏佳慧最终还是输了,姜苏这小兔崽子,上了大学就彻底的失联了,她可是故意把儿子生活费推迟了五天的时间呢,她希望儿子能没钱了主动找给她打电话。
可是每一次儿子考第一,亲戚朋友的都送厚厚的红包,这么多年累计下来,谁知道儿子小金库有多厚啊,这小兔崽子万一真的花不完钱不打电话呢。她还是让公司财务把儿子的生活费转了过去。不过还好,小兔崽子还是有良心的,收到了钱还知道回个电话,
“嗯。”第一离家着这么远,姜苏并没有发现他跟父母产生了一种叫做“客气”的情绪,开口回复:“挺好的,你跟我爸也挺好吧?”
“嗯,我们挺好的。花钱仔细点,但也不要太抠,出去跟朋友玩大方点,钱不够的话跟妈妈说。”
接下来,母子俩好像就没有什么要聊下去的话题了。
想了想,姜苏总想跟老妈都说点什么,可是又没啥说的啊,于是说起了自己的二专业:“嗯,对了,妈我修二专业了!学数学!”
“你学那玩意干嘛!”一听儿子,苏佳慧的语气立马变成了往日的泼妇样子,老娘花钱让你去北大主要是让你给我找儿媳妇的,你学那数学干嘛。
放缓了语气,苏佳慧立马开口教育道:“儿子,大学专业学一个就行了,咱们又不靠着那个吃饭。大学了,关键是要开拓一下视野,不要整天读书了,多参加点女生多的社团啊,谈个恋爱啊,才是正事,你说你学那数学有什么用啊!”
好嘛,刚刚还跟老妈客客气气的,一听老妈的唠叨姜苏立马不耐烦地开口:“好好好,行了,行了妈,我吃饭去了啊~挂了!”
读大学就是好,终于可是随时随地地切断老妈的唠叨了。
....…
“市场机制一般只能保证资源配置的边际私人收益和边际私人成本相等,而无法.....”
图书馆里,姜苏安静着在本子上书写着。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姜苏终于抄完了高鸿业老先生编著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他抄写写了整整六个本子。
而之所以是抄写,那完全是因为刚开始自学实在是看不懂,抄写了一遍的确感觉豁然开朗,然后再上课听老师讲一遍,感觉很不错。
下午的时候,姜苏拉着焦炳逛了一趟学校里的北大书店,焦炳买了一大堆书,这孩子有点毛病,看到精致好看的书籍不管书的内容如何,总有下手买。
姜苏只买了两本《经济学原理》,这套《经济学原理》于1998年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哈佛大学的一位青年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
该书1998年在美国出版时创造了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这本书还没有完稿时,出版商就出价250万美元买下版权,从而创下经济学著作卖价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二是这本书一出版便很快风行美国,当年销售量就达到了20万册。其畅销速度和畅销数量又创下吉尼斯世界记录。
曼昆的这套《经济学原理》在世界经济学领域是很有地位的。可是当读完了高鸿业老先生整理《西方经济学》才觉得这个著名的《经济学原理》好乱啊,好像徒有虚表,不过这本书也是开创了一个先河了,也是值得一读的,姜苏也耐着性子坐在图书馆读着。
整个下午都是没有课要上的,阳光很棒,或许是大脑里积攒了太多了吧,读着读着书,姜苏拿起了一张纸,开始写下:
......
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不能拒绝各个变量含有1个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在一级差分后可以拒绝原假设,因此各个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1阶单整,即均为Ⅰ(1)序列。
以此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fun:y、r_depo、r_bond、r_diffl、E、NDF、CPI、C带入:不考虑相同指标选取的滞后阶数差异的可能性
......
一段段的狂想衬加一丝丝的懒惰,姜苏放下了笔,最终还是懒散战胜了狂想。
姜苏懒散地什么也不想思考了,双手托着下巴盯着窗外的风景瞎想:自己好像来北京这么长时间了,还真没去北京城好好逛逛啊;自己现在盯着窗外,应该表情很忧郁吧,很帅吧!那么图书馆里有没有哪个妹子在欣赏我啊;焦炳弄的那比特币能值钱吗......
......
姜苏写在纸上的是他自己对“帕累托最优”的想法。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帕累托最优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
“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看起来是一种不可能达成的“理想王国”,姜苏也认同“帕累托最优状态”根本就无法达成。
至于“帕累托最优”根本无法达成,还研究它有什么用?
好像真没什么用。
但是经济学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总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一种思想,所以单纯纠结有没有,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很多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真理,但是它丰富了人类的思想,这还是很伟大的,毕竟生活不仅仅只有眼前的吃饱饭,总有另外的一些吃饱撑着的向往诗和远方的田野。
至于自己真的要通过对“帕累托最优”的思考研究出点什么成果,姜苏可没有这种想法,他只不过抄写完了一边高鸿业老先生的《微观经济学》,再读了一下其他的书,总会产生点自己的想法罢了。
在图书馆发了一会呆,姜苏觉得肚子空空,于是随便把钢笔压在稿纸上,起身吃饭去了,干饭还是要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