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厅堂内一片死寂,只余细若蚊吟的啜泣之声。
王三娘对此恍若未闻,她伸手想去拆第二封信,可当她捏住那信封时,却没有将信拆开,转而问陈寻,“我听公主说,王大总管与那吐蕃将领交锋多次,应是有些胜算的,怎就败了?”
听王三娘聊起边疆战事,娄彦君面露惊讶,陈寻则一脸沉痛的回应:“……吾等中了贼兵奸计!”
大战已经结束,战况也非机密,陈寻便一五一十将素罗汗山之战的前情后果一一道来。
三月十五那日,陈寻奉王孝杰军令,率三万骑兵突袭吐蕃营寨。
此营寨位于素罗汗山山脚下的谷地之中。谷地一侧是高耸入云的峭壁,山壁光滑、陡峭,难以攀爬;另一侧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坡,坡上无树、草浅,一览无余。
决定突袭前,大周军便得到消息,此营寨是吐蕃将领噶尔钦陵本部精锐所在。
原本该营寨中当有十五六万人,但随着此次噶尔钦陵入侵大周、借道洮州失败,又被王孝杰率十万大军连番追击,伤亡惨重,没捞到半分好处还劳民伤财的党项与羌人部落纷纷撤军解散,这便让营寨空了一大半。
之后,噶尔钦陵的弟弟赞婆闹内讧,又带走了两万精兵。据说是两人对于战与降的问题出现了分歧,噶尔钦陵想要整军再战,不想给吐蕃赞普留下杀他的借口,而噶尔赞婆则认为,即便他们打败了大周军队拿下了西域,也无法阻止赞普打击噶尔家族的野心,倒不如归附大周,做一方领主来的稳妥。
王孝杰掐指一算,而今噶尔钦陵的营寨中,满打满算不会超过六万人,这其中还包含战力一般的奴部,若趁机拿下噶尔钦陵,消灭吐蕃主力,不仅可以解决吐蕃反复扰边的困扰,未来收复吐谷浑,也只是时间问题。
陈寻催马飞跨拒马桩,踏破敌营的时候,天刚微微亮,吐蕃士兵尚在梦中,随着紧急的号角声响,吐蕃军营顿时大乱,衣衫不整的吐蕃兵刚冲出营帐,便被大周骑兵一刀削了脑袋。待噶尔钦陵露面组织抵抗时,吐蕃营寨中已是火光冲天,死伤惨重。
不过,噶尔钦陵不愧是吐蕃名将,不消半个时辰,悍勇的吐蕃士兵便有组织的开始激烈反抗,陈寻的三万人渐渐不支,不得不暂时退出了吐蕃营寨。待王孝杰带着五万大周军赶到,双方正式在素罗汗山脚下厮杀起来,一时间你来我往,血流成河。
眼看着吐蕃军节节败退,大周军步步紧逼,陈寻稳坐马上,远远望着气急败坏的噶尔钦陵,心中生出了一丝轻蔑,让他颇有种可直取贼首获不世之功的野心。一个同样野心不小的大周小兵和陈寻想到一块去了,不过这小子没带犹豫的,弯弓搭箭,直指噶尔钦陵。
“嗖”得一声,利箭破空而出!
小兵坠马,血染疆场,而他的箭,尚在弓上。
陈寻大惊,侧目看向利箭来处,登时瞠目惊骇。
只见谷地一侧那一览无余的山坡上,不知何时竟出现了一支上万人的吐蕃铁骑,密密匝匝的占满了山坡。
随着噶尔钦陵一声令下,一时间,狼烟与喊杀声相伴,直冲云霄!
眨眼间,铁骑如雪崩一般,倾泻而下,铺天盖地地向大周军掩杀而来。
而身处谷地正与吐蕃军酣战的大周兵士们,被这轰隆隆的马蹄声,震得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几轮后,便被吐蕃铁骑冲击的七荤八素,溃不成军,中军的指挥瞬间失灵。被冲散的大周兵团只能各自为战。
营中吐蕃军趁乱反击,各个击破,一举扭转了战局。
噶尔钦陵头上悬着吐蕃赞普高高举起的屠刀,为了保住家族他这次是下了十足的狠心,誓要背水一战,吐蕃士兵们更是拼死一搏,异常凶悍。
待王孝杰重新收拢了军队,当初的八万人,一场场激战下来便少了两万多。沙场之上,人命如草芥。眼见吐蕃军越战越勇,王孝杰赶紧下令撤军。
可就在这时,大周军的后路被截断了!
“来了多少人?”王孝杰问。
“无法确定,目测有上万骑兵,对方来得突然,没有收到沿途斥候的传信,想必已经遇害。”斥候答。
“不好!大总管,咱们中计了!”一名将领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肯定是赞婆去而复返,内讧是他娘的骗局!”
王孝杰默然不语,当伏兵出现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白,这一切都是噶尔钦陵兄弟演的一场戏。恐怕,对方取道临洮,欲攻击河西,不过是故意挑衅周军,溃败后遁入吐谷浑亦是诱敌之计,其目的,无非是让大周军轻敌,进入他们预先选定的陷阱——素罗汗山。
军帐中,众将官面色越发沉重。噶尔钦陵如此大费周章引他们深入吐谷浑,当然不止是要赢他们,更是要让他们率领的五府十万人全部埋骨在此!
如果真让噶尔钦陵奸计得逞,大周失去的不仅是十万将士和囤积在后方米栅的大批粮草,还将是未来十几年都无法恢复的边防力量,到时候别说收复吐谷浑了,便是控制联通西域的要道都费力!
“速战速决!”王孝杰下令。
可惜,集中力量连番突围了几轮,牺牲了数以千计的将士,他们依然被死死地堵在谷地之内,被迫承受着腹背受敌、双线作战的困窘。接二连三的战败打击,让大周军士气一落再落。而吐蕃方似乎还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在加入战斗,再这样下去,全军覆没,不过眨眼功夫。
王孝杰再次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让帐下军将谋士想破敌之法。
伴着军帐外的喊杀声,军帐中一片愁云惨雾。
在绝对劣势之下,任何计谋都显得微不足道,大家连投降的心都有了,何来破敌之法?
这时,郑瑞款款起身,打破了帐中的沉闷。
众人侧目,只听他从容开口道:“不必忧心,敌人不过利用地利之便使了些诡计,他们的人数其实并不多!”
“他们人数不多?”陈寻不解,“你瞅瞅外边,前面是噶尔钦陵的六万人,后面是赞婆的两万精锐,山坡上还有数万人,再加上那些党项、羌人,少说也有十几万!咱们这五六万人,怎么打?”
“没错,要不是对方人多势众,也不至于突围了这么多次还出不去!”一名副将应和道。
郑瑞却自信道:“这就是噶尔钦陵聪明之处,他用手中的六万人,营造出了十几万人的假象!各位可还记得,我们出发前,斥候的汇报?”
“赞婆领兵至东北百里,党项、羌人撤军往西百里。即便他们快马加鞭往回赶,也须一日。”听郑瑞如此说来,众人皆是精神一震。
他们此次决定突袭噶尔钦陵营寨,并非是轻敌采取的贸然行动,而是在反复坐实了对方内讧、出走、撤军等一系列情况后,才做出的军事计划。
而噶尔钦陵为了取得大周军的信任,赞婆、党项、羌人等部也是的的确确撤走了的。
不过还是有人质疑道:“他们本就是故意设局,说不定还有其他伏兵!”
郑瑞反问,“若你是噶尔钦陵,手中有十几万人马,敌人已被你三面合围,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你待如何?无非是两种战略,要么围而不攻、待其自乱阵脚,然后一举歼灭;要么三线并进,先让山坡上的骑兵轮番冲击,将敌人化整为零,而后两面夹击,各个击破。而前者需要充沛的粮草供应,方能以逸待劳;后者只需一鼓作气,便能速战速决。各位觉得噶尔钦陵会选哪种?”
陈寻不假思索道:“肯定是速战速决!这帮吐蕃蛮子哪有什么耐性,即便有,他们也没粮草供他们挥霍!”
吐蕃军队和大周军队不同之处便在于粮草,大周军有朝廷提供的军事物资,而吐蕃人却是靠着沿路劫掠来供养战力。
郑瑞继续道,“诸位再看如今的战况,我们三面被围,为何只两面受敌?山坡上那些伏兵,来去自如、战力十足,为何在我们发现堵住谷地出口的上万骑兵时,那些伏兵却退守山坡没了动静?既然他们必须速战速决,又为何与我们鏖战在此?”
一连串的问题,让军中将士们隐隐兴奋了起来,因为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
“他们兵力不足,顾此失彼!”郑瑞一语道破。
“你的意思是,山坡上的伏兵,跑去谷口堵截咱们了?”
“不能够啊,我带人突袭营寨时,若非他们人数比我们多,噶尔钦陵那贼将,早就被我等所擒了!”陈寻道,“若他们只有区区六万人,如何在营寨挡住了我们八万大军同时,又能突然出现在山坡上,还能绕到我们后方将谷口堵住?”
众人对郑瑞的说法不能完全信服。
郑瑞将一张地图摊开在桌上,地图上墨迹尚新,是他方才所绘。
图上画的是素罗汗山的地形。西侧峭壁,东侧山坡,中间是平坦的谷地,谷地南北出口处山势收紧,像个两头尖尖的果核。
他一指山谷南侧的入口,“此处有一条河,从东侧山涧而来,初见其来处,会误以为它是由东向西流淌,实则它是南北流向。”
郑瑞取来一支笔,笔尖从山谷南侧入口往东,绕过东侧山坡之后,再往西北划去,如此一来,这条河流便是由北向南流淌,先经噶尔钦陵营寨,再绕过东侧山坡,最后蜿蜒至南侧谷地出口。
“直娘贼!”某位将领又一拍大腿,再次恍然大悟,“怪不得,吐蕃贼兵一茬一茬的打不完,原来玩的是这等把戏!”
噶尔钦陵的诡计,便是借着这条河,暗中调动营寨、山坡与谷地南侧出口三处兵马,在此消彼长之下,营造出了兵力源源不断的假象。
王孝杰连连点头,无怪乎噶尔钦陵会选择在此处扎营,并引诱他们来此,原来是做了这等打算。
王孝杰问郑瑞:“你是如何想到这些的?”
其实,他之前也派斥候悄悄探查过此处地形,却大都忽视了这条凭空而来的野溪,没想到这条小河却成了此时致命的关键。
郑瑞答道:“方才吐蕃骑兵从山坡上飞驰而下时,我发现那些马腿上都泛着水光,可见是涉水而来。所以我猜,东侧山坡后必然有一条河。之后,我观察战况,算了一下他们从坡上退守,再到谷口骑兵出现的时间,便知这两条河,实为一条。河面清浅平缓,故可策马疾驰,来回增援。”
众将闻言,不禁对郑瑞越发另眼相看。陈寻更是对郑瑞的敏锐聪慧感到羡慕和钦佩。
“既然他们只是故弄玄虚,咱们继续硬攻便是,再打几轮,估计对方也吃不消!”某将提议。
郑瑞摇头,“我们必须在赞婆和其他藩军回援之前速速突围,硬攻硬打不止消耗战力,还费时间。”
王孝杰便问郑瑞,“你可有破敌之法?”
郑瑞朝王孝杰拱手,“下官确有一计,可破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