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颂这首歌,其实是大型京剧《大唐贵妃》的主题曲。
用梅派京剧唱腔,委婉大气。
而新贵妃醉酒。
无论是作词还是编曲,更偏向流行歌曲。
文字比较浅显易懂。
因此和梨花颂相比,也少了些韵味。
但不能否认的是,正是如此,新贵妃醉酒这首歌受众更广。
在叶子青的前世,传唱度也更好。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叶子青觉得,对于这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没必要一定分个高下。
只不过。
歌就是歌!
京剧就是京剧!
或许其中有一定的元素,但决不能以偏概全。
而叶子青,便是想借着这个机会,让更多的人分清楚。
许多被冠以戏腔之名的许多歌曲,本事和戏曲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更不是捏着嗓子来几句假音,就是戏曲了!
如果这戏唱的这么容易,就没有戏曲人台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之说了。
很快。
朵儿红回到了叶子青身边,双手各拎着箱子。
茅庆生双眼瞪得滚圆。
这箱子看去有些年岁了,一看就是个老物件。
将两个箱子放在桌子,当着老爷子的面,叶子青将两个箱子打开。
两件乐器!
一把鹅黄的京胡。
一个白色圆润的月琴。
这一看不要紧,茅庆生的眼睛立马在那把胡琴移不开了。
胡琴又叫京胡。
属于京剧文场的三大件。
茅庆生最为精通的两件乐器,便是二胡,和京胡。
这两种乐器可是大不相同。
其实在中间,还有一种乐器,叫做京二胡。
简单点说,音色从低到高,个头从大到小。
分别是二胡、京二胡、京胡。
似乎所有乐器都有这么一个特点。
个头越小,嗓门越大。
提琴如此,唢呐也是如此。
这二胡家族,更是如此。
京胡要比二胡的个头小很多。
其实京胡的历史要比二胡晚很多。
京胡京胡,这个名字也是因为给京剧伴奏而得名。
盒子里的这把京胡,个头十分小。
不过五十公分。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别看这胡琴小,但想要拉好,可并不简单。
只不过这京胡和二胡不同。
二胡因为音色原因,除了伴奏,更多的却是用来合奏或者独奏。
而相对而言,京胡则更像是天生为京剧而生的。
高亢特殊的音色,使得它更多的是出现在京戏的舞台。
随着唱戏听戏的人越来越少,这学京胡的人也同样如此。
京胡、京二胡、月琴。
这三件乐器,被称为京剧文场三大件。
京剧里一般重唱工的文戏就叫文场。
三大件说的就是伴奏的这三个主要乐器。
而和京胡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茅庆生之所以眼睛都快移不开了。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琴筒的一个十分显眼的刻痕。
那是一个字“好”字!
这把京胡,大有来头!
一般来说,京胡的琴杆、琴筒、琴工皆为竹制。
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这竹性,便是这京胡的属性。
而在华夏传统拉弦乐器之中,京胡的音量最响!
力度最大!
穿透力最强!
音色,势如破竹!
好的琴担子要瓷实、饱满、花纹要美观。
这把京胡,琴杆用的是紫竹中的“一线天”!
琴轴用的是好乌木。
弓子则是独竹节的剑竹!
而之所茅庆生知道这么多。
因为在他们京胡圈有这么一个历史故事。
当年乾隆爷过寿,四大徽班进京。
之后皇宫开始响起了皮黄腔。
有一次在给乾隆爷唱戏的时候,一个伴弦的琴师正拉着京胡,一根弦儿断了!
当然,这种事现在不会发生了。
像伴弦的人,除了手的京胡,脚下还会多一个备用的。
可当时那琴师就那一把京胡。
放在过去,那可是惊驾的大罪!
就在底下一众大臣吓得面如土灰的时候,那琴师面不改色,用一根弦儿完成了整出戏的伴奏!
戏唱完后,乾隆爷龙颜大悦!
说要重重赏赐那个琴师,问那琴师有什么想要的,尽管提!
哪知道,那琴师不要金银,也不要做官。
说台唱戏的,喜欢听台下的叫一声“好角儿”!
他们拉胡琴的,则是喜欢听台下叫一声“好弦儿”!
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万岁爷赏一个“好”字!
乾隆爷二话不说,在这琴师的京胡琴筒刻了一个“好”字。
那琴师千恩万谢。
之后不久,那名琴师突发疾病,撒手人寰。
反倒是这把京胡,留了下来。
并被后人命名为“御好”。
说的就是,皇帝听了这弦儿,都要叫好。
茅庆生觉得这把琴就是历史中的那把琴,是因为乐器的关系,他倒是懂点古玩。
除了这把京胡的材质,和历史记载的一般无二。
而今想要仿制简单,但是能做出这样的岁月痕迹的,根本没有可能。
同时,那个装着京胡的箱子,也像是宫里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
不要忘了,叶春楼的戏台子在哪。
这里可是以前的旧王府!
但为了确认,茅庆生还是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把胡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