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乖女儿,你受苦了!”
听到这一句,夏荷的眼泪再也绷不住,抱着她哭的稀里哗啦的。
“麻麻…不…不…哭…”
沐锦封装作成刚学会的婴儿胡乱摸摸她的脸,将她较强的眼泪擦擦干净。
“你一定饿坏了吧?风哥,你先看着他们,我给小妹喂点奶。”
夏荷抱着她到树背面随便找了个石头,托着她的背部开始喂奶。
树后的沐大风也看到了竹篓里的鸡蛋,在来的路上沐之祺已经将找到小妹的经过给他说了,也知道了有鸡蛋的事儿。
八个鸡蛋,他给四个大一点的小孩子一人分了一个,小的两个蛋白的部分弄细了一人喂他们一点,剩下的全都用一张大树叶包着放进了衣服包里。
“慢点吃,我有一次路过大队长家门口听他们讨论的吃鸡蛋的方法。”
几个孩子哪里注意这些,闻着鸡蛋的香味,立马就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
“爸爸,您也吃一点!”
沐之覃就看着自家爹爹干净利落的收进包,眼神闪了闪,有些心疼,将自己的那一个分了一点递给他。
他摇了摇头摸摸沐之覃:
“你吃吧,我不吃,听人说吃鸡蛋下奶养身体,这些给你妈留着。”
父亲从来都是为他们着想,自有记忆以来,他就每天被奶奶呼来喝去,干最重的活,挨最狠的骂。
鸡蛋这种东西平常人家是没有的,大队上的鸡舍生鸡蛋都是要上交的,只有村长跟大队长家里才有一两个鸡蛋。
“爸,您吃过鸡蛋吗?”
沐之祺的咬了一大口,转头看到父亲沧桑面容,剩下的半个鸡蛋怎么么下不去口。
等夏荷喂奶结束之后,沐锦封也睡着了,沐大风赶紧从包里掏出剩下的蛋黄,就这水壶递给她。
“吃点吧,我们都吃过了!”
吃过鸡蛋后,沐大风与夏荷赶着就去吃大队里的早饭了,毕竟要干到中午,不吃饭哪有力气。
沐之覃抱着妹妹,沐之祺抱着竹篓,牵着三弟四弟往家中赶去。
今天他奶奶去走亲戚了,晚上才回来,所以他们几个孩子也不怕,大摇大摆的回了家。
晚上,沐大风收了活,肩上扛着锄头就去了村长家。
“叔,我想给咱家孩子上个户口!”
沐大风进门用手擦了擦头上的汗,坚定的拉着夏荷的手看着村长大叔说道。
“哪个孩子?你家六个男娃不都上户口了吗?”
李大叔让家里人给她们倒了一杯刚从井里打来的凉水,笑吟吟问道。
“就是我家最小的那个闺女。”
“你家闺女?不是落河里了吗?”村长抖了抖烟斗,一脸纳闷的问。
“找回来嘞!我大娃覃儿找回来的。”
沐大风说道女儿脸上挂满了笑容。
“是啊,叔,我跟大风在一起四年,三胎都是儿子,这好不容易有了个女儿,还遭人惦记。
我就和他爸商量着麻烦您给上个户口,我再带着孩子去族里给她加个名字,上了户口跟族谱的孩子可就不能让人动歪心思了,再怎么家族里庇护着。”
夏荷见村长大叔有些迟疑,赶紧补了两句动情动礼的话。
“看你家娃都生长的好,我明天就让大队去你们家登个记,准备叫啥名?”
村长大叔想了想,点点头同意了。
“这,还不知道,我婆婆讲家里传下来的名字都留着给男娃用,我们回去商量商量,明天把名字给你。”
夏荷给沐大风使了个眼色,名字的事他们回家再说。
除了村长家,两人摸黑走在天梗上,沐大风问:
“媳妇,刚才为啥不让我报名字呢,家里留下来的不是还有两个字嘛?给她取了呗。”
“那不行,你家老祖宗取的名字我就要跟着他取嘛?我夏荷的女儿,以后有这么多哥哥护着,我得好好想想她的名字!”
夏荷不赞同的摇了摇头。
“行行行,都听你的,咱们赶紧回去吧,孩子们还没吃饭呢!”
……
沐锦封睡到黄昏才醒过来,睁开眼就看到几个哥哥瞪着眼睛看着自己。
当皇后的时候都没这么多人关心自己睡觉,现在当个小婴儿,竟然有这么多人关心自己,她心里一阵暖流流过。
渐渐的,她也把自己融入了这个有爱大家庭。
“妹妹醒了!”二哥沐之祺凑过来。
“饿不饿啊?”三哥沐之殊趴在床沿接着问。
“小妹才会说话,你们能不能不要问这么多?”
大哥沐之覃已经开始有了当老大的威严,一副老大的语气。
随后他将老三提溜开,再将老二挤到一边,脸上堆满笑容的问:
“妹妹,叫一声哥哥来听听呗!”
几人一阵白眼,刚刚说好的老大的威严呢?
外面传来说话的声音,是奶奶他们娘俩回来了。
大伯娘大伯父与二伯娘二伯父也收工回来了。
“咦!老三家的怎么不在,半夜还不回来,死在外面了?”
门外依旧响起沐老太太尖酸刻薄的话语声。
大伯娘与二伯娘两家都是老实巴交,平常也就任由她嚣张跋扈,奇怪的就是这一点。
三个兄弟一样的性格,偏偏自己的父亲每天都要被“问候”,而大伯二伯就不会。
既然回来了,她定要查清楚家产是怎么回事,她的父亲每日所受的辱骂又是怎么回事。
不过在做这些之前,她先要做一件大事儿,那就是好好“感谢”一下这个将她扔进河水里的奶奶。
“爸,妈,我们回来了。”
门外传来沐大风的声音,沐锦封心中一喜,有一种等家人回家的感觉在她的心里滋然而生。
“还知道回来啊,怎么没死在外面?老三媳妇赶紧做饭去,我跟你小姑子还没吃晚饭呢!”
沐老太太又跳出来接话了。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沐大风才带着疲惫的夏荷进了屋。
夏荷走在身后,看了看自家男人威武有力的身躯,心里一阵心酸。
女儿走丢这件事,让她的心里对这个家,对这个婆婆走了新的看法。
几人关上门,趁着月光说着话。
“我和你们妈妈今天去了村长家,说了妹妹上户口的事儿。
你们说说,给妹妹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沐大风坐在屋里唯一的一根瘸腿的木凳上,看着自己的媳妇和孩子们问。
“叫小花,路边的野花特别好看,小妹这么好看一定很适合她。”沐之殊开心的举着小手手提议。
“村里都有五个小花了!不行不行。”沐之祺赶紧制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