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0章 带把肘子(1 / 1)三岁君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宝德仍旧是笑意盈盈的模样。

看着倒是无辜。

只是早就被宇文邕瞧出她心中的孩童小心思。

人家独孤伽罗叫阿邕,她高宝德就一定要当着他们的面,也叫几声阿邕让他们来听。

有一种孩童抢玩物,丝毫不能受半点委屈的模样,这让宇文邕心底好笑。

独孤信虽是震惊,可也不得不摆出诚惶诚恐的样子,恭声道:“郡公出镇同州,倒也是耽误不得。”

“侍中所言也对,等郡公他日归京,信再恭邀郡公来小府做宴!”

“此番就不打搅郡公出发了。”

独孤信言落,倒是独孤伽罗唉唉两句,似乎还有些话说。

“伽罗,快跟辅城郡公行礼告退,我们归家。”独孤信的心扑扑直跳,连忙说道。

“……那好罢。”独孤伽罗茫然地点了点头,对宇文邕行了常礼。

“那等阿……郡公他日归京,伽罗再替郡公庆祝!”

独孤伽罗答的很爽快。

不过高宝德听着却是不爽了。

什么阿邕!

仿佛一日之间,这个神圣的词语,已经在高宝德心底跌下神坛。

已经失去了它的光辉。

日后,她高宝德要另找个独一无二的称呼。

“那暂且相别。”宇文邕朝独孤信微微作礼,而后率先转身离去。

高宝德自然而然地跟上。

“恭送郡公。”

“郡公慢走。”

待拐了一条坊街,宇文邕才笑道:“方才怎么如此暴躁?”

“阿邕明知故问。”高宝德微嗔。

“不同你玩笑了,你当真要随我一同去同州?”宇文邕低声问道。

“同州虽说还算富庶,可是毕竟不如长安繁华。”

“我们马上就要出行,为何阿邕还会再问?”

“主公可是要抛弃臣子,然后自己去同州?”高宝德作出一副命苦的模样,说着说着自己都笑出了声。

宇文邕垂眸:“怕你委屈。”

高宝德摇了摇头:“长安豺狼虎穴,阿邕若是生出把我自己留在长安的心思,才是真正的在委屈我。”

“不说了。”

高宝德侧身上前,一把拥住宇文邕。

“阿邕在哪,我就在哪。”

熟悉的冷香缠绕在宇文邕的鼻息之间,感受着腰间紧抱着他的一双柔荑,宇文邕呼吸微滞,一双黑眸有些幽深。

“那便一起去。”

同州。

因是京畿之地,同州距离长安并不算远。

一行人午时动身,傍晚天色微暗之时,就已经勒马下车。

到了同州郡治。

“几时了?”

下晌在车中,高宝德同宇文邕玩过两盘象戏之后,就禁不住困意,自己斜倚舆榻,酣睡过去。

见高宝德如此模样,宇文邕只是略微摇了摇头,将锦被小心翼翼地披到高宝德身上。

快入冬了,长安还是挺冷的。

高宝德一睁眼,却已经听车使喊“吁”声勒马。

舆车也渐渐缓慢停下。

正好睡到了同州。

宇文邕端着本书帛正在翻看,闻高宝德之语后,抬头轻笑了一声:“正戌之时。”

嗓音低醇,夹着笑意。

“再晚些起,可就要错过同州美肴了。”

之前提起同州,高宝德总是一脸向往地细数同州的美食佳肴。

如今虽说是戌时,不算太晚,还是能稍作享用的。

高宝德继续茫然。

“想食些什么?”宇文邕轻声问道。

“带把肘子……”高宝德小声嘀咕。

“带把……肘子?”宇文邕细品,奇怪地看着高宝德,又确认道,“真要吃带把肘子?”

“对!”

“那好罢。”

宇文邕给高宝德披上了薄氅,虽说未入冬,可晚上的风并不小。

多套个薄氅,也能抗寒挡风。

他们先后下了舆车。

而后,宇文邕才对身侧的随从吩咐,采买些带把肘子来。

他们自是有同州刺史的府邸歇息,便让随从直接送到他们眼前。

走在回府邸的路上,宇文邕边按压着高宝德被风吹起的衣角,边问道:“怎么来同州第一顿,是想食带把肘子?”

带把肘子,其实就是带骨带蹄的肘子,造形别致,成菜如丘,色泽枣红,香醇酥烂,肥面不腻,肘皮胶粘。

后世之人都认为,带把肘子是明朝弘治年间,同州城中的一个不畏强权的庖厨,所创之菜品。

那个庖厨叫李玉山。

相传,弘治之时,陕西抚台郑时,来同州府巡视。州官为了讨好抚台,便差人传唤当地有名的庖厨李玉山,到府衙做菜。

同州府上的理事何三,因某次祝寿邀李玉山而被回绝。于是乎就一直怀恨在心。

这次见李玉山来了,就想乘机陷害他,随意买了些难做的骨头肉,交给李玉山。

限定时辰,要让他做好。

岂知,李玉山庖厨技艺,早已炉火纯青。

他看见骨肉,正合心意。

只见后厨之中,刀飞勺舞。

只等一声传唤,李玉山便出了菜。

其中一道菜,上面为肉,下边是稀稀疏疏的几根骨头。

正是这带把肘子。

抚台当时不知,便随口问道:“此为何菜?”

州官看后,大吃一惊,急传李玉山便要问罪。

李玉山却镇定自若,毫无惧色,从容回答道:“抚台大人不知,我们州老爷,不但食肉,连骨头也要啃的?”

这位郑抚台是位清官,只两句话,就听出了其中之意。

未等州官发火,郑抚台就赏了李玉山十两银子,护他安全回去。

第二日,郑抚台亲自去查访了当地州官的恶迹,随即严惩了州官,庶民拍手称快。

再后来,可能是因为带把肘子着实好吃,郑抚台一直念念不忘,于是又把李玉山召到面前,问他那道菜到底叫何。

李玉山歪头想了想,而后沉稳回答道:“带把肘子。”

自此往后,带把肘子便成了席间一道名菜,世代相传。

……

可是,大乌龙事件被高宝德不经意之间发现了。

早在此间,后三国南北朝之时,同州就已经出现了带把肘子这道菜品。

虽说,此时在同州,带把肘子倒也不能算是最有名的一系列菜肴。

上层不管是鲜卑还是汉人贵族,都不太清楚这个。

带把肘子,更多的是在庶民之间,相传相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