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说了吗?陛下发布圣旨,宣布有一种叫土豆的良种,可以亩产百石!这下可好了,咱们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当然听说了,不过我觉得这事儿听起来不像真的!”
“种了一辈子地,每亩地能产个三石就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一百石……不会又是欺骗咱们吧!?”
“当然是真的!报邸你看了吗?朝廷放出来的消息,板钉钉的事情还能有假?”
“说不得!说不得!”
“管他是真是假,报邸说最多等到明年,土豆就能推广到咱们这里,到时候一试便知。”
……
诸如此类的对话不断在大秦各个地方演。
土豆不但可以亩产百石,还能一年三熟。
如果报邸所言属实,那么天下人再不会饿肚子了。
生民欢呼,为即将来临的盛世庆贺!
不仅是大秦百姓,就连数千里之外的匈奴和百越也在的时间内得到了这一消息。
冬季即将来临,靠放牧为生的匈奴对于粮食的渴望空前强烈。
活在马背的民族对于天灾的抵御力几乎为零。
他们不像中原那样地大物博,只能逐水草而居。
哪里的草场更肥美,他们就往哪里去。
如果在冬季来临之前,没有让牛羊贴秋膘,一个冬天下来,或许会死很多人。
也是如此,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开始心动起来。
可以亩产一百石,可以在绝大部分地方种植并且存活的很好,可以当粮食,又可以当菜......
对于匈奴和百越来说,就像是饿极了的人面前突然出现一盘肥肉,只是闻到味道就已经垂涎欲滴。
于是匈奴和百越,准备冒险进攻大秦,准备抢夺中原的物资。
大军在边境集结,浩浩荡荡,足足有二十万之众。
无论是匈奴还是百越,二者的士兵都是能征善战之辈。
匈奴不必说,马背的民族,他们的骑兵是最优秀的战士。
在这条件下,就算是正面和大秦铁骑交手也有一战之力。
所以匈奴信心满满的调动了万骑兵,准备跟大秦拼一拼。
百越更不必说,烟瘴之地,毒虫蛇蚁横行。
大秦之所以容忍百越这个跳梁小丑一直龟缩于西南一角。
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哪怕是大秦的虎狼之师,也无法在丛林中占到便宜。
但是现在,就两个国家居然主动跳的出来。
匈奴准备南下,百越也放弃了自己的天然屏障,主动出兵一战。
当嬴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不仅波澜不惊,反而有几分不屑。
是的,如果是在两个月之前,自己或许真的会担心大秦的铁骑是不是能够同时对战这两个国家。
但是两个月后的今天,嬴政早已经给所有的骑兵装了马鞍,并且从一开始就开始训练。
就骑术而言,如今大秦的士兵毫不逊色于匈奴!
甚至骑兵对骑兵,大秦的骑兵,恐怕会将匈奴杀的落花流水!
至于百越,不过是大秦身的牛皮鲜而已。
放弃了天然屏障,百越敢在平原作战,只有死路一条!
“子皓,总是有人打朕江山的主意啊。”
嬴政带着赢子皓,来到了匈奴边境处。
他仰天怅然道,“这些人自不量力,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等我腾出手来,一定要把这些蝇营狗苟之辈全部铲除!”
“父皇会如愿以偿的!”
赢子皓波澜不惊的附和了一句,心中却在吐槽。
【要不是我搞出来的马鞍,马蹄,就你这样还想打匈奴,也就稍微占据一点优势罢了。】
【不过这些百越也是傻,竟然主动放弃了易守难攻的好地方,想要进攻大秦......谁给他的勇气?梁静茹吗?】
【看来土豆比我想象的还要重要啊!连匈奴和百越都被诱惑住了。】
嬴政嘴角抽搐着。
.......
边境。
匈奴和百越,跟大秦的军队第一次正面交战。
“这怎么可能!我们的战士居然毫无还手之力?”
第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匈奴只出动了两万人,为了掠夺土豆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做好大干一场的准备,只是没想到出师不利。
刚刚派遣出去的两万人在旷野遭遇了一万秦兵。
明明人数更占优势,而且自己派出去的两万人都是装备精良的精锐,可是交手不到一个时辰,就被杀的丢盔弃甲。
如果换做从前,哪怕无法将这股秦兵完全吃掉,也肯定能够让对方元气大伤。
这让匈奴的统帅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愤怒之中。
“我们跟大秦的骑兵硬碰硬,他们的骑术不如我们。”
“只要让马受惊,马背的秦兵自然会跌落马背,被马蹄踩成肉泥。”
“可是不知怎么回事,现在的秦兵骑术居然比我们还好,我们的计策失败,再加他们的武器比我们精良,所以......”
匈奴小兵小声说到。
他们如同落水狗一般被痛打一顿,派遣出去的两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只是双方试探性的一次交手,可是匈奴这一边完全被打懵了。
“再试一次,如果秦兵还是有古怪的话,我们立刻撤退!”
“可是我们的盟友已经集结好了军队......”
“什么盟友?记住了,战场之没有盟友!”
匈奴将领下定决心,如果情况不妙的话,他会立刻带人回到草原。
片刻之后,号角吹响,匈奴主动发起第二次进攻。
结果不出预料,和第一次一样,哪怕派出去的全是前锋精锐,可是对手的骑术完全不逊色于自己这一方。
不!
或者是大秦的马有古怪!
跑的比他们这草原的马还要快!
而且骑马的时候,对方马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竟然可以稳住颠簸,轻松将匈奴杀的丢盔弃甲,落花流水!
再加对方武装到牙齿,身穿着精良的铠甲,手中拿着锋利的长矛,自己这一边已经完全不占优势。
几个冲锋下来,匈奴队形溃散,冲散之后被围杀堵截。
短时间内,三万人的前锋部队居然几乎被全歼。
“撤退,立刻撤退!”
先后两次交手,结果已经很明显,如果说第一次是巧合的话。
那么第二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交战,足以说明一切问题:
大秦骑兵变得比以前更强大了!
再不撤退,他担心自己带来的军队会全部折损在这里!
鸣金收兵
浩浩荡荡的大军,来的快,去的也快。
匈奴退兵了!
而且是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下!
而大秦付出的损失相比之而言,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前线的消息被第一时间传回咸阳。
这是一次试验,用来检验马鞍、马蹄铁的试金石。
结果是让人欣喜的!
嬴政迫不及待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布告满朝文武。
消息一出,让所有人为之惊叹。
从前和匈奴交战,哪怕战胜,也是惨胜,双方互有损伤。
可是如今大秦在代价几乎为零的情况下,斩杀匈奴将近五万人。
对于人口稀少的匈奴来说,五万人已经是个不小的数目。
面对如此优秀的战绩,大臣们既欣喜又震惊。
.............................................
【PS:新人新书,求鲜花、求评价票、求月票、求打赏、求催更,求打赏,求月票,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