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太后的警觉(1 / 1)柯不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序呲着牙,说完此话,当他回到自己的小院时,马上变了另外一张脸。

顶着一个猪头,大骂道:“小贼,本公子记住了。还有吕家那小贼,你,本公子也记住了!”

东京城这大半年,尤其自当日的刺杀之事发生后,一点风吹草动,都让人很是紧张,何况是可能关乎太后与宗室的大事。

崇政殿内,刚刚对付了一堆奏折的刘娥,靠在御椅上,听着宫人的汇报。

她闭着眼,也只有不断摩擦的食指与中指,显示着此间贵人,正是认真聆听之中。

“太后,事情就这么多,到目前为止,还没查出刘公子往美满阁的具体目的,不过根据现在的情报来看,这和郡王的出现,应该没有太大干系。”

宫人说完以后,小心的看了眼闭目的刘娥,然后补充道。

正在这时,刘娥睁开了眼,她的目光从宫人的身上不断转移,最后看向殿外黝黑的天色,问起了另一个无关紧要的话题。

当然,对普通人来说,这个话题可能无关紧要,但大宋太后,位高权重,说的每一句话,哪有表面看起来的那般简单。

“朕听闻,刘平这些时日,建立了一座书院,尚正在招收讲师?”

宫人躬身回道:“正是如此,刘公子当前的书院,已经初具规模。其之面积,就算是奴婢听闻后,也是吃惊不已,算上山峦,足有百亩之巨!

更让东京城内百姓热议的是,刘公子于内设立的各项科目。此中科目,真所谓……涉及了我大宋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宫人本想说刘平于书院的布置,在他这个入宫前,读过圣贤书的人看来,都有些乌七八糟。但一想到这位刘公子,是太后的侄子,遂马上改了口。

却见太后刘娥,并为有任何的生气,反而有些赞誉道:“衣食住行,乃是百姓之根也。看朝堂之上,可不就是因为这群读圣贤书的人多了,才变得如此乌七八糟。

若真的能多一些像刘平这样,能为民生考虑之人。

我大宋百姓的生活,自会比现在要好上很多。

你且将刘平所设书院的一些学舍,于朕说说看!”

宫人微微一愣,太后有令,他马上汇报起来,也幸好于此事上,他专门打探过。

在此期间,太后不时的问询两声,当听到“兵法馆”后,太后刘娥忽然坐了起来。

任何一个掌权者,对于兵事,都是极其敏感的。不论多地驻守边疆的将领,就如河南府的驻军、东京城的守卫,刘娥都是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以防生乱。

所以,在听闻“兵法”二字,即便创立者,是她的侄子,刘娥该有的警惕还是有的。

“刘平创立兵法馆之目的,教学之内容,你可打探清楚了?”

宫人摇了摇头,老老实实道:“刘公子的兵法馆,当前还没招收到一名讲师,至于其真实目的,奴婢尚无从打听!”

刘娥听完,眉头一皱,沉声道:“兵法之事,焉是他能掌控的。明日正是休沐,未有朝会,你且将刘平叫来宫里,就说朕有话问询。

对了,李正的‘剿匪’如何了?”

听太后刘娥说到‘剿匪’二字,宫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他的头更低了,谨慎的回道:“除过西域恶僧逃走外,暗道之于两百五十一处据点,于左将军的铁骑之下,再无存留。

此番剿匪,共计斩首五千。

太后圣明,且自今日之后,无论明暗,江湖中人,再无干涉朝廷之事者。”

刘娥摇了摇头,此时的她,脸上已然被杀气覆盖。

“还不够,让李正继续下去,无论牵涉有多远多广,必须给这群江湖之人一个记性。

此为大宋,敢谋杀朝廷命官,与朝廷作对者,无一能逃脱!”

太后刘娥一怒,朝廷也要抖上三抖。

自真宗留下的烂摊子,在刘娥这两年的治理下,许多问题正是一步一步的解决。

刘娥相信,只要她继续处理下去,那大宋之于天下,总会拨开云雾见青天,以解决完当年的祥瑞之祸。

可惜刘娥能感觉到,于政事的劳累之下,她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到底还能坚持多久,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也许陛下,正在天上,也等着朕去相聚吧?”

福宁殿。

大宋的少年皇帝,这两日生病了,所以没有去上课,自然也没有被太后刘娥给抓去做“工具人”批阅奏书。

赵祯的病,虽然是普通的风寒,但在这个时代,一个小小的风寒,都可能要人命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忽视掉。

也就从前日赵祯发烧开始,他所居住的福宁殿内,时刻有三名太医院的医工驻守。

太医开的药方,也很是小心。

但熬出来的汤药,对赵祯来说,实在是太苦了。苦的他差点咽不下去,只有加了糖霜以后,才勉强的喝下肚子。

连续喝了两日的药汤,赵祯的身体其实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现在在他身边跟班的小太监,名叫许贵,入宫有八年了,从九岁入宫,到现在,和赵祯的年纪差不多。

许贵能来到大宋皇帝身边伺候,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尤其他身后的“贵人”出力不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宫里的宫人,同样有属于自己的小圈子。

要说起许贵的圈子,总体来说,就是专门的“保皇系”,也就是说,他们这群宫人,是专门为皇帝服务,即便当前太后在宫内的权势,将皇帝的权势压得死死,如皇帝赵祯像是个傀儡皇帝。

但论忠心,如许贵者,自觉忠诚无比。

可惜赵祯不管这些,在他这个年纪,尤其前段时间处理了太多的奏书后,发现作为一个皇帝没什么好的,天天累死累活,遂而,没有培养起来作为大宋皇帝的责任感。

作为赵祯的身边人,一直渴望皇帝能早日亲政的许贵,年纪虽幼,但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更让许贵有些无奈的是,皇帝赵祯现每日还要听他讲宫外的稀奇故事才能入睡。

也幸好今日宫外发生了很多事,让许贵有了素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