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意外消息(1 / 1)拾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昨日让诸位商议的,今日可是有决定了?”

行宫之内,杨广见杨昭连带着几个臣子进来了,便开门见上的问道。

最终还是杨素顶着压力,出列道:“回陛下的话,而今关中兵力,多随陛下驻扎于洛阳。

若想兴兵远征高句丽,当以大半年的时间进行兵源补充。

遂,微臣认为,此事当循序渐进,不可太过着急。”

杨素一退下,李景便出言道:“且关中非常重要,未防其他乱子,关中的兵力需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遂,末将也认同楚国公之言,远征高句丽之事,当从长计议!”

杨广的脸,马上憋红了。

就在他面前,他最器重的两个臣子,竟全都唱起了反调!

而在杨素李景后,其余人等,除站在前面的杨昭外,皆都行礼劝谏道:“此事,请陛下三思!”

杨广见此,刹那头昏脑涨,手指指着前方道:“你们,都好的很!”

杨昭也被这一幕给震惊到了。

老杨一向说一不二,如今怎么连杨素都开始反对了,更别说,提什么主帅之类的了。

莫不是,关陇集团已经反应过来,打算维护各自的本身利益?

而老杨如今的愤怒,杨昭也能理解。

但现在的局势,对他来说,无疑是最为有利。

见君臣之间,有所僵持,杨昭出列,打破沉默道:“父皇,正如昨日儿臣之言。儿臣愿为父皇分忧!以远征高句丽,且不需要大规模的关中兵力随行,只需合适的关中兵马加以辅佐就是。

至于远征高句丽的主力,儿臣以为,在关中的大部分兵马,都抽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就近征兵。

比如山东之所,此地兵源充沛,或可以之为起点!

还请父皇明鉴!

另有就是,儿臣愿为昨日之言,立下军令状!”

杨昭这话一出,让杨素等人频频侧目。

他们都以为太子昨日之言,包括先前于行宫的言语,都是虚言,而今看来,太子是来真的!

天子会如何做抉择?

杨素自以为了解大隋皇帝,于此之事上,他相信皇帝杨广,不会犯傻,更不会同意太子杨昭之言。

进而,在之前出言后,便老老实实的站在旁侧。

但让大殿内,包括杨昭都想不到的是,皇帝杨广昨日还是完全拒绝,在今日,竟是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多度的大转弯!

“太子有心了!既然太子有此决心,那朕便使你为三军主帅,以来护儿为右骁卫大将军,右卫率周罗睺为右武候大将军。共辅太子于山东之地征兵。

关中之地,是为我杨氏龙兴之地,有护卫京师之责。但也不能就此不用,否则让天下人笑之。

此中兵源的补充,同由太子来监督管理。”

老杨这招来的凶猛,弄得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不仅是山东,连带着关中之地的征兵之事,还有对高句丽的征伐,全都交给了年不过弱冠的太子来负责。

荒唐!

实在是太荒唐了!

杨素,李景,及其他臣子,纷纷出列,当即表示了反对。

而杨昭也被这突然到来的惊喜,弄得久久不能回神。

就这么简单?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

看着下首臣子的这番姿态,杨广心里忍不住一顿冷笑。

这些跟随他已久,且多受重视的臣子,若是不敲打一下,还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他杨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断不会像父亲杨坚一样,最后被一些人仗着有功于大隋,而左右要挟。

毕竟,他杨广时连亲兄弟,亲侄子都能杀的人,又何惧其他?

杨素李景者,到底还不是真正的了解他。

他杨广若真的疯起来,谁能阻止?

而且,在昨日听了太子杨昭之语后,让之内心欣喜的是,他的儿子,大隋之储君,在某些方面,比他想象的还要长进一些。

因此,何不给个机会,让之折腾下,看能折腾个什么样子出来?

实际上,他更希望自己能御驾亲征一次。

不过,当下他刚刚继位不足一年,杨广也知,若是他这个天子,若是直接身处前线,难保大后方不会出什么问题。

杨广望着下方人影的个中姿态,冷哼一声道:“朕意已决,若无其他事,你们都下去吧!”

杨素等人,此时已然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次不过众臣之间,联手给老杨来的这么一手,没想到皇帝杨广不吃这套,反而把他们给压的死死。

“父皇,儿臣还有事奏!”

下方的杨昭,已经平复了心情。

自晓得这是他爹和杨素等人的“战斗”,毫无疑问,他爹胜利了,却也给了他一种机会。

当然,杨昭也没忘记今次入宫的主要目的。

“太子还有什么事?”杨广出声道。

杨昭一礼,便将之前和杨素的打赌之事说了出来。

但听杨广道:“此事,朕本就让你从中协助,现在楚国公既然愿意和你打赌,那朕便不干涉。”

杨广的不干涉,对杨昭来说,便是另一种支持。

而看杨素等人像个狗皮膏药般,皱眉苦思,还要进言,老杨直接开溜。

杨昭这次获利众多,虽也马上离开了行宫。

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和杨素的打赌,最终好改善民夫的环境,由此,对他杨昭的名声也有好处。

二便是征兵了。

关中是为关陇集团的主阵地,即便他有杨广的命令,仓促而往,大概率还是会无功而返。此中问题,便交给来护儿等人去头疼。老杨既然让他为主帅,那来护儿等人也只有听命于他。

所以,对他来说,自己能出手的,重点还是在山东兵源上,这也将是他势力奠基的根本。

杨昭决定把手头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便亲自去往山东。

至于留守京师这种事,依他的猜测,大概率会落到弟弟杨暕身上。由此是否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给朝中臣子以错觉?

杨昭并不在意。

相对于虚名,他更注重的是能握在手里的兵权,那可不是虚名能比拟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