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艺考前(续)(1 / 1)绝世东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么就叫你郁可姐帮你唱《小苹果》吧。”

“……严格来说,《小苹果》并不算是一首好歌,但现在的它恰好具备了所有加分元素:人气加持,明星演唱,有广为人知的传唱度,还有让人情不自禁就陷入进去的魔性旋律……”

“所以,只要把这首歌唱给他们听,你能成为状元的成功率确实很大!”

当吕枫和张郁可和刘康两人把帮唱的事情谈完后,回到家里,他脑中还在回想刘康和张郁可所说的话。

发现自己对艺考还是不太了解。

他回到房间,打开手机搜索有关艺考的信息。

“最新一届艺考即将拉开帷幕!”

“考生们,加油!”

“艺考注意事项……”

“各省艺考活动地点……”

吕枫要看的不是这些。

他重新输入关键词:

“如何成为艺考状元。”

一堆火热词条涌了出来。

他看了半天,整理出了一些关键信息:

艺考最重要的,便是表演时得到的评分。

三千专业评审在现场打分,最终得分按十分之一的比率折算,五万各大高校导师在网上观看直播打分,最终得分按百分之一折算。

一共800分。

打分机制比较复杂,需要从多种因素考虑。

不过最终结算,还是落在直白的数值上面。

这样以来,哪怕是一点小瑕疵,也有可能会损失大量的分数。

所以想要成为状元,除了歌好、人好以外,还要尽全力保证自己不出现任何失误……

吕枫又查了一下往年的状元信息,发现他们真是一个比一个神仙,不光唱的歌厉害,表演的效果也堪称是神级现场。

即便如此,最高分也才700分左右。

还是因为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被人扣了分。

……

看到这些规则,吕枫终于明白了问题的关键点。

如果能做到,让评委忽视掉那些细节上的问题,全然投入进歌曲里,是不是能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

《小苹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这样一首歌。

——

艺考,是一件神圣的事。

对于考生来说,艺考路的尽头,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推开门,是更高的舞台,更宽阔的领域……

而对于这个领域内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期待从门那边过来的人有多优秀,有多独特。

是天才,还是幸运儿。

所以在这个开幕前的时刻,各大高校,都在为了明天的艺考准备着……

北城音乐学院。

这个九州最顶级的音乐殿堂之一。

此时在会议室内,一些顶尖的教授、导师正在研究这一届有潜力的考生。

“……综合来看,咱们州这一届有潜力的考生很多,能争九州状元的苗子也有几个。”一个导师正把一些优秀的考生信息发给其他人。

有教授拿着信息,评价:

“恩,咱们北城第四中学的这个学生不错,我看过他的表演,唱功扎实,在高中的活动里,都没出过什么问题。”

旁人凑过来看了看,若有所思:“之前留意过他,因为包容性不够明显,就没有特招,现在看来进步很大……”

“恩,那个可以加入特招名单里……那曲城呢?应该也有吧。”

“那边去年有三个,今年一个都没有……”

突然有个女教授问了一句:

“YZ市呢?我记得那里之前有个不错的苗子。”

“对,我也记得那个学生,条件太好了,很多年都见不到一个那样的了。”

“我记得他好像是被咱们特招失败了吧?现在怎么样了?”

正在发放学生信息的导师摇了摇头:

“我观察了他很长一段时间,自从那次特招失败后,他就患上了舞台应激障碍,再也不能在舞台上表演了。”

“那就可惜了……”

教授纷纷感叹着。

不过天才夭折这种事,他们见的太多了,只是感叹几句,便继续开始研究其他学生的信息。

这时一个两鬓有些发白的教授突然开口道:“这一届创作系有没有好苗子?”

他是北音资历最老的教授,孙日行,本身还是一个演唱和创作双领域都顶尖的人才,地位之高,一开口,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他。

有人回答:“这一届依然不太乐观,创作歌曲的质量比上一届普遍有所下滑。”

“最近几年咱们州的词曲水准似乎达到了瓶颈期……”

孙教授又问道:“这么说,连首能听的歌都没有?”

底下导师翻了翻资料回道:“也不至于,优质歌曲还是有一些的。”

“相比起来,咱们北城出的比较多,毕竟艺术氛围比较浓郁,周边城市也出了一些,而远一些的城市……怀汤出了两首,凉河出了一首……还有,YZ市那边也出了一首《童年》,质量还不错。”

孙教授已经拿过优质歌曲的资料。

大概扫了一圈,他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道:“这些创作者都可以挖一挖。不过我记得,YZ市应该还有一首吧?《小苹果》呢?”

“……”

场内沉默了一会。

一个专门负责创作系的教授说道:“原本是要把《小苹果》也列入优质歌曲的,但争议有些大,有的说艺术性不高,有的说太低俗,所以就暂时搁置了。”

旁边导师补充:“而且,这首歌很有可能是娱乐公司做出来捧那个明星的,不太适合这个名单。”

“对,怎么可能有学生能写出这样的歌……”

孙教授笑了笑:“查一查不就知道了。而且……你们是不是忘了,以往创作的瓶颈,都是由这种争议很大的歌来打破的。”

一众教授导师有些惊讶,没想到孙教授对《小苹果》的评价竟然会这么高。

但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质疑,而是在想,是不是孙教授发现了他们没有发现的东西?

有人试探性的说道:

“可是这首歌和之前那些不一样,这首歌艺术性太低了,没人会认同。”

“没人会认同?”孙教授冷哼一声:“在你看来,音乐圈以外的人就不是人了?”

他起身沉声说道:“这首《小苹果》,如果从传统声乐的角度来看,艺术性的确不高,低俗也是难免的……但如果把他拿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说,却是一首非常成功的商业歌曲!”

孙日行目光如炬扫过众人:“要知道,艺术性不光代表歌曲的质量,更代表了受众门槛!而这首歌,创作初期的立意,就是通俗、简单!它面向的不是单纯的音乐领域,而是整个世界,所有领域!大俗,即大雅!”

全场寂静。

有人眼睛亮了,有人脸色恍然。

几秒后,会议室热闹了起来。

“是我的思想局限了,那些艺术性高的歌只有喜欢音乐的人才会听,而这首歌却能让不喜欢音乐的人也跟着唱起来!”

“没错啊,我之前只把它的定位放在了音乐圈里……”

“小了,我们格局小了啊……”

“不愧是孙教授,一眼就看透了真相!”

“赶快查一下,这个创作者是谁。”

“咦,这么巧,他也是YZ市,还是市一中的……”

“好了我查到了,这个学生叫……”

“……”

“……”

电脑前的几个导师、教授突然诡异的停住了动作,瞪大眼睛看向了屏幕。

“叫什么,怎么不说?”

孙教授疑惑的走了过去。

当看到那个熟悉的名字时,他也瞪大了眼睛……

——

另一边,北音的最大竞争者,清木音乐学院。

和北音不同。

在清音,创作者的地位要更高一些。

其实在这个领域内的人都知道,在低层次的时候,会唱歌的人少,会创作的人多。

但在高处,却完全反转过来,创作好的人非常少,唱功好的人,却一抓一大把。

其他学校知道这点,但并不看重,只是让创作者自己竞争,主要培养演唱者。

清音,却能够一碗水端平,对创作者的培养也不落下。

不过这不代表他们的门槛低,相反,他们对每一个有潜力的创作者都会反复观察,考验,贯彻了宁缺毋滥的理念。

有时,就连能考上状元的创作者,他们如果看不上,也不会收。

有时,别人看不上的歌,他们反而会去研究。

当然,只限于那种本身有价值的,一些特异独行的歌,比如,最近大火的《小苹果》……

而此时,清音的教授组,正因为这首歌处于一种震惊之中……

“你说什么!?《小苹果》的创作者,是半年前那个被北音特招失败了的学生?”

清音的元老级人物,黄教授,此时瞪大了眼睛。

当初北音去特招这个学生的时候,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行动,因为他并不了解这个学生,觉得先观察这个学生一段时间比较好。

后来听说特招失败,这个学生还出了大问题时,还特意上北音嘲笑对方来着。

然而,现在却告诉他,这个唱功妖孽的学生,在半年里转型,还写出了一首这么厉害的歌?

一般人可能不觉得什么,但他这样的老前辈完全能看出这歌有多厉害!这歌虽然某种意义上取了巧,但却是一首全民歌曲!

黄教授突然感觉荒谬。

紧接着,他霍然起身。

如果自己能查到,那别人也能查到,北音说不定已经去找这个学生了!

这种人才,绝对要把握在自己手里!

他急急忙忙的,吩咐助手订机票。

所有人都诧异的看向他,不知道他在慌张什么。

只有黄教授知道,《小苹果》的意义根本不是什么洗脑歌曲那么简单,这首歌代表着,可以复制的巨大商业价值,可能对全音乐,不,全艺术领域造成大洗牌!

如果这首歌真的是为了力捧某个明星,由某个公司特意打造出来的商业歌曲,那没什么好说的。

但如果这首歌是一个还没有艺考的学生写的!

一个嗓音妖孽,但因为不能表演转型去创作的学生!

那么这首歌……这个创作者!

是天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