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空谈不行动就是耍流氓。
李元喆要做的是一个积极地混蛋,绝对不会有流氓的行径,所以他的行动很迅速。
就在长安人的注意力被大唐第一书店的廉价书籍吸引的时候,在权贵云集的永兴坊之中的一间大宅悄然打开了朱红色的正门。
这座宅子是原来的齐王府,李元喆在大唐的第一个家。
自从他带全家远走琉球,三年了,他再一次踏入其中,心中难免升起许多感慨。
他还记得当初来到大唐睁眼看到的第一幕,那是一个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场景。
当时李元吉醉酒归西,杨珪媚说什么也不同意向李渊汇报丈夫的死讯,更不同意对外发丧表,坚持要丈夫只是喝多了酒,天亮就会醒来,为此她与李易和一众王府属官对峙了整整半夜,不允许人触碰李元吉的身体。
当他的意识恢复时,情绪激动的杨珪媚直接晕倒在他的怀里,几个孩子迷迷糊糊的扑向他叫“阿耶”,他当时脑袋一片空白,直到融合部分李元吉的记忆才弄清楚自己是魂穿大唐了。
开始的几天他的心情很低落——任谁知道自己变成了历史有名的死鬼都会失落吧?
可杨珪媚带着几个姬妾和孩子日夜守着他,渐渐地他便从消沉之中走了出来,决定去抗争李元吉的命运。
也是从那时起,他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有了牵绊,亲情的牵绊。
不管李元吉有多混蛋,甚至杀了救了自己小命的奶娘,但他对家人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失去了亲人的李元喆把王府的这些人当做了自己前世的亲人,他不想再一次失去亲人,所以他变得不择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去对付李世民。
世间之事总是充满着戏剧性,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搞定的李世民栽到了他出于道义留下的一封信,玄武门之变成了李渊显示手腕和实力的舞台,最后再系统的运作下最不可能登皇位的他成了大唐的第二任皇帝。
紧接着就是陇右之战,这所王府就卖给了别人,一直到前几天才又买了回来。
想想这几年的经历,李元喆唏嘘不已。
但人总是要往前看,这所大宅子就是他往前迈出的一小步。
他买回宅子不是为了怀旧,而是想要把这里改造成一所学校,也就是他在育种的皇庄里所说的只教人一技之长的学校。
选这里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够大,不得不说李渊对自己的几个嫡子是真的好,赏赐的宅子前后四进大院外加六个跨院共计有房一百八十多间,足够容纳近两千名师生在这里授课学习,中庭与演武场和后花园打通之后连操场都有了。二是离东宫够近,日后他要在朝堂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整个长安北城还真就只有这里适合当做学校。
李易见皇帝有些惆怅,出言道:“陛下,之前买下潜邸的人并未入住,府内所有的格局也曾改动,不知陛下要如何安排?”
李元喆边往里面走边说道:“门口的牌匾摘了,门槛砍了,把门口的石狮子搬走,在那里建一个小木屋,这个院子留着,把回廊拆掉,那些花草搬到东宫去,阿媚最喜欢花花草草了。”
“东跨院所有的屋子收拾干净,床铺换成单人床,墙门加一扇木门,用来给书院的先生们住,主房四个床位,侧放放两个床位。”
“西跨院也收拾出来,一半的房间清空先不要动,剩下的按照大唐第一书店里的布局安置书架、长桌长凳,当做图书室,布置灯火时注意防火。”
“演武场、中庭和后花园打通,把三处所有多余的东西全部清空,回廊拆掉,假山石送到龙首原,荷花池、曲水、鱼池和井口全部填平,凉亭和树木移到角落里,朕需要一块东西长五十丈南北宽三十丈的空地,要是凉亭和树木占地方就全部移到曲江池边。”
“府里原本的厨房要扩大,至少要可以同时供应一千人的伙食,厨房院子里要搭建出一个长棚,朕要在那里建一座热水房。”
“把所有下人住的地方重新装修,每间屋子里安放四张下铺,留出后宅的大堂留出来别动,朕的书房也空出来。”
“除了放下铺的房间和厨房,其他的房间全部要通热地龙,另外府内的水井至少要保留五口,所有有漏水的地方都要修不好,原来王府规制的东西也要去掉,这里未来是教书育人的学堂,不需要那些彰显身份的东西。”
李易认真的把李元喆提出来的修改意见全部记下,之后问道:“陛下,您要求的工程量不小,恐怕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李元喆皱眉道:“为什么会这么慢?”
李易小心道:“陛下,能接王府活计的只有将作监,将作监现在缺人手,大都去了工业区和龙首原,实在是抽不出太多的人手来,所以......”
李元喆忘记了这是等级森严的古代,不像后世随便找一家有资质的工程队就能干活,王宅这种高等级的建筑工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朝廷相关部门的手,民间的建筑队伍是没有资格接这样的工程的。
先前接手这里的人就是因为还在走将作监的流程才没有改动宅子里的布局。
不过他就是皇帝,还能让这种不合理的规则限制住?
“传朕旨意,自今日起齐王府不再是王宅,所有权划归大唐皇家商行所有,这样一来这里就是民宅了,你让人去招募工匠,立刻动工,要是时间来不及就把热地龙放下,先行改造他处,朕给你半月的时间,能否完成?”
“没问题,现在是农忙时节,城里的工匠大多没有活计,人好找。”
安排好王府的改造,李元喆又来到了城外皇庄的印刷车间。
他找来负责车间管理的李三,问道:“第二车间的印刷机调试好了没有?”
李三与段猛一样,也是原唐国公府的家生子,懂一些机关之术,因此得到了李元喆重用,然他负责印刷车间的那些印刷机的保养维修和人员管理。
“陛下,第二印刷车间的印刷机已经调试好了四台,三台印书机,一台印刷旬报的机器。”
李三介绍道:“再有半月时间第二车间的伙计也能机印制书籍了,届时两个车间的产量能达到每日可印三十万页,旬报可印一万五千八百份。”
“嗯,你做的很好,晚倒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火,印刷机每日要定时停机清理检修,不能让机器超负荷运转,工人也要休息好。”
“小人知晓,一定按陛下的交代做事。”
“你心里有数就好,朕要加印一份《大唐旬报》特刊,第二车间的四台印刷机全部动起来,特刊就按书籍的规格印制,两日后朕要看到五千份特刊,这是特刊要登的内容,排版的时候认真些不要出现错误。”
李三接过李元喆递来的稿件,打开一看,几个大字首先映入他的眼帘:
大唐第一技术学院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