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
一座偏远的古城,从外表看去就是一片的荒凉,然而却是兵家必争之地。
呜呜呜!号角吹起!
喊杀声震天。
鞑靼王弯刀所指,黑压压的鞑靼兵将,疯狂地向着大同镇扑去。
这是鞑靼王最后的疯狂。
如果再攻不下大同镇,鞑靼王就只好撤兵了。
到时候,他会沦为整个草原的笑柄,这是他万万不能忍受的。
“攻破大同镇,整个大明的花花江山,就全是我们的了。你们要的钱财、美女,所有的一切享乐。大同镇的后面都有!”
鞑靼王的一番话,激起所有鞑靼将士的狼性。
李成梁眉目锁成一个川字,鞑靼兵的攻势前所未有的猛。
就算是加俞大猷的亲随少林兵,都未必能够抵挡得住。
“日月山川永在!”
“大明江山永在!”
李成梁大声地喊了起来。
这是最鼓舞军心的话,每次李成梁喊出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心中涌起无穷的勇气。
李成梁的亲随手下,还有众多守城的将士百姓,都一起疯狂地叫嚷起来。
俞大猷愣了一下。
每次俞大猷在鼓舞士气的时候,都会来这么两句,没想到被李成梁给抢先了。
“兄弟们,奋勇杀敌吧,虽九死犹未悔!”
“大明百姓在看着我们!”
“当今圣在看着我们!”
俞大猷大声地喝道。
纵然是在酣战当中,李成梁都不由地愣了一下,心想俞老头行啊,肚子里的存货不少。
李成梁和俞大猷双方较起劲来。
无论是先前疲惫至极的守城官兵,还是远道赶来的俞大猷等人,都已经乏力到了极点。
可是,当鞑靼兵从远处纷涌而来的时候,他们却全然忘了疲倦,就靠着消耗潜能来杀敌。
“给我冲,冲大同镇!”
“斩杀俞大猷!斩杀李成梁!都是千夫长起步,赏万金!”
鞑靼王疯狂地叫道,他深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无数的鞑靼兵,抬着云梯等各种攻城的工具,开始疯狂的攻城。
“俞将军,皇难道仅派遣你们这些人前来?”
李如松一边咬牙攻敌,一边忍不住地问道。
李成梁狠狠地瞪了李如松一眼。
“不是,他们应该来了。”由于汤克宽应到未到,俞大猷并没有详细地说。
眼下看到战斗响起,汤克宽部依旧未曾露出,俞大猷不由地心急如焚。
“杀!”
陡然间,就看到鞑靼兵的身后,传来一道疯狂的喊打喊杀声。
俞大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刚才真是把他紧张坏了,还以为汤克宽部出了什么问题。
眼下汤克宽带领的那些大明军队主力,此刻终于冲了过来,而且,起到伏兵的神奇作用。
“不好,中埋伏了!”
鞑靼王只觉眼前一黑,差一点没从马背跌下来。
四面八方都是喊打喊杀声。
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明军,只是当鞑靼王睁开眼睛看时,只觉到处都是明军的影子。
这些明军的战斗力都极强,丝毫不弱于他们鞑靼部落,而且,一个个看来都是异常地自信。
“原来、这才是名满天下的俞家军。”鞑靼王心中一阵的感慨。
就算是远在草原,鞑靼王都听说过俞大猷的名字。
但是一直以来,鞑靼王都以为俞大猷言过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神。
此刻,真的与俞大猷带领的明军对,鞑靼王心里才清楚。
原来他所谓的三十万鞑靼兵,明军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可笑他鞑靼王还以为,就凭这三十万鞑靼兵,就能够与大明争抢天下,实在是可笑至极。
“撤兵!撤兵!”
听到鞑靼王的声音,鞑靼部立刻开始鸣金收兵。
可惜,鞑靼王的主力军队,都在与明军的酣战中,根本就退不出来。
“打开城门,我们杀出去!”
李成梁疯狂地大叫道。
被鞑靼王围城数日的李成梁,心中可是受尽憋屈。
眼下有出城杀敌的好机会,他怎么可能错过。
在李成梁的指挥下,城门顿时就打开了。
李成梁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在他的身后,是他的亲随李平胡等人。
俞大猷等人不甘落后,他们如出海的骄龙一般,一路勇不可挡。
“杀!活捉鞑靼王!”
明军中纷纷地叫喊起来。
鞑靼王兵败如山倒,最终只率领十万的残部,一路地向北溃逃。
俞大猷率领的少林僧兵,依然不肯罢休,还在拼命地追杀鞑靼王。
鞑靼王都快要气死了。
就算鞑靼兵大败,可是俞大猷实在是欺人太甚。
只有区区三千不到的兵马,居然敢追杀他的十万大军。
而且,把他的十万大军手下,硬生生地啃下一块来,伤亡足有六千人。
鞑靼王带领十万残部,逃到大山里,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谁知俞大猷在前,李成梁和汤克宽在后,居然不顾山高林险,对他一路追杀。
本来鞑靼王如果静下心来,他的鞑靼兵犹有一战之力。
可是鞑靼王此刻,被俞大猷等人弄得斗志全无。
最终,鞑靼王又扔下近半数的兵马,只率领四万多残部,逃到草原深处。
这一仗,明军大胜!
这一仗,打出大明铁骑的威风,使草原诸部落胆寒,不敢南下而牧马。
“报!八百里加急!”
少年天子朱翊钧正在金銮殿与群臣议政,就听到午门外有人拍马赶来。
“宣!”朱翊钧不动声色地道。
就见一个一脸冷的锦衣卫走了进来,一进朝堂,就深深地伏在地,态度异常地谦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