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打听朝廷的消息,还有雨化田的所作所为。
让端王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天子的掌控之下。
这,让端王觉得毛骨悚然。
然而,对端王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个机会。
只要赈灾这件事情做好,端王知道以朱翊钧的性格,一定会对他大加赏赐。
具体有什么赏赐,天子的心思,他根本猜测不透。
然而,现在不是想赏赐的时候,端王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蜀中的灾情治好。
这倒不全然是为他自己,而是身为大明朝的王爷,他的骨子里面,流淌着先祖的血,想要为大明穷苦百姓,来做点什么。
在端王的带领下,他的一众手下开始日夜赶路,仅用了一天,就赶到蜀地的重灾区。
听说是端王代表天子来赈灾,蜀地的巡抚连忙带着一众官员来迎接。
“王爷,一路辛苦,卑职安排好了接风晚宴,请王爷移驾。”蜀地巡抚李景龙连忙迎前来,满面笑容地说道。
“一路行来,百姓都在饥饿之中。这接风宴,让本王如何吃得下?宴席分给大家吃吧,本王喝些粥就行了。”端王感慨地说道。
李景龙错愕万分。
在他心里想来,王爷是何等尊贵的身份,这次到灾地来,只不过就是做做样子。
结果万万没想到,端王却是玩真的,连接风宴都不参加了。
李景龙谦让不过,只得按照端王的吩咐,让人把粥端了来,他陪着端王一起喝粥。
“相比起那些饥饿的百姓,我们有馒头吃,有一碗粥喝,已经是太幸福了。李抚台,现在灾情怎么样啊?”端王一边喝粥,一边问道。
李景龙连忙放下碗来,开始给端王介绍情况,他自从灾情一开始,就一直在最前端指挥,对灾情十分的熟悉。
“既然朝廷的官粮已到,为什么还不大开粮仓赈灾?”端王生气了,把碗一放,开始吹胡子瞪眼。
“王爷勿怒。实在是旱情已久,百姓心中积有怨气,冒然开仓,怕是会引起暴乱。”李景龙一脸慎重地说道。
“不怕,有本王在此,谁敢暴乱?再说了,如果怕暴乱就不赈灾,你这个抚台有何担当。要你何用?”端王沉下脸来说道。
“是!是!王爷代表天子赈灾,百姓自然感念恩德,那开仓赈灾,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李景龙连连地点头,表示一定照办。
次日一早。
高台之,端王在众人的护卫下,出现在了赈灾现场。
“各位蜀中父老,我是端王朱宣圻,这次领天子旨意,替天子前来指挥赈灾,从今天开始,我一定会尽我所能,让大家有一口饭吃。”
看到下面衣衫褴褛面黄饥瘦的灾民们,端王感慨万千地说道。
“多谢天子隆恩,多谢王爷赐一口饭吃。”
排成队的灾民们,在李景龙等人的指挥下,说着感谢的话语。
百姓们其实心中最容易满足,他们能有一口饭吃,就觉得是感恩戴德。
在他们的心里,皇帝就是天,王爷同样是尊贵无比的人。
现在皇帝能关心他们的死活,王爷能亲临现场看他们,顿时民怨就消了。
“开仓!赈灾!”
端王大声地宣布。
随着端王的一声大喝,现场顿时活跃起来,灾民们脸都是万分激动的表情。
这些灾民们或是拿着破口袋,或是拿着烂碗破盆,都在翘首期盼,希望能喝一碗粥,能够拿一点米回家,解救一家老少。
端王看到眼前的场景,他被深深地触动了。
一直以来,端王都在王府中享福,从来不知民生疾苦。
现在看到他属地的百姓,生活都是如此地困苦,他突然间觉得,明白此行的意义。
“王爷,凭你的威望,这场灾情,我们一定可以熬得过去。”
李景龙围在端王的身边,一脸都是崇敬的表情。
“李抚台,你错了。这都是天子的恩德,我只不过是代天子前来,何敢居功?”
端王一言一行,都是特别地小心在意。
纵然雨化田离去了,可是端王仍是觉得,暗中老是有一双眼睛,在默默地观察着他。
如果他对天子不敬,或是怠慢赈灾,后果一定会很严重。
“是啊,天子圣明!”李景龙深有同感。
这次李景龙与蜀中总督联合奏,没多久朝廷就有了批复,而且是天子御批,这让他心中极受鼓舞。
李景龙本来只求减赋,结果天子却批了三年免赋。
而且,天子还让人连夜送来官粮,让李景龙应急以救灾民。
不但如此,天子还让端王前来主持赈灾,这一项项的措施,既明确又有效。
李景龙深深地感觉到,纵然天子只是十岁少年,然而其雄才大略,却在历代大明天子中,排得极前位置。
“李抚台,有一件事情,我需得跟你说明,麻烦你记好了。”端王深吸一口气,极其严肃地说道。
李景龙连忙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纵然是相处短暂,然而,李景龙对端王的印象却是特别地好,试想王爷是何等地位,居然甘愿亲自出面赈灾。
“李抚台,蜀中旱情严重,百姓病死颇多,瘟疫横行。如果我不慎染瘟疫而死,麻烦你替我书告诉天子。我,朱宣圻,不辱使命!”
端王已经下定决心,正如朱翊钧所说的那样,灾情一日不恢复,他就一日不回端王府。
“好,王爷,在赈灾这件事,我愿意誓死追随,灾情不除,我一日不离现场。”李景龙心情激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