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我为王
“大爷,咱们村家家户户都做腊肉吧?”
梁栋急忙问。
大爷狐疑:“是啊,村子里每年都做,老习惯了,怎么?不爱吃?”
梁栋摆手:“不不,爱吃,爱吃,就是想问问,咱们这的腊肉产量怎么样?”
“产量?”
“就是,加入让你们大批量制作的话。。。”
话音未落,大爷摇摇头:“不可能的,除非年轻人回来帮忙。
光靠我们村里的老人,做不了几件,顶多够自己吃的。”
梁栋一拍手,这不就是他想要的效果吗?
让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在家就能挣钱的希望,不就可以回来了吗?
都是挣钱,能在家门口挣钱,肯定比外出打工强得多。
于是,他把自己的思路跟大爷一说,立马得到积极的支持。
“如果能成,就太好了,不过这个事得跟村长商量一下。”
梁栋点点头:“对对,把村长叫来,咱们商量看看怎么把项目推动下去。
关键是村民们愿不愿意支持这个项目,毕竟一旦大规模生产,肯定会很累”
大爷笑道:“肯定愿意啊,谁不希望子女们在身边,还能多赚点钱,累点怕什么。”
话说的在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趁着雪势减弱,江超他们带着慰问品出发了。
第一站就是村长家,把事情大概说了一番,得到村长支持后,开始挨家挨户走访。
毫无疑问,梁栋提出的这个扶贫项目,得到了全村人的强烈支持,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当然,这一切还有个前提,就是村子里的腊肉好吃!
如果不好吃,再好的营销手段都没用。
消费者也许会凭借同情心购买一次两次,但绝不会长期购买。
好吃,才是项目能不能长久成功的关键。
不过村民们显然不担心这个问题,几代人吃了几辈子的腊肉,每天在烟火气中熏制,怎么可能不好吃?
但为了让远道的客人们放心,家家升起了炊火,开锅做饭。
就为了让客人们尝到最好吃,最地道的腊肉。
一时间,大爷家变得热闹无比。
圆圆的餐桌上,摆满了各家村民送来的菜,几乎以腊肉为主,但菜式各不相同。
大爷家最朴实,直接来了道腊肉炒饭,用的是节目组刚送的大米。
配上自家腌制的泡菜,和辣椒酱,最后撒上葱花上桌,那香味儿,恨不得把舌头给吞下去。
江超是吃美了,光炒饭就吃了三大碗。
梁栋也觉得好吃,但他的注意力更多的在品尝,发现每家送来的腊肉,味道大同小异。
如果不仔细品鉴,几乎尝不出诧异。
这也是他奇怪的地方,难道各家做腊肉的手法都一样?
这个问题,在村长那得到答案。
老村长抽着烟袋锅,笑眯眯的说:
“我们村祖上就有制作腊肉的传统,传到我们手里也有几代了。”
梁栋恍然,这是一脉相承啊。
他敏锐的捕捉到一丝商机,玩笑的口吻试探道:
“咱们村最早制作腊肉,有没有什么传说故事?
比如制作腊肉的人是御厨,或者什么大官儿?”
村长抽了口烟:“还真是,传说我们这个村子,几百年前出国一位大人物。
具体多大我也不清楚,好像在朝廷做大官。
有一年他回乡探亲,因为路途不好走,便让家里的厨子做了易保存的腊肉在路上吃。
回到村子后,见到同乡日子过得艰难,便将腊肉分给大家伙吃。
临走时,更是让厨子把腊肉的制作方法留给村民,让他们自己学着制作。
这样就可以经常吃肉了。”
梁栋细细听着,不时用笔记录。
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才问的,谁想到还真有意外收获。
美食嘛,要是没有点像样的传说,还真就却了点正宗的味道。
现在就不一样了,完全可以将村里的腊肉,包装成皇室传承、匠心秘方。
倒也不算虚假宣传,毕竟腊肉是真好吃,自己在市场上买的,肯定没有这种的好吃。
这样一来,消费者也愿意相信,所谓皇室秘方的真实性。
打定主意后,便第一时间打电话回魔都。
等过完年,让慈善基金会聘请专业人士来操办这个项目。
他也会让极限挑战的摄像机全程跟拍,等大规模试制的腊肉上市,再安排一期带货特辑。
初期的销路肯定不成问题,凭借极挑的粉丝量和影响力,还真不怕没人掏钱。
至于这个生意能持续多久,就看村民们能不能将品质把控好。
如果他们黑心,偷工减料,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他能做的就这么多了,尽人事听天命,问心无愧。
当然,出于私心,在走的时候,他以个人名义,给小云朵留了5万块钱。
不多,但足够让孩子到最近的学校就读了。
等慈善小学建设好,再回来也是一样的。
眼瞅着到了上学的年纪,不能一直在家呆着。
而且有了这笔钱,她父母也不用常年在外打拼,至少能给他们一家创造团聚的机会。
等腊肉生意坐起来,生活会变得更好吧?
除夕当天一大早,雪停了,极挑众人带着村民们殷切的期盼离开村落。
按照村民指的小路,尽快回到国道上,加了油,重新向着星城出发。
如果顺利的话,中午应该能抵达任务地。
事实上也确实很顺利,似乎是做了好事的原因,老天爷很给面子,没给他们继续制造磨难。
于中午12点前,抵达任务地。
二胖组合愕然发现,他们竟然是第一个到达的。
本以为另外几人早就到了,此时应该站在那嘲笑他们呢。
可竟然连个人影都没看到,江超一脸莫名的看向梁栋:“导演,神马情况?他们人呢?”
梁栋一直跟秦思怡那边保持联系,所以很清楚对方的遭遇。
想想就觉得好笑,这个春运特辑,跟西天取经似的,九九八十一难都经历了。
“他们遇到了点麻烦”
什么麻烦?还得从他们在黄博的启发下,临时干起的小买卖说起。
昨天,黄博提出可以卖雨伞挣路费,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不响应也不行,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一开始还挺好,以18块的均价,买下50把雨伞,直接把火车站大半的雨伞存货给掏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