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阁老,陛下有请!”
刘健等人刚刚商讨完毕,门外就有小太监前来传达圣意。
三人匆忙来到乾清宫,发现陛下果然是要和他们商讨献俘之事,还打算让各个属国都派人参加。
幸好他们已经定好了对策,否则可能要被打个措手不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曹正淳此举有颇多可疑之处,如果贸然行事,出现了问题,可能会有损我大明威名。”
“大队人马从大同赶到京城,一路劳民伤财不说,恐怕还会多生事端。”
“陛下三思,大同将士浴血厮杀,拼死挡下鞑靼大军,损失惨重,都还未提起献俘之事。如果让东厂如此行事,恐怕会让前线将士们心生不满。”
朱厚照没想到,对于此事,内阁竟然反对意见这么大。
“大同将士一样也会参加献俘之礼,朕还把他们安排在了队伍最前面。在战场,蒙古鞑靼都已经被朕打败了,如今只是一些残兵败将,能惹出什么麻烦,献俘之礼,必须要办。”
朱厚照的态度很坚决,对内阁的反应很不满意。
当初蒙古鞑靼年年犯境的时候,你们怎么不嫌麻烦了。
现在大明难得有此大胜,却在这里扫朕的兴。
“朕不仅要办,还要大办特办,朕要让全城的百姓都看一看我大明的威武雄师。太祖太宗在世时,打的蒙古鞑靼如同丧家之犬,后世子孙无能,反而让蒙古鞑靼肆无忌惮的南下劫掠。如今朕要让大明百姓都知道,天朝国,仍可诛尽天下强敌!”
内阁几人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
谢迁正在心中措辞,如何让陛下放弃这个打算,最起码也不能让曹正淳和雨化田等人参加献俘。
在乾清宫召见时,朱厚照体恤内阁几位大臣岁数比较大,都会赐座,并且还有茶水伺候。
谢迁思虑时觉得有些口干,端起旁边的茶水,喝了一口。
突然噗的一下,一口全吐了出来,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谢迁有些尴尬道:“这茶水太烫了一些。”
看到旁人都移开了目光,谢迁心里却在暗骂。
这是什么茶,竟然如此辛辣?
看到旁边的两人,喝起来却安然无恙。
谢迁有些不解。
这时正在方的朱厚照,看的清清楚楚,谢迁的那杯茶正是谢瑶儿端来。
警告的眼神看了她一眼,吩咐道:“来人啊!帮谢学士换一盏茶过来。”
毕竟是在乾清宫,谢迁也没有多想,以为只是宫婢不小心出了疏漏。
口中的辛辣之味有些难受,新的茶水换来后,谢迁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想要缓解下口中的味道。
这次的茶水酸中带苦,苦里带咸。
饶是谢迁想要强忍,但还是一口吐了出来。
谢迁恼火了,顾不刘健和李东阳怪异的眼神,也不管这是什么场合了。
扭头就准备,冲着刚给自己茶的这人发火。
一看之下,谢迁眼睛瞪的滚圆,嘴巴张着却说不出话来。
谢瑶儿趁人不注意,给他摆了一个鬼脸。
谢迁连忙把头扭了过去,脸色阴晴不定。
朱厚照在方看的有些想笑。
朱厚照一本正经的装作关心道:“谢学士,可是乾清宫的茶水不合你的胃口,朕让人再给你换一杯来?”
“是臣失仪了,茶水不必换了,臣很喜欢。”
谢迁的脸皮够厚,行礼之后,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刘健和李东阳传来探究的眼神,谢迁也装作没有看见。
接下来,刘健和李东阳仍然不断劝阻,但都被朱厚照拒绝了。
谢迁完全没有心思去管这些事了。
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这是世人对内阁三人的评语。
李东阳的谋略,刘健的当机立断,谢迁的能言善辩,配合无间,被人誉为“天下三贤相”。
如今谢迁哑了火,两人很快就败下阵来。
朱厚照让谢瑶儿也退下后,谢迁仍然是魂不守舍。
等到三人离开乾清宫时,谢迁还没有反应过来。
“子乔,你今日为何一言不发?若是发挥你平日辩才无双的几分功力,今日陛下说不定就改变主意了。”
谢迁摇了摇头,自顾道:“我想起家中之事,尚有不妥善之处,告辞!”
说完,匆匆忙忙而去。
刘健和李东阳一头雾水。
等到内阁几人退下后,朱厚照拿出御案,被压在底下的一个奏本。
锦衣卫青龙有关白莲教的调查情况。
九边重镇,都有白莲教的人渗透到了内部。
如今不比往日,蒙古鞑靼已经算是废了。
朝廷对这些边关重镇的将领和官员处置起来,顾虑少了很多。
九边重镇,掀起了一阵大清洗。
青龙有御赐金牌在身,有先斩后奏之权,携大胜之威,再难缠的刺头,也手到擒来。
据青龙所说,有不少线索指向了京城,京城中也有不少白莲教余孽。
朱厚照已经决定,这些白莲教被捉拿下的一干人等,也都跟随献俘的队伍押解进京,作为献俘之礼的压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