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或者说网络社群,这种东西是很玄妙的。
里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点对点式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我们现在就是同志了,除此之外的所有事,都与我们的对话无关。
所以许多不同年龄不同三观的人都将汇集于此,小心翼翼地接触、磕磕绊绊的磨合。
有的时候,一套让所有身处其中之人自愿去维护的“公约”,会在早期社群成型的磨合阶段显现。
它会决定整个圈子未来一段时间的基调与氛围。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社群,一个人数稍微多一点的社群,必然存在着违背集体意志的个体。
这是无法抹去的客观事实。
优秀的社群会试着同化他们,而那些完全无法同化的,也将被毫不留情地驱逐。
这也是社群最基础的“自我净化”机制。
对于大多数圈子来说,“公约”能完善到什么程度,又能否获得恰当的执行,全凭运气。
制定规矩的人没有,那肯定要出事制定规矩的人太多,压迫容易引起反抗。
更有甚者以军事化制度管控整个社群,洗脑他们为自己而战,指哪儿打哪儿。
当然,这些都跟基金会没啥关系。
对内,社群的一堆社区规则足以让萌新瑟瑟发抖对外,关理也不指望他们有多少战斗力,不惹事就行。
那么这个“公约”要怎么搞,就很清晰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篇大论煽动起来,给他们足够的优越感
“基金会发展至今,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不过半年时间,从一无所有到百花齐放,从地下网站到文化显学,这份荣耀不仅属于基金会,也属于你们”
这是吹捧,但却是真心实意的吹捧。
关理很清楚基金会看似红火的发展背后是什么。
一次科幻爱好者的爆发,一场小众亚文化的狂欢,一群新兴创作者的尝试以及被他拖下水的诸多工具人。
它们共同促成了基金会现在欣欣向荣的面貌。
“但我们要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是走向世界的起点。将要面临的危险并不都是来自外部环境,更有可能来自我们自己。”
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技术终于允许人们在主流大众之外各有一方立足之地。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理想中的乌托邦,而是彼此敌视的孤岛。
思想本应横行无阻,文化却已裂土封疆。
我们终究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东西。
不想失去个性,不敢突破公约,不愿发生改变。
因此,在场的诸位都比过去更自我、更鲜活,也更孤独。
即便清楚地知道流行文化多半都是垃圾,也还是忍不住想在垃圾堆里翻东西。
“因为这就是我们。”
这个时代最缺的不是关注、赞同或反对,而是理解。
“基金会为收容最纯粹的创造力而生。”
“你愿意成为我们的一员吗?”
“你能做到尊重每个人的世界、去感受更多宇宙的可能性吗?”
在这里,同理心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人类,从未改变。
还差一千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