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认识?”
姜婵媛十分诧异,先看向姬澄。难不成他什么时候已经打通了小姨的关节?
姬澄表情也有些茫然。“阿姨,我们以前见过吗?”
小姨拉住她男朋友,说:“这小孩就是我跟你说过的,之前去金陵开推介会那次,我遇到的特别有礼貌的志愿者。”
“哦哦。”小姨男朋友点点头,表示想起来了。
她又看向姬澄。“你可能不记得了,我对你印象还挺深的,那次要不是你帮我找回来打印的文件,我可就要出洋相了。你叫什么名字?”
“姬澄。”姬澄说完之后,还是有些迷茫,他只记得自己大一的时候和室友一起去当过商业会议的接待志愿者,那场会议中发生过什么事情,他却已经记不清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抓住机会套近乎,露出乖巧的笑容。“举手之劳,阿姨不必挂心。不过这也说明我和您有缘分。”
小姨眉开眼笑。“快过来坐,婵媛,冰箱里的水果你还没吃光吧?小姬喜欢吃什么?苹果还是橘子?”
“啧,我看他像你亲外甥。”姜婵媛嘴上嫌弃,表情却轻松了很多,去冰箱里找水果,姬澄连忙起身去帮她拿。小姨看在眼里,越来越满意。
“是个体贴会疼人的。”
姜婵媛预想过的刁难和挑剔都没有出现,小姨对姬澄居然十分满意,她突然想起来自己和姜母说姬澄长得好看时,姜母似乎嘀咕了一句:“我看你就是你小姨亲生的,看人都只看一张脸。”
破案了,原来小姨是喜欢姬澄这张乖巧的脸啊。
姬澄表现得和在姜家父母之前迥异,他今天看起来更像是大熙的皇后,温柔端庄,乖巧懂事,小姨问他什么他答什么,问到将来的规划,他说要考虑婵媛想留在哪里,她想留在燕京,他就来燕京,她想去其他地方,他就去其他地方。
姜婵媛笑着看小姨,心想这就是你说的男人的鬼话,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批。
小姨愣了愣,却道:“倒也不一定都要听她的,我们家婵媛是个有主意的,不过脾气也倔。小姬你脾气好,平时多担待她一点儿,但这种大事你们俩得商量着来,谁迁就谁都不好,日后要是有一方后悔了,想起来这种不对等的付出,会生了嫌隙的。”
她的话比较中肯,两个小辈都点头表示同意。
午饭本来是小姨的男朋友做,姬澄见了也来帮厨,小姨阻止道:“你是客人,怎么有让客人烧饭的道理?”
姬澄露出几分委屈的神色。“我以为小姨说了那么多掏心窝子的话,已经拿我当家里人了,没想到我还是个外人。”
“嗐,我可没那么想,你这孩子想拧了,得得得,你要是非要做,那就你们俩男的去做饭吧,我和婵媛今天都享福了。”
姬澄甜甜一笑,转身去厨房了。
姜婵媛叹为观止。
但凡她有姬澄三分讨人喜欢的功夫,也不会总挨小姨的数落。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饭后姬澄又主动提出要刷碗,姜婵媛连忙说有洗碗机。她生怕他下一句又说出来“我来擦个桌子扫个地”,把他按在沙发上。
“好了好了,忙了一中午了,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小姨这时才打开看姬澄的礼物,发现是高档护肤品,笑得合不拢嘴。“小姬真是破费了,我这橘皮老脸哪里还用得上这种东西。”
“小姨明明还年轻,都不需要多加保养,用这些只是锦上添花。”姬澄笑道。“之前不知道叔叔也在家,下次一定给叔叔准备一些礼物,聊表心意。”
小姨男朋友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这个人日子过得糙,不用买啥,我也不会享受。”
姬澄征服了两位长辈,夕阳西下的时候才离开小姨家,姜婵媛把他送出去,被他塞了一个红包,是小姨走之前给他的。
“你拿着呗,小姨给你的压岁钱。”姜婵媛给他推回去。
“当着小姨的面子不好回绝,毕竟是她一片心意,不过这钱我不能收,你拿着吧。”
姜婵媛柳眉一竖,佯怒道:“在家的时候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家里人,不是外人呢,怎么到这个时候又拿你自己当外人了?小姨这是把你当晚辈才给你的。”
“我知道呀。”姬澄眉眼弯弯。“所以我没拒绝。不过一来小姨挣钱不容易,你不是说她现在还要亲自做直播,每天劳心费神的,这钱我拿着惭愧。二来我的经济状况你也知道,并不会缺钱,倒是你,家里边不给生活费,更需要这一笔钱。还是你收着吧。”
“不行不行,今天你必须收下,这是朕的命令。”
“那我们平分,好了吧?”姬澄妥协道。
于是姜婵媛拆开红包,数了数人民币,一人拿了一半,正要合拢红包,突然发现里面似乎还有张纸条。
她好奇地拿出来,展开一看,上面是小姨的字迹:
“小姬,我们家婵媛是个好孩子,但家庭情况比较复杂,你大概也知道。她这个人性格独立又要强,像我,更像她的姥姥,我看你是个性子软的,希望你能多多包容她,不要和她计较,要相信她对你的心是好的。虽然她爸妈不太管她,但她家里还有我这个小姨在,所以你千万不要辜负她,如果你对不起她,我一定会为她撑腰,阿姨希望你能给她一个幸福的家,好吗?”
她捏着纸条,眼眶有些发热,深吸一口气,说道:“小姨这人……真是,你看我没说错吧,刀子嘴豆腐心。”
姬澄见她表情如此动容,轻轻接过纸条,细细读了一遍,握住她的手。“我一定会给你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婵媛。我现在说小姨可能不相信,但我会用行动证明的。”
“你还需要用行动证明吗?”姜婵媛笑着反握住他的手。“你早就给我一个家了。你可是朕明媒正娶的皇后,迎娶你的那一刻我就发誓,要一生一世,白首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