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素刚闭上眼睛,便感觉到身旁的气流正在飞速穿梭着,她的脑袋仿佛要被挤压到裂开,胃里也是一阵翻山倒海。
黎素在心里暗骂:哦沙卡拉卡动卡库帕!
不过也仅仅是三秒钟,周身的一切便都停歇了下来。
“宿主,你还好吗?我们已经到了,你可以睁开眼睛了哦!”
好什么好,差点被搞死!
黎素微笑:“我很好。”
她睁开眼睛,环绕四周,发现自己正站在被一片树林包围住的台阶上。
远处有鸟鸣与风声。
她转头,看见身后不远处是一座寺庙,寺庙的前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威武尼姑庵”五个字。
黎素自动忽略掉威武两个字。
尼姑庵。
她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
果不其然,光光滑滑的,摸起来舒服极了。
黎素:可能没有人会了解,那种悲伤到嗓子眼,想哭又怕没人安慰,只有咽下后继续微笑的滋味。
“这就是你给我安排的好身份吗?”
十九嘿嘿一笑:“可不是嘛,这身份自带附加属性,会武功的哦!”
黎素现在是光华国最小的公主姬盈,她出生时天降吉兆,无数的仙鹤停留在皇宫的屋顶盘旋,久久不肯离去,国师掐指一算,只要小公主去寺庙里为国祈福十年,便可保光华百年盛世。光华皇帝一听,为了光华百年盛世,牺牲小公主的短暂十年光阴又算什么?
于是便有尼姑庵的一个老尼姑带走了小公主,去山上寺庙,为国祈福十年。
而为什么尼姑庵会教武功呢……
“师妹!你的打狗棍忘带啦——”
黎素听到身后传来雄厚的喊声,脚下的台阶也开始微微震动。
于是她缓缓的转过头,便看到一个高大的、浑身肌肉的秃头魁梧大汉,不,胸前乱晃的那两个……
黎素呆滞,那是个女人……
那个魁梧高大的尼姑手里拿着一个长棍,正在极快地朝她这个方向飞过来。
是的,是飞过来,大概那就是轻功吧……
“砰!”黎素与她撞了满怀。
魁梧尼姑一只手紧紧的箍着黎素,一只手重重的拍打着她的背,哭道:“师妹,师姐舍不得你啊!听说皇宫里人心险恶,远不比俺们庵里,你去了一定会吃苦的呜呜呜……”
黎素一口老血差点直接被拍的喷出去,她咽下口中腥甜,艰难的伸出手拍了拍师姐的背:“师姐莫哭,宫里还有我母妃呢,我得了空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
“好,好,”魁梧师姐抹了把眼泪,“师妹切记,万万不可荒废掉武功,记住师父所说的,只有自己才能保护住自己!”
黎素重重的点了点头:“师姐放心,我记住了。”
魁梧师姐将打狗棍递给了黎素,依依不舍的和她挥手告别之后,又像刚才那般风风火火的离去。
黎素低下头摸了摸手中的棍子。
除去背部的疼痛不适之外,其实还是挺温暖的。
这个尼姑庵里全部都是这般魁梧的尼姑,她们皆是被世人鄙弃的女子,师父将她们收留过来,教她们十八般武艺,让她们树立信心,自己与他人并无不同。
姬盈小公主到尼姑庵里之后,师父把她当做女儿一样照顾,那些师姐们对她也是十分的好,大家温馨的生活在一起,一起练武,也算是弥补了她缺少家人的童年。
黎素又回头看了一眼尼姑庵。
然后转身离去。
“所以现在是要回皇宫里去是吗?”
“没错,宿主,你的母妃已经在城门口等你了哦!
小公主的母亲原本是后宫里不起眼的一个美人,因十五年前怀孕,生下了五皇子佑云,被封为昭仪。又因十年前生下的小公主被送去寺庙为国祈福,作为补偿,皇帝册封她为四妃之一的淑妃。
这十年来,淑妃思念小女儿,夜夜啼哭,出于愧疚与怜惜,晚上皇帝去她那里的次数也不少,所以淑妃现在也算是后宫里最受宠的妃子之一。
而五年后,皇帝废太子,立五皇子为太子,八年后,皇帝驾崩,五皇子会奉旨继承皇位。
黎素现在的身份是原本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上不存在的一个身份,除去脑袋上的光亮,黎素对自己这个身份还是比较满意的。
能够让庶出的五皇子被封为太子,并且登上皇位,足以说明,自己的母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下了山之后,一直往前走,穿过一片寂静的树林,便豁然开朗,一座高大的城墙屹立在眼前。
城墙前面停着两队侍卫,中间是一辆马车,马车的周身统统呈金黄色,在明晃晃的太阳下格外的醒目,马车的门被绣着一大片百合的流纱帘子挡住。
马车旁边站着一个衣着华贵的美貌妇人,她身着一席月白色软银青萝百合裙,上着同色绣花薄纱,发髻上插着银镀金嵌宝蝴蝶簪。
她双眸似水,一直专注的目视前方,期待着前方能迎来她正在等待的人。
淑妃看着前面丛林里走出一个光着脑袋,身着一袭暗灰色素衣的孩子时,眼睛不禁湿润了。
她赶忙迎上前去,嘴里唤道:“盈儿!”
黎素站住脚步,细细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女人。
哪怕十年未见,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终究还在。
这个女人是真的疼爱自己的女儿。
淑妃蹲下来将黎素拥入怀中,哭道:“我是你的母妃啊,我的孩子,你受苦了!”
一种莫名的情绪涌入黎素的心中。
上辈子她从记事起就一直跟着师父了,她无父无母,因此从未感受过这样的怀抱。
温暖,依恋,并且让人安心。
黎素试着伸出手,轻轻的拍着淑妃的后背,乖顺的叫道:“母妃。”
淑妃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精致的妆容已经被泪水浸湿,她摸着黎素的脸蛋,疼惜道:“哎,这十年不好过吧,把咱们盈儿瘦成这样。”
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的,看她的师姐的体型就知道了。
旁边有侍女递上了手帕:“娘娘莫哭,小公主回来了是好事,外面日头大,有什么话咱们回宫再说吧。”
“好,好,咱们回去再说。”
淑妃接过手帕,细细的给黎素擦了擦汗,她不着痕迹的用手帕拨了一下黎素的耳朵。
“因为你的耳朵后面出生的时候就有一小块胎记。”
十九告诉黎素。
黎素心下了然。
看到了自己想看到的,淑妃松了一口气,眼中的疼惜也更加真切了,她牵着黎素的手站起身来,领着她向马车走去。
尚未走到马车前,两队侍卫便齐齐跪了下来:“恭迎七公主殿下!”
黎素抿着小嘴,装作一副有点紧张的样子。
淑妃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转头朝向侍卫们:“都免礼吧,公主刚刚回宫,不要吓着她。”
“是!”领头的侍卫答道,然后带着其他侍卫站起身。
她们来到马车前,淑妃搀扶着黎素先上了车,淑妃随后。
上了车后,淑妃便一直拉着黎素的手询问着她十年来的生活,当听到她那些苦练武功的日子时,淑妃又是几欲落泪。
马车来到一大片人声鼎沸的闹市区。
“听说里头坐的是七公主呢!”
“就是出生时便有祥兆,然后去山上为国祈福十年的公主?”
“是啊,公主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心性!”
“乃国之大幸!”
路旁百姓叽叽喳喳的议论着。
足以说明小公主这一举动收获了不少民心。
听到这些的淑妃爱怜地摸了摸黎素的脑袋:“比起这些,母妃更希望你能有一个无忧的童年。”
之后马车穿过偶有人声的王公贵爵居住的地方,再向里行驶,便很快到达了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