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百科全书(1 / 1)木子月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无法解释,荀攸也没有多问,两人又登洛阳城城墙之。

荀攸站在城头,秋风拂过,白衣飘飘,指点着洛阳城说:“玄德,你看,太仓,武库建在城东北隅。南宫西北有金市,南郊有南市,东郊有马市。城南建有明堂,辟雍,灵台,太学。”

“太仓,是很大的仓库吗?”

“武库,是武器兵仞的仓库吗?”

“金市,是卖金银玉器的市场吗?”

“南市,是南杂市场吗?”

“马市,是马匹交易处吗?”

“明堂,辟雍,灵台,大学又是什么?哦,大学应该是学校之类。”

刘备是一脑门的问号,可是又不敢问。显得自己无知事小,让荀攸又误会了就无味。

直到很久以后,刘备才知道荀攸所说的这些,倒与自己的揣测相差不远。

例如金市,南市,马市就是洛阳城里的商业场所,只是所交易的商品与刘备所想不尽相同。

“玄德贤弟,此情此景,何不赋诗一首?”荀攸指点完毕,负手而立,真是道不尽的潇洒风流。

刘备就知道荀攸这家伙外表忠厚老实,似乎人畜无害,其实骨子里冒着坏水。这不,又开始考校于自己。

嗯,还好,不怕,咱是挂逼,赋首诗,小事耳,麻烦的是选那位大诗人的佳作,还要符合此情此景。

“今日公达兄颇费心神,小弟感激不尽。”刘备也没推辞地说:“为聊表寸心,就赋诗一首。”

“请!”荀攸笑道:“我洗耳恭听也。”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秋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都城。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是帝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刘备将司马光的一首《过故洛阳城》改了二个字吟了出来。至于到底有没有什么问题和漏洞,那是荀攸的事。

“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荀攸一边吟,一边由衷地赞道:“好诗好诗,之前的《秋思》也好,却没此诗之气象,玄德贤弟,此诗名是?”

“《过洛阳城》。”刘备肯定不能说原诗名,不然也不会将诗中的故字和旧字改为都字和是字,明显的漏洞必须堵住。

“《过洛阳城》。”荀攸扬了扬眉,扫了眼刘备说:“玄德贤弟,你是过客的身份入洛阳城看洛阳城么?”

“公达兄,秋风落叶,光阴荏苒,王朝兴衰,人生匆匆,你我皆过客。”刘备极目远眺,有些思绪飞扬。

“人类从刀耕火种衣不蔽体,到开荒种田华服裹身,何尝不是一部发展史,一部奋斗史,更是一部血泪史,一部战斗史,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刘备似乎说给荀攸听,又似乎喃喃自语着。

“没人生来高贵,只不过先人余荫。没人生来低贱,皆是赤身而降。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是人就有生存的权力,也没人有随意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力,当人活不下去了,反抗就会随而来,王朝的兴亡更迭就在所难免。”刘备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嘟囔了些什么。

刘备的说法和观点,在后世很平常,那怕后世也做不到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最少人们不会认为此等言论大逆不道惊世骇俗。

而对于这个时代的荀攸而言,刘备的观点和说法无异于晴天霹雳,已经把荀攸劈得外焦里嫩,失去了思考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荀攸之前木讷的表情,有时候是一种伪装,而此刻,荀攸是真处于木讷状态。

没办法,饶是荀攸才高,心志也坚定,无奈刘备之言论,太过于匪夷所思,荀攸听得明白,却无法想象是出自于刘备之口。

半响之后,荀攸才魂魄归位,宁了宁神说:“玄德贤弟真神人也!”

一个人的天赋再高,也与所受的教育和身边的环境氛围有关,这是荀攸的认知。刘备的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无法解释现在刘备的状态,最少荀攸表示不理解和无法接受。

故荀攸宁可相信传言的神人梦授之说,不然大打击人了不是。当然,打死荀攸,他也不会想到刘备是个穿越者,他也不会相信穿越一事。

“公达兄,小弟乃凡人。”刘备摇了摇头说:“我所知所说,完全来自于神人梦授之百科全书。”

刘备不能说穿越这么玄而又玄的事,也无法解释如此种种,就只好神人梦授进行到底。至于别人信不信,刘备不知道,反正说得多,刘备自己都信了。

荀攸饶有兴趣地说:“尝闻玄德贤弟乃神人梦授,我一直不相信,自与贤弟接触以来,我又不敢断言否定,若无此神奇际遇,又如何解释贤弟的种种神奇。”

不论是刘备刚才的言论,还是刘备的诗作,以及刘备所制作的象棋和提出的简体字等,在荀攸看来都够神奇,非常人所能。

“是啊,当初神人梦授,小弟也是不敢相信。”刘备似乎感慨万千地说:“尤其看到百科全书后,我更是整个人都坏了,迷茫,彷徨,无助,孤独等各种负面情绪接踵而来,一度让我绝望。”

还不就是,任何一个从后世和平年代穿越到千多年前的汉末乱世,都会是这样的表现。刘备算是实话实说,只是转了弯儿。

“能理解。”荀攸善解人意地说:“不知贤弟又是如何调整过来的?神人梦授之百科全书又记载着些什么呢?”

“如何调整过来的,顺其自然呗,既然已成事实,不能接受又能如何?”刘备苦笑了一下说:“万事有利有弊,神人梦授是匪夷所思,也确实让我大开眼界。”

人都穿越过来了,在穿不回去的情况下,只能考虑如何在这乱世存活下去。在存活的过程中自然会利用来自后世的所知。

“这百科全书呀,真可谓是包罗万象,涉及方方面面,诸如民生,内政,军事,律法等都有。”刘备煞有其事地说:“最神奇的一点就是其中记载着一些千年之后的事物。”

“未来之物?”荀攸一震,惊震无比地说:“百科全书中可记载这千年的历史?”

“哦,这倒没有。”刘备没想到荀攸会如此心细,但也肯定地说:“只约隐提到,千年以后人人有书读,有田耕,老有所依,生有所养,人人平等。”

“人人有书读,有田耕,老有所依,生有所养,人人平等,可能吗?”荀攸彻底不淡定地说:“怎么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生活在这年代的人,真的无法想象这种盛世景象。别说天下黎庶,就是才智高绝如荀攸,也被刘备说得彻底在风中凌乱。

除了说人人平等在后世也是相对的,其他的是真的做到了。刘备没说的是后世就国人都十几亿,真是怕荀攸会疯掉。

汉末时期,全国人口才六千多万,都无法彻底有效地解决温饱问题,十几亿人,这年代的人绝对无法想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