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喈先生,学生冀州广平沮授。”
“伯喈先生,学生冀州魏郡审配。”
两个越众而出的青年,对蔡邕执弟子礼地自报家门。
蔡邕冷笑着说:“沮授沮公与,审配审正南,好得很,这就是冀州的青年才俊,不好好读书,却行强取豪夺之事。”
“伯喈先生,此言差矣!”审配毫无顾忌地说:“读书人爱书,视书如命,此乃美德,先生也不愿所藏万卷书从此蒙尘。”
“伯喈先生,误会我们了。”沮授接口道:“有闻先生蒙冤,我们特在此恭迎先生,一为先生接风洗尘,也想聆听先生教诲。”
本来刘备一听是审配和沮授,心中还有某些想法,这下看见这两家伙如此咄咄逼人,心中已是不喜,就要代蔡邕骂人。
不料蔡邕根本不在意,似乎听不懂这两货言语中的夹枪带棒,笑吟吟地说:“接风洗尘就不必了,教诲也是不敢,万卷藏书我已赠予神侯。”
蔡邕说完,侧身让出刘备,一副与我关系不大的模样,很干脆地做吃瓜群众。
刘备自然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还想叫小蔡琰递一张小板凳给蔡邕老先生坐。
沮授对刘备这个空头侯爷没一点好感,开口就不善地问:“神侯,久仰了,不知凭什么敢独拥这藏书万卷?”
沮授其人,少有大志,擅于谋略,人称其为凝眸知阵法,仰面识天文。
汉末三国时期翼州出色的人才很多,而田丰,沮授,审配三人无疑是最出色的三个。
刘备有心坑一下沮授这冀州大才,笑着说:“沮公与是吧?人称少有大志长于谋略。不知我用这万卷藏书教化万民可否值得拥有?”。
沮授不疑有他,理所当然地,大咧咧地说:“万民,都是一些目不识丁之黎遮,看得懂万卷藏书,这借口难以让人信服。”
“是呀,目不识丁。而恰恰是这些目不识丁的万民供养着你等,你连供养你的人都看不起,又何谈看书?看书又有什么用?”刘备手一挥,让沮授退开。
沮授气急败坏地说:“你,你强词夺理,他们耕种的土地是我等所有,供养我等岂非理所当然。”
现在沮授还是个未成型的人才,还没有坚定的信念,更不会为自己的信仰付出生命。
他的认知来自于儒学,来自于家族的家学,不以万民为重是理所当然之事。
沮授却不知,这时围观的民众可比士子多得多,沮授话音一落,顿时引起唏声一片。
刘备不理沮授,看着审配说:“审配审正南,人如其名,正直不阿,不知是否如此?”
审配善守且正直,是个忠贞不二之辈,这货在历史中为袁绍竭诚力尽,最后连命都搭了。就算是时代限制了目光,就算是愚忠,也是值得敬佩的。
审然看了眼刘备,傲然道:“我自有浩然正气,不惧世间任何妖邪。我想问神侯,身为汉室宗亲,子干先生之弟子,又何以自绝于斯?”
“到底谁自绝于斯且不论,我可以答应你们分享这万卷藏书,只要你们能提出让这天下万民都能吃饱的策略。”刘备答非所问地提出了一个几乎不能完成的条件。
想分享这藏书万卷?
可以!
只要你心怀天下,情系万民即可。
不等审配回答,在场所有士子异口同声地嘲讽道:“神侯可真是大言不惭,难道神侯能让这万卷藏书生出粮食,真是可笑可笑。”
刘备也不怕吓死这些士子,毫不犹豫地答道:“这是自然,我自有让这大汉天下万民吃饱穿暖之法。”
“口说无凭!”
“信口雌黄!”
“大言不惭!”
“稚口小儿!”
“……”
士子们议论纷纷,几乎没人相信刘备所说的,只认为刘备在哗众取宠,扰乱视听。
“神侯此话当真?”四周民众倒是一片欢呼,还有人跳起来问刘备。
“当真!”刘备正色地说:“就算我刘备真的做不到让天下万民吃饱穿暖,但这是我刘备毕生之愿,终其一生也定会为此而努力奋斗拼搏!”
刘备掷地有声,正义凛然地看着在场所有人说:“我刘备在此承诺,任何人自认为有富民兴国之策,随时可以来涿县,万卷藏书任君取选。”
刘备说完,不顾群情骚动的士子们对典韦等人说:“护着车队进城,若有阻拦者,驱之!”
“喏!”典韦,颜良,文丑恭声应喏,有如凶神恶煞一般,气势汹汹地人群冲去。
就在这时,从城内冲出一队士卒,为首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军士领头大叫:“让开,让开,堵塞城门口聚众闹事者严惩不贷!”
这个青年军士一边说,一边毫无惧色地率先闯入人群中。
“咦,这个青年不简单!”刘备身边的蔡邕轻咦出声,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大哥,这家伙修为不低。”刘备前头的典韦转首提醒道:“和颜兄弟有得一拼。”
不论是蔡邕的眼光,还是典韦的感觉,都值得任用,刘备不禁想问这青年到底是谁?
“这位军爷,我等乃冀州士子,无意聚众闹事,只是在此欢迎伯喈先生过清河县。”士子们一听,这可不答应,读书人爱书岂能说是聚众闹事。
这时沮授和审配两个家伙已经乘乱消失了。这俩货纯粹是领个头,带下队也算完成了任务。
蔡邕也不想把事件闹大,于是顺水退舟地说:“这位军爷,我乃陈留圉县蔡邕,事情确实如此,还请你维护下秩序,好让车队入城。”
这个青年军士对蔡邕躬身礼道:“伯喈先生好,还请进城,县令大人已是恭侯多时矣。”
“你认识我?”蔡邕有点好奇地问这名青年军士。
“伯喈先生,我乃河东杨县徐晃,表字公明,曾系司隶河东郡小吏,有幸见过先生。”这名青年军士自报家门。
青年军士自报家门时,一边的刘备已经是两眼放光。
徐晃徐公明啊,这可是历史曹老板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曹老板可赞其有周亚夫之风来着。
徐晃不但用兵佳,其胆色武艺也属乘,善使一柄开山斧,实在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之才。
蔡邕笑了笑,又问:“公明既然在河东当差,为何又在这清河县?”
徐晃倒没隐瞒,实话相告道:“伯喈先生,清河县县令杨大人乃于我有恩,恩公召之,我自当欣然而来。”
蔡邕十分赞赏地说:“公明真义士也,不知杨大人是?”
徐晃恭敬地回答道:“伯喈先生,县令大人乃杨柏杨公也。”
“公明,可是前大尉杨震之侄杨柏杨仲松?”蔡邕点点头,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
徐晃点头道:“然也!”
蔡邕笑着说:“我与仲松倒有过交往,公明且前头带路。”
刘备这才明白历史中徐晃为何跟随杨奉这家伙,原来是为了报恩。
徐晃是个恩怨分明,也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后来徐晃离开杨奉的原因大概是恩已报,为大义而走。
有史资记载徐晃与关羽有旧,关羽还尊徐晃为老大哥。
除了说徐晃比关羽年纪大点,更重要的是徐晃的为人让关羽敬服。
像徐晃这样的人才,将才,肯定没人不喜欢。
刘备也不例外。
徐晃能在清河县出现,也给刘备提了个醒。这时空与刘备记忆中的时空有些不一样,很有可能随时随地蹦出来一个让刘备大吃一惊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