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男人的心头爱(1 / 1)陌流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客官,吃点什么?”

李进宝问话的同时,上下打量着年轻人,年轻人穿着打扮与自家少爷差不多,看起来有些放浪形骸,唯一不同的是年轻人不如自家少爷朴素,衣服料子是细绵绸,布料中的上等货,想来也是不差钱的主。

如今的布料大致分为四等,最次的是生绢,质地极差,穿在身上冬冷夏热;稍微好一点是火麻布和粗棉布,是大唐的主流布料;再好一些的便是年轻人身上的细绵绸,是勋贵、世家子弟,以及大商人的最爱;最好的自然是李宽曾经穿过的紫熟绵绫,便是在这世界经济的中心,也很难碰上一位以紫熟绵绫裁制私服的人。

年轻枪客穿得是不错,可囊中羞涩,只是平日里大手大脚的花销惯了,这会儿便是囊中羞涩,一时间也难改旧习,回答的自然而然,“好吃好喝的给某都端上来,店里最好的酒,先上两斤,不够再要。”

“这······”李进宝有些犹豫,店里最好的酒,那是少爷弄出来的蒸馏酒,两斤蒸馏酒,估计能把年轻人醉死。

“怎得,怕我不给钱?”年轻人冲他怒目而视,可怎么看都有点色厉内荏的意味。

就在李进宝准备给年轻枪客解释之际,身后传来了李宽的话音:“无妨,按照客官的吩咐上酒菜。”

既然李宽都开口了,李进宝便点了点头,对那年轻枪客道:“那客客稍等,小的这就去准备酒菜。”

“菜不急,先把酒端上来。”在店外便闻到了酒香,进店后酒香更是直往口鼻中钻,年轻枪客早就感到口干舌燥,喉咙里仿佛有虫耸动,此时哪里还等得及饭菜上桌。

不用李进宝动手,柜台后的张礼便抱起了昨日喝过一些的小酒坛走了出来。

年轻枪客是好酒之人,闻到酒香便已是急不可耐,一把抢过张礼手中的酒坛,扯开酒坛封泥,抱起酒坛便往嘴里灌。

在唐诗中多出现“烧酒”一词,但诗中“烧酒”是指颜色发红的酒,可不是蒸馏酒。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璀璨的朝代之一,酿酒技术日臻成熟,名酒种类繁多,但初唐仍然擅长酿造传统的粮食酒,如南方的清酒、北方的粮食酒,上到皇室贵族、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葡萄酒,还有发酵后只压榨不蒸馏的清酒。

唐朝酒名甚多,荥阳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冻春,剑南有烧春,郢州有富水酒,乌程有若下酒,岭南有灵溪酒,宜城有九酝酒,长安有西市腔酒,还有从波斯进口的三勒浆、从大食进口的马朗酒,等等。

非常流行的酒自然非葡萄酒、三勒浆酒莫属,但凡高档的宴席,总少不了它们的身影,可即便是三勒浆,度数也不高,最高也不会超过二十度,毕竟酵母菌在高酒精环境下无法生存,再牛的酿酒大师也酿不出高度酒来。

现在这个时代的酒,多是发酵后直接过滤饮用,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的几种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当在3%到15%之间,近似后世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饭酒。

李白说“斗酒十千恣欢谑”、“会须一饮三百杯”,听起来酒量大的吓死个人,实际上真的很一般,抛开一喝六十斤的猛人焦遂不谈,像李白、李群玉、王源中等人的酒量,放在后世,可以找到一大批酒鬼跟他们一对一单挑,甚至能把他们喝到胃穿孔。

年轻枪客是好酒之人不假,或许在这个时代也算是酒量过人了,但是他现在喝的可不是几度、十几度的低度酒,而是经过蒸馏过后的高度酒。

猛地一大口灌下去,年轻枪客立马涨红了脸,忍不住剧烈咳嗽了起来,老半天才恢复过来,大喝一声,“好,好酒!”

“便是三勒浆,在此酒面前亦不过尔尔,犹如马尿。”说着,年轻枪客看向了张礼,问道:“掌柜的,敢问此酒酒名为何?出自哪位酿造大师之手?”

一时间,张礼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当初在平康坊开青楼楚馆,接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接触过的好酒自然不少,可如今这客栈里的酒水,他也是闻所未闻。

沉吟了片刻,张礼回答道:“回客官,老朽亦不知晓,此事您得问老朽东家。”说着,张礼朝李宽那边看了一眼。

年轻枪客注意到了张礼的小动作,放下酒坛,站起身走到李宽他们近前,颇有江湖豪气的对这姬老头抱拳道:“敢问老丈,此酒酒名为何?出自哪位酿造大师之手?在下不敢说喝遍天下美酒,却也是喝了七七八八,今日这等美酒,何故寂寂无闻?”

很显然年轻枪客把姬老头当成了张礼口中的东家,姬老头也不解释,笑了笑,“此酒无名,因此酒不曾贩卖,所以知道的人不多,至于那位酿造大师······”姬老头顿了顿,看了眼老神在在的李宽,笑道:“便是此人了。”

李宽年纪不大,满打满算也不到八岁,但是发育的不错,让他看起来像是十来岁的少年,可即便如此,那也太年轻了,年轻枪客自是不信,失笑道:“老丈莫要说笑。”

前脚还笑吟吟的姬老头顿时冷脸横眉道:“你看老夫可是说笑之人?”

大概从未被人如此对待过,年轻枪客一时间有些恼火,可是看姬老头的样子似乎不是说笑的,便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尤有些不置信道:“这······真是这位小郎君酿造出来的?”

李宽摇了摇头,“也不能说酿造,应该说是蒸馏。”

“何谓蒸馏?”

“蒸馏就是把液体混合物加热沸腾,使其中沸点较低的组分首先变成蒸气,再冷凝成液体,以与其他组分分离或除去所含杂质。”

年轻枪客听得一头雾水。

姬老头也不懂,不过他已经习惯了,慢悠悠的嘬了一口小酒,气笑道:“你啊,又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

“那是您没学识,所以说您老还得多读书。”李宽开心地笑了起来。

被李宽打击的次数太多,姬老头倒也习惯了,懒得搭理他,继续喝酒吃饭,所谓的多读书,老人家半点没放在心上,就关于蒸馏的一番话,纵是翻遍古籍恐怕也找不出来。

年轻枪客虽然不懂,却也不多问,总之就是今日喝到的美酒是眼前的小郎君酿造出来的,而这种酿造技术被称为“蒸馏”,像这种高端的技术,人家大抵也是不会传授的,所以他抱拳行了一礼,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继续喝酒。当然,他也不敢向之前那般饥渴了。

于是,他让掌柜拿来了一个小酒杯,慢慢地细细品尝,美酒当前,若是如牛饮一般,岂非暴殄天物。

等到李进宝把好菜端上桌,年轻枪客已经喝的醉醺醺的了,没办法,李进宝只得把年轻枪客背上二楼客房休息。

姬老头喝过酒吃过饭,正要跟李宽吹吹牛,却听隔壁有人在焦急的在喊“姬巫医”,想来是有病患上门了,便忙不迭的跑了过去。

生病的是个小男孩,瞧着六七岁左右,已经被抬进了医馆,门口围着不少人,大多数是凑热闹的邻里,见到姬老头过来,便有人喊道:“让让,让让,姬巫医来了。”

宋朝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不过大家多是统称为巫医,宋代之后才有郎中和大夫的称呼。

穿过包围的人群,姬老头一看躺在床板上的孩子,瞬间就知道孩子是患的什么病症,跟着过来的李宽心里也清楚,眼前的小孩子患的是癫痫病,也就是俗称的羊癫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控制。

“姬巫医,您给治治。”一个瞧着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神情悲戚,却不算太焦急,大抵也不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

“许大郎,你不用太担心,没事的。”

被姬老头称呼为许大郎的汉子“嗯”了一声,没说话。

姬老头俯身给孩子诊了诊脉,然后找来银针扎了一通,一边扎针一边念着药方,药方自然是念给李宽听的,姬老头的医馆没有收学徒,李宽最近四个月没少过来帮忙,抓起药来倒也熟门熟路。

抓好药,叮嘱了几句,送父子俩离开,姬老头看着门口围观的众人,双目一瞪:“要治病的进来,不治病的都给老夫滚。”

闻听此言,一些个脾气好的不屑地冷哼一声,脾气暴躁一些的还会骂上几句,方才离去。

这年头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民间流传的俗语谓之曰:床上看是医,床下看是狗。意思就是说,人们患病在床时,将看病的人当作医生,病愈下床后就将医生看成一条狗。

这也是医馆没有学徒的原因之一,不是姬老头不愿收学徒,是没人愿意来当学徒。

这个时代,医生的社会地位,也就比商人的社会地位高一丢丢。

有人就要说了,药王孙思邈呢?那可是连皇帝都会礼敬的人。

确实如此,不过药王孙思邈能让皇帝礼敬,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一位修道有成的道士,医术超群只是次要的。

下午医馆来的都是些小病小痛,断断续续的,姬老头负着诊治,李宽负责抓药,偶尔闲下来就聊聊医学上的问题,不知不觉就到了用晚饭的时间。

“少爷、姬老,用饭了。”不知何时起来的李进财在医馆门口喊道。

一老一少一起身出门来,李进财又道:“少爷,今日那游侠没钱,等他醒了,您看是送去官府,还是让他做工抵债?”

“你怎知他没钱?”

“进宝说的。”

“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他不是背那游侠上楼歇息嘛,照顾那游侠睡下时发现的。”

李宽哦了一声,“没关系,没钱就没钱吧,等他醒过来,再给他一些银两。”

姬老头实在弄不懂李宽清奇的想法,不禁出声道:“你那酒可不便宜,他白喝你一顿酒便算了,你还给他银两,你钱多烧的啊?”跟着李宽相处久了,姬老头偶尔也能冒几句怪话。

李宽笑了笑,“千金难买我乐意,您老啊,不懂!”

一千多年后,人们总说武侠已死,但李宽一直认为,哪怕再过一百年,武侠也不会死。

归根结底,侠义二字,实在是每个男人的心头爱。

谁不羡慕那青衫仗剑走江湖?

一匹马,一壶酒,浪迹天涯,四海为家,不知是多少男人心目中的江湖梦。

看那位年轻枪客时,李宽便好像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那座江湖。

给钱,他乐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