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下肚,崇应言又盯着筷子发起了呆,而后叹气道:“筷子是当今大王所造……这让天下人吃饭方便了不少!可是,他修建鹿台劳民伤财,宠溺奸臣祸乱朝纲,弄得民不聊生……一些百姓尚连饭都吃不起,何况用筷子?”
也听他说完,姜子牙倒是深感意外。
同都是父子,崇候虎却是助纣为虐残害百姓,而他的二儿子却能说出这般言语,
随后,崇候虎见姜子牙并没有反感他讲这些,索性将自己这些年的委屈和抱负都说了出来。
昔年,他娘只是一个长相尚佳的普通农家采桑女,后来被崇候虎看上强占了去,生下他之后,他娘就以三尺绸缎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留下他一个流落在外,不被崇家人承认,哪怕这过去二十年他苦读兵书,勤习武艺,崇家人也不会多看他一眼……
期间,他又借此聊起排兵布阵和治国之道,不能说见解就一定对,可却有他的独到之处。
至少,某姜觉得,一般如他这样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很难将这些讲个所以然来。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有抱负和真才学的年轻人,远不是方才那些纨绔子弟能比的。
这多少让某姜起了别样的心思,想把他招揽在西岐帐下。
说实话,虽然过去一年西岐在他治理下休养生息,得了如今一副兵强马壮的景象,但和殷商朝廷比,这差距还是有的。
也虽然目前为止,他对拿下崇城已是胸有成竹。
可最终的结果也只是得到一些小诸侯的响应而已,并不能实质增加西岐的实力。
换句话而言,后面西岐进军若稍有失利,这些小诸侯说不得就会墙头草一样倒向朝歌。
而如果将崇应言收服,那结果就不一样了,因为他崇候虎二子的身份,彼时可以更好接管崇城剩余的兵力,加强对崇城的控制,让其真正成为西岐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某姜微微一笑,开始了他忽悠的本事道:“既然崇兄弟觉得朝廷无道……何不反了他?”
崇应言接下来道:“朝廷无道,我也早看不惯它,可是……我无兵无马,如何反它?”
某姜听他有戏,接下来又道:“若是有人此时揭竿而起,且就在你崇城附近,你可会响应?”
谁知,崇应言此时却面色沉重道:“若是真有揭竿而起者,我想只怕会先对我崇城不利!我父先前在朝歌督造鹿台,已招人忌恨……况且他此时不在。有人若来打崇城,那不是既出师有名,也正是好时机?这要揭竿而起者,莫非是那西岐?”
某姜:“……”
我就是想忽悠招揽下你而已,没让你想这么多,你他喵的还真是个人才……
不过既然是个人才,某姜越发起了招揽他的心思。
可惜接下来,他从侧面无论多委婉的讲让他加入西岐,这人就是不加入。
反而总结下来就是,反纣王,我一万个愿意。但是让我把崇城让出来,加入别人去打纣王,我就是不行!
且说的多了,崇应言反而不悦道:“我毕竟是崇家人,怎可背弃崇城百姓不顾,投靠他人?”
见实在说不动他,某姜只好拱手向他告辞。
而在出崇城以后,某姜和某熊变幻出自己原本模样。
这时某熊道:“你既然有意要招揽崇应言,何不一棒槌把他敲晕带走?”
某姜则眼皮一抬道:“你以为是你们妖怪求爱啊……看上了一棒槌一个扛到家里暖被窝。”
听到此言,某熊则一本正经道:“这叫什么话……我可是个斯文人……”
但同时他心里却想的是,对啊……我是个妖怪,那当年为什么不把翠花扛回去?
此时,他才觉他聪明的智商又重新占领高地了。
那些年,他还是错付了。
……
二者没有再语,准备就此离去。
只是离去之时,某姜注意到驻扎在崇城附近的兵账里,有醉酒嬉笑声传了出来。
他动用法术加持在双眼,瞬间看清了那大帐里的情形。
就见黄元济此时和诸将推杯换盏好不痛快,那划拳酒令声,几里之外都听的到……
而过去十天,他们几乎天天如此,至少某姜见到的时候如此。
有志向的人如崇应言只能在烂泥巷子里和个不认识的道士说抱负,没有多少真才实学的黄元济却身居高位天天喝的烂醉,这真是一种讽刺……
就连某熊看到这些后也轻蔑道:“要我看你打这些人,五万人马都多了。”
某姜没有言语,而是和他就此回了西岐。
某姜去崇城十天没有半点消息,姬昌自然灼急,如今见他回来,一改愁容喜笑颜开道:“丞相总算回来了。不知此次丞相又探听到了什么消息?”
某姜便一五一十将自己打探到的都说了出来。
尤其众人听说那暂代守城的黄元济整日和诸将饮酒狂欢,各个都开心起来。
但对于某姜来说,他此时思考的却不是这些……
想了想,他对南宫适道:“还劳烦南宫将军扮成崇城使者去曹州崇黑虎处一趟,就说崇城遭西岐围困,要他出兵救援。”
崇黑虎是崇候虎的胞弟。
众人则是不解。
这时某姜解释道:“那崇黑虎向来胆小怕事……若是听闻崇城十万兵力都为我军所破,他曹州三万兵力又能做得了什么?”
这时南宫适接话道:“彼时我到曹州之时,丞相必定也破了崇城。那崇黑虎听闻此消息,必定会直接向我西岐俯首称臣。丞相此计,不费一兵一卒,倒是高明啊!”
众人听罢,顿时都醒悟过来对着某姜好一阵夸赞。
……
第二日一早,某姜一早起来,带着某熊点好五万兵马向崇城进发。
期间,某姜怕消息走路惊动崇城,又唤来风雨将大军掩盖其中。
大军所过之处,百姓远处看去,只看一片云雾朦胧移动似有人影晃动,又似只是风雨天起雾丝丝缕缕,看不真切,但走近之时又可听金戈铁马,步若雷绽……
一时惊的更不敢靠近。
且待雨过天晴以后,那云雾移动之处竟有脚步留下。
由此往后千年,西岐至崇城间百姓常言“风起雾隐,阴兵借道,万鬼疾行,生人勿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