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按温度适应能力及可靠性分为四类:商业级(0~70摄氏度)、工业级(-40~85摄氏度)、汽车级(-40~120摄氏度)军工级(-55~150摄氏度),他们应用的环境温度不同,要求也不同。
商业芯片的代表就是手机芯片,要求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机顶盒、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电子的芯片在开发阶段主要考量性能、功耗、成本三个方面维度。
在智能机时代,芯片的性能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款机型好坏的重要指标。
手机芯片的性能也主要也体现在算力和速度方面,
CPU负责手机系统应用流畅,也就是你打开各种APP切换系统流畅,多任务处理。
GPU支持游戏画面快速加载,后世那些热门游戏流畅度掉帧情况就体现在这里。
ISP(即图像信号处理单元)主要负责拍照部分,大家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实现人脸识别、自动场景识别等功能。
而NPU(神经网络处理器)就专门负责实现AI运算和AI应用的实现。
它们每秒都是处理几十万亿次的运算,这么庞大的运算能力被集成在指甲盖大小的手机处理器里面。
数十亿个晶体管在高频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动态功耗、短路功耗和漏电功耗,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结果,甚至能将电路的一些部分将熔接在一起,使芯片不可修复。
因此消费电子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也要考虑功耗,否则就容易机身发烫,待机时间缩短,影响使用体验。
而工业级芯片的代表就是汽车的车规芯片。
由于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特殊性,汽车芯片非常看重可靠性、安全性和长效性!
汽车的工作环境更恶劣,发动机舱的温度范围在-40°C~150°C之间,因此汽车芯片需要满足这种大范围温度工作范围。
而手机芯片只需满足0°C~70°C工作环境。再加上汽车在行进过程中会遭遇更多的振动和冲击,以及汽车上的环境湿度、粉尘、侵蚀都远远大于手机芯片的要求。
而且汽车产品的设计寿命更长,手机的生命周期在3年,最多不超过5年,而汽车设计寿命普遍都在 15 年或 20 万公里左右,远大于消费电子产品寿命要求。
因此,汽车芯片的产品生命周期要求在15年以上,而供货周期可能长达30年。
这个市场远远大于手机芯片,而且价格也比手机芯片好多了。
但相信的难度也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持芯片的一致性、可靠性,是车规芯片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其次汽车芯片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手机芯片死机了可以关机重启,但是汽车芯片如果死机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对消费者和厂商来讲是完全没有办法接受的。
所以,汽车芯片在设计的时候,从架构设计开始就要把功能安全作为车规芯片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采用独立的安全岛的设计,在关键模块、计算模块、总线、内存等等都有ECC、CRC的数据校验,包括整个生产过程都采用车规芯片的工艺,以确保车规芯片的功能安全。
手机芯片的发展基本遵循摩尔定律,每年都会发布新一代芯片,每年都有新旗舰机的上市,基本上一款芯片能满足两三年内的软件系统性能需求即可。
但是汽车的开发周期比较长,一款新车型从开发到上市验证至少要经过两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意味着汽车芯片设计要有前瞻性,要能满足客户在未来3到5年的一个前瞻性需求。
另外,由于现在汽车上的软件越来越多,从芯片开发的角度来说,不仅仅要支持多操作系统,同时还要支持在软件上持续迭代的需求。
所以在汽车芯片领域基本都是被西方垄断。
要做自己的中国芯,余江自然也要在汽车芯片布局,未来锐创也会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只是这种研发投入远远超过了余江的想象,姚慧寻求融资是对的。
余江是不当家不知道这些项目的投入有多可怕,他太过理想化了。
重芯是一家设计芯片公司也设计通信技术,除了手机处理器技术是余江的,其他领域一片空白,完全就是自主研发。
余江能提供的除了自己带来的技术,就是大量资金的支持。
但其他领域的芯片设计可不是用的ARM架构,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英特尔的X86架构,所以难度绝对地狱级别。
至于军工级也不可能给重芯搞,这可不是美国,余江只是用资金换取国字号研究院的技术。
可不要小看自己国家,军工技术可是很强大的,只是低调而已,中华传统就是藏拙。
余江在姚慧办公司待了一下午,才离开。
融资的事情全权交给姚慧处理,而重芯近期的发展计划,余江和姚慧也对目前的形式做出了规划。
除了手机处理器以外,智能家电芯片是近几年重芯的第二大业务。
主要是余江的技术也可以作用到智能家电领域。
技术转换很快,就是余江要辛苦下。
其他领域的话几年之内是别想取得成果了。
余江都还想自己建晶圆厂,但被姚慧阻止了。
“老板啊,你这样搞,不等资金链断裂,我都要被逼疯了,你不知道我压力有多大”
“那好吧,等有钱了再好,融资的事情,不要给他们话语权,不能因为他们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这我当然知道了,国企的那一套我懂”
懂就好,真要让他们插手分分钟玩完。
“那你想好引入那家公司没有”
“目前中芯前三大股东分别是,大唐,中投,上海实业,大唐未来跟我们有业务重叠,所以我考虑中投和上海实业”
“中投是一家投资公司,没有实业,所以引入他们不会干涉重芯的发展,上海实业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一直想入股重芯,毕竟重芯也是本土企业嘛”
“而且上海实业的业务未来也会跟重芯行成互补”
上海实业余江自然知道,经营业务有医药医疗、基建环保、房地产和区域开发、消费品、金融服务和投资,
医疗领域未来也会有合作的机会,毕竟医疗器械也涉及到芯片,和人工智能。
有了这两家企业在背后推动,中芯那边在制程工艺上必须得下功夫了。
“谈判的重点放在中芯,适当的时候可以亮亮我们都实力,让他们知道是中芯跟不上重芯的节奏,别逼的我们去先台积电融资”
当然余江说的也都是实话,找台积电融资,起码可以安慰几年,当然重芯一但起来了,对方肯定会用代工威胁重芯交出控股权。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为了推动国家半导体产业,余江真的是不竭余力啊。
不过谁让他是穿越呢,不折腾些事情出来就对不起系统给他的富二代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