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昔有书生,曰东郭先生,甚迂,为乡邻恶。一日,东郭策蹇驴,将北适中山以干仕,半路遇狼……”
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前世可谓家喻户晓。不过王丰前世却未曾看过原文,只有依着自己所知道的故事梗概,大概地讲。
而为了装得更像一点,他又不得不绞尽脑汁,将其翻译成半文不白的样子。
随着故事的深入,几只小狐狸逐渐放松下来,在王丰旁边正襟危坐。
当讲至东郭先生好心救狼,那狼却忘恩负义,回头想要吃掉东郭先生时,几只小狐狸脸色一变。
一狐道:“先生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人类之所以防备妖类,是因为有恶狼这样的妖物么?”
王丰微微一笑,道:“问的好。且听我往下讲……”
而后又讲至路遇农夫,将饿狼锄死。故事完毕。
众狐一听,果然如此。
王丰又道:“这故事所阐述之理,却如小二所说。但这道理也不尽然就对。”
然后,他又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昔有农人,家贫,卖与邻乡员外为奴。日以耕牧。年不惑未娶。每与耕牛为伴,久而生情,待以亲朋。
越明年,岁饥,人相食。
其主欲杀牛以度灾荒,农人不忍,私纵牛亡。主人怒,杖农人,欲以见官。是夜,牛亡而复返,吐人言曰:“公诚善人,畜虽愚钝,尚知报答。”乃以实相告。农人恍然,才知此牛非凡物。遗金银廪米,以度荒年。
后农人娶妻,生有三子,富甲一方。
王丰顿了顿,道:“所以善恶自在人心,人有善恶之别,妖类亦是。你等既受礼教,当明白此等道理。”
“学生受教了。”众狐齐声道。
旁边,那老狐亦是听得怔怔发神,看了看几只小狐狸,又看了看王丰,狐眼闪过一抹笑意。
王丰却暗中揩了一把汗,心道总算是糊弄过去了。
……
东方既白。
王丰飘回破庙,身上带着几卷从老狐藏书室中找到的书籍。老狐称其书库经数代收藏,倒也并不夸张,其中一些善本,即便是原身这等殷实之家,也是没有的。
如《道经(普行本)》、《武经》、《须弥僧说禅》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基础修行手册,甚至连苏清影给的定魂珠中,都是没有的。
“按照这‘道经’上所言,天下道统,三千道藏,皆出于灵宝、元始二尊,却无太清之位,看来这个世界的道统,和地球还是有所差别。就是不知道,如《道德经》一类的道家经典,是否也能修行?”
上清、太清、玉清,皆为道祖,前世民间信仰中,太清甚至被一些信徒尊为三清之首,但奇怪的是,这世界却无半点痕迹。
估计是缺了一道函谷关。
“道可道,非常道。”
王丰整理前世记忆,在破庙大厅一蒲团上,盘腿坐好,手中象征性的结了一个手印。
无任何反应。
“名可名,非常名。”
再变换经文,又变换手印。
依旧毫无反应。
如此反复,又尝试了许久。
直到把整个《道德经》背诵完毕……
“这……”王丰目瞪口呆,“既然老子不行,换释迦牟尼总行吧。”
“如是我闻。一切有为法……”
毫无反应。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同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同上。
“……”
如此,王丰又将《金刚经背了一遍》。
紧接着,诸如《南华经》、《心经》、《黄庭道经》、《楞严经》,甚至于《黄帝内经》……他均是背了一遍。
前世王丰混吃等死,咸鱼一条,没别的本事,就是喜好传统文化经典,加之记忆力超群,佛道经典,如数家珍。
但一下子能背诵出这么多篇目,也确实是个狼灭。
但,依旧。
毫无反应。
王丰吐血了,咬牙恨声道:“弟子头顶三十天,敢请观音亲下凡……”
嗡!
突然,破庙强烈晃动,龛前那破败的神像,竟是陡然散出幽光。
“噗……”
王丰口吐魂气,只觉身体如遭重锤,脑中昏天黑地,遂不省人事。
……
再次醒来,已是深夜。
王丰只觉得头重脚轻,脑袋昏沉,眼中露出一丝迷茫。
回想白天的尝试,似乎有些明悟。
“佛道经典无用,莫非那流传于古代江湖上的请神骗术,反倒有用?是了,这世间是真有仙神存在的,况且鬼能上人身,神自然也能上鬼身。只是我现在境界低微,请不了太厉害的仙神而已……”
王丰越想,越是觉得有道理。
只是看看时间,该去给那几只小狐狸上课了,遂压下心中想立刻尝试的念头,还照昨天的路线前往竹林深处。
翌日。
王丰凝神屏息,做足了准备。
他复盘了一下昨日的失败,隐隐明悟,之所以会吐血昏迷,除了手诀错漏之外,更重要的是请了观世音这尊大佛(大神),而他本身境界低微,根本承受不住。
而此次,他需要选择神力不那么强,但又不太弱,同时还要有广泛的知名度,前世今生两方世界都承认的神祇。
嗯……就是你了。
旋即,王丰心中打定主意,手中捏决,口中念念有词。
“弟子起眼看青天,众位师父在身边,告诸神佛天兵将,敢请神尊亲下凡……北斗神将天蓬真君上我身!”
正是调戏嫦娥未遂,被迫西游取经的高老庄软饭妖王猪刚鬣的……前身。
轰!
顿时,一股不知从何而起的神力,充斥王丰的魂体,而他周身的气息,亦在不断攀升,像是快要将他撑爆一般。
“哈!”
王丰大喝一声,顿时声雷滚滚,如汹涛骇浪,席卷开去。
破庙亦为之垮塌。
王丰立刻又感到头脑一阵昏沉,临睡之前,脑海只有一个念头。
“完了,家没了。”
……
并州。
城隍庙。
作为州郡一地之镇守,城隍庙向来香火鼎盛,但世俗中人不知的是,这些被供奉在大殿中,受百姓日夜香火的神像,亦是神官序列之所在。
此刻,庙宇内神像金身震动。
在常人无从觉察的表象之下,城隍神像缓缓睁开眼来,在其旁边,阴阳、罚恶、奖善、监察、日夜巡游、文武判官等诸司神官,尽皆列于一堂。
“适才诸位可有感受到什么?”
高堂之上,并州城隍开口,脸上目中,皆是惊疑。
旁边,文武判官等阴司神官,同样是面色肃穆,道:“回秉堂尊,适才我等皆感地界震颤,似有某种未知妖神做法,令我等齐齐从入定中醒来,难道这并州境内,又有厉害妖魔作祟?”
城隍沉吟片刻,道:“妖魔作祟倒不至于,倒像是……真神降临!”
“什么?”
文武判官、日夜巡游等皆是一震,他们虽然也算是神祇,但一来神力微弱,二来并非靠自己修行,本身不过是鬼魂依仗生前功德,受百姓香火成就神位。
至于真神,那可是靠自己修行得道,成就神位的。两者之间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若并州境内真的出现了一尊真神,其他人且不论,对一地城隍来说,是福是祸,还真不好说。
“无论如何,我等受万民香火祭祀,亦有守土之责,即便真神现世,也当尽职尽责才是。日夜巡游何在?”
沉默片刻,城隍再次开口。
“属下在。”旁边,日夜巡游齐声道。
“我命你等即刻巡查四方,若有异常,即刻回报。”
“领堂尊法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