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爱吃糖,粮价跌(1 / 1)兰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暖喜欢吃冰糖,没事往嘴里含一块。

蓝鑫多次将李暖吃冰糖,猜测自己不在的时候,对方吃的更多。

“以后少吃点糖,吃多了没好处。”蓝鑫提醒道。

李暖闻言一愣,慌张道:“冰糖有毒?”

“无毒!”蓝鑫笑道,“吃糖太多会导致龋齿,人还没老,牙齿就掉光了。”

“我没有用牙咬冰糖,怎么会导致龋齿?”李暖不解道。

“呃——”蓝鑫沉吟片刻,组织一下语言,解释道,“人的口腔里有很多微生物,微小生物,你可以理解成极小极小的虫子,肉眼看不到的,人吃了糖之后,牙齿上会残留一些糖汁,口腔里的一些微生物喜欢吃糖汁,吃的过程中,会损坏牙齿,一次没关系,次数多了,如水滴石穿,牙齿就坏掉了。”

“此事是陛下梦游仙界时,天上的神仙告诉陛下的?”

“可以这么说。”蓝鑫微笑道。

“真想和陛下一起梦游仙界。”

“朕也想啊。虽然朕是天帝之子,没有天帝召唤,朕无法梦游仙界。”

“臣妾这辈子能一睹天帝的圣颜,死也值了。”

“傻瓜。你放心,只要你当一个好媳妇,百年之后,你肯定会见到天帝的。”

“仙界都有哪些神仙?”

“不可说。”

蓝鑫不想瞎编,就此打住。

“仙女美吗?”

“不可说。”

“肯定很美!”

“呵呵!”蓝鑫笑了笑,没有接话茬。

“陛下,臣妾要喝水水口。”

蓝鑫从随身储物空间里取出一杯温开水给李暖。

“谢陛下!”

李暖含化口中的冰糖,漱了几次口,每次都把水吞进腹中。

“想吃点什么?”

“不吃了。”李暖站了起来,“陛下陪臣妾去花园走走。”

“好的。最近几日天气好,你应该多走出屋,多晒晒太阳。”

“臣妾知道了。”

“以后别吃冰糖了。”

“一颗也不能吃?”

“呃——”蓝鑫见对方一脸委屈的表情,微笑道,“五天吃一颗。”

“好,我挑最大的吃。”

“冰糖好吃?”

“好吃,甜甜的,不腻。”

“过阵子,朕抽点时间,用冰糖给你做点甜食,绝对好吃。”

“谢谢陛下!”

……

春去秋来。

蓝鑫穿越重生后的第二个秋季。

依旧是丰收的季节。

到了十月,蓝鑫陆续收到大明各地州县官员传来的好消息,红薯大丰收。

明昊二年,大明帝国境内的红薯产量超过四千万公斤,这是确切的数据。

漳泉二州归附后,大明人口增加了不少,但不足200万,平均每人二十多公斤,算不上特别多,但也不少了。

(人口问题,查阅资料,没有特别明确的,都是后人推测的。)

红薯,产量高,味道好,可以当饭吃,虽然和稻谷相比,红薯更难保存,保质期有限,不能吃一年,但对于农民而言,红薯绝对是根治饥饿最好的食物。

红薯收获后,各地州县将一部分红薯拿出来出售,收入归各地政府所有。

红薯的美名传播到后蜀、后唐和大宋等国,虽然大明帝国政府明文规定禁止红薯出口,但这阻止不了商人追求暴利的决心。

蓝鑫早就考虑到走私红薯的人肯定少不了,其他国家的当权者肯定会想尽办法获得薯种,所以,他没有要求严惩走私红薯的犯人。

走私红薯被抓的人,会下狱,劳动改造几年,如果肯出钱接受高额罚款,吃一个月的牢房,就能提前出狱。

……

番商将产自现代的玻璃镜、珍珠、人造宝石等商品带到了亚欧非各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都卖出了高价,获得丰厚利润。

为了追求利润,更多的商人加入到对大明帝国的贸易中。

明昊二年,大明帝国的奢侈品出口额大增,财政收入也大增,破235万圆,超出了蓝鑫之前制定增长一倍的目标。

大明帝国实施仁政,百姓的日子好过了,吸引了境外百姓全家迁徙到大明定居。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明昊二年年底,大明帝国境内的人口不超过220万。

风调雨顺,加上百姓积极开荒种田,粮食丰产,为了避免粮贱伤农,皇室拿钱出来以保护价大量收购稻谷,稳定了粮价。

大米的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文左右的价格。

220万人口,235万圆的岁入,平均每人纳税1圆多一点。

以粮价计算,大明帝国的财政收入很高了。

事实上,大明帝国高达235万圆的岁入和普通农民的关系不大,工商税是主要税源,大部分农民都没有直接交税。

清源军归降后,蓝鑫搞了一次大变革,不仅免除了清源军境内未来三年所有土地税,同时免除大明帝国境内其他地区明昊二年的土地税。

种地不需要交粮,也不需要交税钱,甚至盐税缩减至十分之一,生活必需品的税率都没有增加,百姓的开支大大降低了。

在粮食丰产的情况下,皇室以保护价收购粮食,让农民有了稳定的卖粮收入。

另外,大明帝国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为很多百姓提供了赚钱的途径。

收入增加,开支减少,净资产增加,各项仁政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了,幸福感爆表。

“天帝之子德仁皇帝真是有德有仁的好皇帝!”

金杯,银杯,不如好口碑。

大明帝国境内,绝大部分百姓心中,德仁皇帝是个好皇帝。

……

明昊三年,公元561年。

元月初,留从效从泉州乘船来到兴王府,朝见大明帝国的皇帝。

去年,留从效归降大明帝国后,得到优待,授以泉州刺史,掌管泉州的军政大权,并得到丰厚金钱物质赏赐。

银币一万枚,金币一千枚,玻璃镜三面,宝剑一柄,珍珠项链三条,人造宝石戒指十枚,皇家印书馆出版过的所有书籍,薯种千斤,花生种子百斤……

从未种过红薯的农民,第一年种植,能难获得高产。

蓝鑫特意让皇庄里擅长种植红薯的一个佃户携家带口移民到泉州,给留从效打工,帮助他种植红薯。

千斤薯种,种了五十亩地,产量超过十万斤。

亲眼目睹红薯的高产,留从效心里特别高兴,觉得盛世要来临了,庆幸自己归降了大明帝国,让泉、漳二州免受战事。

蓝鑫给泉、漳二州的百姓免了土地税,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蓝鑫有想过让留从效来兴王府当京官,但考虑到留从效的根基在泉、漳二州,为了照顾对方的感受,特意让对方留在泉州为官。

留从效主动上表,祈盼能够见到圣颜。

既然留从效愿意来兴王府,蓝鑫自然不会拒绝。

留从效来到兴王府当天,蓝鑫就把他招进皇宫,留他在宫中用膳,宰相钟允章作陪。

吃饭时,留从效见到餐桌上摆着西瓜果盘,不解道:“陛下,这个时节怎么会有西瓜?”

之前,留从效归降后,蓝鑫的赏赐中有西瓜种子。

留从效见过西瓜,也吃过西瓜了。

“留爱卿,看来你对朕还不够了解。”蓝鑫微微一笑,“朕拥有随身乾坤空间,你看仔细了……”

蓝鑫心念一动,把手里拿着的筷子放入了随身空间,紧接着取出一盘荔枝放在餐桌上,说道:“乾坤空间里的时间是静止的,新鲜的水果放入空间,不会变坏。”

“太神奇了!”留从效惊叹道,“陛下真不愧是天帝之子,历朝历代的皇帝可没有这样的神器。”

“这些荔枝拿去给留刺史品尝。”蓝鑫对站在一旁倒酒的宫女说道。

“得令!”宫女应道。

“谢陛下赏赐。”

“留爱卿,你就不要和朕客气了,见到你身体健朗,朕高兴,保重身体,和朕一起见证盛世的来临。”蓝鑫举起酒杯,“来,钟丞相,一同共饮此杯。”

酒宴结束后,钟允章和留从效一同离开皇宫。

“留大人,恭喜。”

“喜从何来。”

“陛下很赏识留大人。”

“微臣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识,诚惶诚恐,只求能够为大明国多出一份力。”

“留大人可愿意留在兴王府?”

留从效闻言愣了一下,盯着钟允章看了几眼,低声问道:“可是陛下的旨意?”

“不,不,不……”钟允章笑着摆摆手,“时间不早了,该回家睡觉了,明日再见。”

得到蓝鑫的批准,留从效明日要参加早朝。

留从效连着几天上朝,没有讲话,就站在一旁听着。

1月10日。

早朝散去,蓝鑫留下留从效一人。

“留爱卿,你可愿意留在兴王府任官?”

留从效没有犹豫,拱手施礼,答道:“微臣愿意。”

“泉州的海外贸易搞的挺好的,市舶司的市舶使很适合你。”

“微臣遵旨谢恩!”留从效跪下行大礼。

蓝鑫连忙喊道:“留大人,快快请起,现在天气冷,别跪在地上。”

……

隋朝之前,商业性海外贸易一般称“市舶”,进贡性质的海外贸易称“贡舶”。

隋炀帝在洛阳定鼎门外设四方馆,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该馆隶属鸿胪寺,下面分设使者四人,其中南蛮使者主要负责南方地区对外交往,包括“市舶”“贡舶”在内的海外贸易名义上都由四方馆管理。

不过,四方馆设置原则是“量事繁简,临时损益”,加之隋朝存续时间不长,所以海外贸易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还不能把四方馆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海关。

唐朝中期之前,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主通道是陆上丝绸之路,由于战乱及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海上丝绸之路随后兴起,逐渐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通道。

在此背景下,海外贸易管理体系也发生了重大改革,唐高宗显庆六年(661)朝廷在广州设市舶使,总管海路方向的邦交和外贸,包括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为宫廷采购外国货物以及管理海外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等。

在此之前,海外贸易实际上由各地方的行政官员兼管,新设的市舶使则由专官充任。

市舶使设立后,唐朝政府虽然介入了海外贸易事务,但并没有把关税作为朝廷的一项重要税收看待,设置市舶使的初衷更多是为皇家采购海外舶来的奇珍异品,所以市舶使在管理上多“拱手监临大略而已”,唐朝政府规定“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当时海外客商在广州的指定区域可“列肆而市”。

五代十国期间,割据在东南的各政权大体也承袭了唐朝的做法,设立有博易务、榷货务、榷利院等机构,职权与市舶使一样,负责管理和发展沿海一带的海上贸易,这样的做法一直延续到宋朝。

……

泉州是上州,泉州刺史,秩从三品。

留从效成为市舶使之前,蓝鑫虽然重视海外贸易,也很重视市舶司,但市舶使一直由宦官担任,他没有提升市舶使的品秩。

如今,蓝鑫赏识的留从效成为了市舶使,他这个皇帝提升市舶使的品秩至正三品。

从三品,升至正三品,留从效的品秩提升了,算是升官了。

留从效知道大明帝国的海外贸易很活跃,大明国主从仙界带回来的玻璃镜等物美名传播海外各国,很多海外番商为了获得这些宝物,不远千里万里来到兴王府采购。

对于新的工作,留从效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自己入土之前,能够为大明国主干一番事实,以报陛下对自己的赏识之恩。

重生两年多时间,蓝鑫大力发展大明帝国的出口贸易,虽然随身储物空间里存着惊天财富,但他觉得单靠他卖这些产自现代的商品赚钱,大明的经济很难健康发展。

重生之前,蓝鑫没少想到了古代,如何发展国力,特意在电脑里储备大量提高生产力的技术,其中包括提高瓷器生产率的技术。

经过两年时间的大力扶持,兴王府的瓷器质量和产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明昊三年开始,瓷器成为大明帝国所有出口产品中单项出口额最高的。

兴王府产的青花瓷在大宋首都开封府也成为了热销产品,售价超过大宋境内产的几种民瓷,官瓷除外。

官瓷专供皇家使用的,不会流到市场上出售,没有价格,自然不好比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