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完这些,赵长龙又急匆匆到厨房用布袋装了四十几个干馍,再灌了满满两皮囊凉开水,返身就去马厩找陶十三。
陶十三早已把防刺服穿,外面也套平常装束,这会儿刚把两匹马料理好,已经从驿吏那里领来四百里加急的令牌,正牵着马过来。
两人翻身马,陶十三背已经背着一把弓,见赵长龙又递来一把怪模怪样的弓,登时有点愣神。
“这是?”
“先出发!别误了时辰!”
赵长龙没接他的话,马鞭一挥,领头就冲出驿站。
陶十三也没再说话,赶紧扬鞭策马,跟着赵长龙就是一通闷跑。
××××××
一个多时辰后,太阳西下。
赵长龙和陶十三满身臭汗和尘土地进了朔州的驿站,扬了扬手里的令牌,进了快脚铺喝完水,吃了点东西,抹把脸就躺下。
“马头,你给我的弓是咋回事?”
陶十三憋了一路,这会儿终于得空能问一问。
赵长龙累得不想说话。
“试过么?感觉如何?”
虽然陶十三的骑术没赵长龙好,这一路还是有点赶的,但赵长龙也没跑得太狠,路陶十三还是按捺不住把新弓试了几下。
“感觉还行,就是有点偏软。”
赵长龙给他的那把是六十磅的弓片,自己拿的那把装的是四十磅的弓片,没想到这家伙还嫌软!
真是个变态!
在卖家那里,有备货的最高磅数就是六十磅,卖家看他下单买了六十磅的,还特意问了一声以前练过没有,平时用的是多少磅的。因为成人初学者一般用的是二十磅,要把臂力和姿势都练好了,才可以逐渐加磅数,就算是经常射箭的业余选手,用到六十磅也基本到顶了。
当然,如果你能练到像鹰格兰长弓兵那样动辄一百二十磅的臂力,那只能定制。
看来回头等有钱了之后,得给这小子订制一对九十磅的弓片,至少卖家说着个弓把承受九十磅还是没问题的,再高的话,可能连弓把都得定制。
陶十三压低了声音问道。
“是不是白胡子老爷爷。。。”
“嘘~~”
赵长龙赶紧打断陶十三的话,一边点了点头。
“不过,这弓虽然软,但实在是把好弓,特轻,拿着很稳,握在手里感觉很舒服。”
陶十三一边陶醉地评价,一边反手就把靠墙放着的布囊打开,抽出那把仙家弓,就着昏暗的灯光又端详起来。
“你看,就连这弓弦都这么轻巧又结实。”
赵长龙心想,你那把弓,除了磅数,其它还有能和这把弓比的么?
就是一块不开裂的硬木头,里层贴牛角,细线缠绕好,弦是生牛皮条,不用的时候还得解下来,免得拉的时间长了,特别是受潮了之后失去弹力。
什么传统工艺?
忽悠不懂的外行还马马虎虎。
在现代工业技术面前,就是渣渣!
现代的弓身,弓把是用高强度航空铝合金,同样强度比你那木头货色轻两倍是肯定有的。按照人体工学,采用最适合人手的形状,你拿起来当然感觉舒服。
要是用硬木头雕刻成这样的形状,强度就不够,要是把它加粗,那重量又去了,为啥古代的弓在手握的地方都是简简单单地用细麻绳缠绕?这差不多是唯一最合适的办法啦。
这把弓六十磅的拉力,一大半的能量都能传输给射出去的箭。
你那把弓,就算是八十磅的拉力,多少能量都消耗在弓自己的回弹惯性了,射出去箭的能量不见得比我的高,说得通俗点,就是出力不出工,是个呆货。
至于弦,专业的高分子材料和生牛皮条有可比性么?同样粗细和重量,强度完全不成比例,拉伸值更低到令人发指,对于磅数大的弓来说,稍微多一点点拉伸值就是浪费力气啊!天晓得使你那把弓得白白浪费多少力气。
赵长龙斜眼看了一下还乐在其中的陶十三。
“你有空的时候射几箭看看就知道了。”
突然想起什么来,翻身把钱袋掏出来,把里面一把箭头挑出大部分,丢给陶十三。
“你把这个用在你的箭吧。”
“啊?!”
陶十三手一捏就觉得这些箭头又是好货,三棱刃在幽暗的灯光下闪着寒光,无需尝试就能感受到它的锋利。
“好!好箭头!破甲箭!”
陶十三的箭并不是没有箭头,但那箭头都是铁匠铺打的,用赵长龙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放大十倍的圆珠笔头。
圆珠笔戳人疼不?
疼!
圆珠笔能不能戳伤人?
能,但有点难度。
圆珠笔能不能戳死人?
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也不是不可能,大力出奇迹么。
如果两个人,一个用圆珠笔戳人,一个用三棱刀捅人,谁都知道哪个更给力些。
没错,力气大的那个!
××××××
第四更放,求收藏,求鲜花(九十度鞠躬)
暑期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7月31日到8月1日)